编辑推荐
“幸福学堂”是2014年由北大校内多家单位协作开办的“教职工心理健康支持计划”,旨在通过系列培训引导教职工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丰富心理健康知识,更好地建设幸福、传递幸福。
为了扩大“幸福学堂”的影响力,我们以家庭关系、亲子沟通、情绪管理、积极心理学以及网络时代的心理健康等内容为主题,从三期培训的35节辅导课程中精选15讲集结成册,希望借助这种形式,能使北大的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民众、温暖更多家庭。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有关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话题愈发火热。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体生存质量的关键,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北京大学幸福学堂是2014年启动的北京大学教职工心理健康支持计划,通过系列培训引导教职工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丰富心理健康知识,更好地建设幸福、传递幸福。本书精选北京大学幸福学堂的部分课程实录,集结来自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的15位专家,内容涵盖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使北大的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民众、温暖更多家庭。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工会主编图书,编委会成员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的各领域专家和学者。
目录
目录
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 郭延庆
情绪调节 张昕
网络时代的心理健康 徐凯文
沟通技巧 孙伟
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孙新宇
儿童期的亲子关系 林红
群体活动培养青少年领导力 童佳瑾
如何保持记忆健康 于欣
积极心理学——以心理资本应对压力 刘海骅
幸福婚姻建设 方新
情绪障碍的识别与处理 王向群
睡眠ABC 孙洪强
群里对幸福感与道德行为的影响 张智勇
现代职业情境下的自控力 姚翔
后记
精彩书摘
《幸福学堂十五讲》:
今天我要讲的是“家长如何做,孩子的问题少”。我讲的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来自于临床一线。我是儿童精神科医生,在日常的门诊,主要与孩子或患儿家长打交道,应对各种各样的关于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在门诊碰到的孩子除了0~3岁的孤独症患儿之外,往往都是10岁以上的孩子。但是10岁以上孩子的行为问题,最大的根源在0~10岁这段时间内。所以我今天的主题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家长如何做才能够预防孩子将来出现各种各样比较严重的问题行为。
一、问题与问题行为管理
谈到这个话题,我要先跟大家分享一下问题行为和管理之间的关系。只要有孩子就免不了对孩子的管理,也许每个家长只要孩子在眼前,就有管理的行为。可是我们对孩子的管理是基于什么标准?当时你因为什么管他?
在座的好多都是家长,家里有0~10岁孩子的也不少。在我们临床上有个经验,0~10岁应该尽早管理,10岁以上应该越管越少,如果你正好反过来了,0~10岁没怎么管,10岁以后天天管,那么这个孩子是有可能会出问题的。那么,不管孩子多大,我们去管孩子是因为什么?现在大家思考一下,你这两天曾经管过孩子什么?为什么管他?
(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被拒绝后抓挠对方,该家长随即将孩子带回家批评教育。)
你管的原因是你觉得这个时候看到孩子的一个问题,就是他看见人家手里有他喜欢的东西就直接抢,人家要是不给还有攻击的行为。而我们希望他跟别人借取或者交换。也就是说,看到孩子此时此刻的表现,我们脑子里实际上还有自己所希望看到的孩子的行为。但是,我们没有看到那些希望中的行为,而是看到了孩子的一堆问题。这个问题你可以贴上很多标签,但不管这个标签是什么,你之所以介入去管理孩子,是因为你看到了这个问题。
(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因为同学老拿他的手机去上网而觉得委屈,自己打算让孩子大方点。)
我觉得给正在难受的孩子做工作,让他开心点,这是很困难的。“大方”不是马上就能学会的,他眼前不见得就能开心起来,开导是没用的。实际上,我们应该去支持孩子一把,教他用礼貌的方式拒绝别人,这会让他敢于拒绝。而且如果对方被拒绝之后有攻击行为,你就要制止那个孩子对他的攻击行为,同时也要维护你的孩子拒绝别人的权利。一般来讲,我们这个时候不要劝孩子装大方,好多孩子生闷气都是因为装大方。
(一位家长说在亲子出游时,孩子不太投入。)
0~3岁的小孩儿基本上没这个现象,你带他到哪儿,他都愿意跟着你,甚至他希望你带着他出去。等孩子再长大一点,你就会发现这个孩子不怎么愿意跟你玩了。比如说今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好几次提议带我儿子到植物园、圆明园,他都觉得没意思,不愿意跟我去。但是我相信学校要是组织一下,他肯定很愿意跟着去。这是一个阶段。有的时候我们说一家人一起活动,你不去不好,让不想去的孩子变得很被动。过去带孩子出去,他对车窗外的东西很感兴趣;现在带着孩子出去,他只对眼前的屏幕感兴趣。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也算是一个问题。这个时候你的脑子里是不是也有另外一个孩子,他就像你希望的那样,对你感兴趣的东西表示同样很感兴趣?你没看到自己期待看到的现象,你看到的是另一个景象,这个景象对于你来讲构成了一个问题,你就想改变它。
二、管理兴于问题而止于问题行为
我们对于孩子的管理是基于什么?当然可以说是基于爱,但是爱太抽象了。实际上你对孩子的管理是基于你所发现的问题。如果你没发现任何问题,可能就没有管理的欲望。
爱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时时刻刻都可以爱孩子。但是,真正管理孩子的时候就是你看到他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所对应的是你脑子里面有另一个孩子的形象,你希望那个理想行为出现,不希望眼前的行为出现。家长督促孩子写作业,是因为看到他写作业的行为,还是因为看到他玩游戏、看电视?你看到的是他做别的事情,而那些事情都是你不希望他花很长时间做的。你希望他自觉写作业,你忍了10分钟,他还不去写,你再忍15分钟的时候是不是就想去提醒他了?你看到了问题,就是你觉得他应该自觉地写作业,但是他没有。
我们对孩子的管理往往始于我们发现孩子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可大可小,性质也不一样。比如说,有攻击行为就显得严重一点,孩子不会拒绝别人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大。但总而言之,都是因为这些问题,我们才启动了对孩子的管理。
……
幸福学堂十五讲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