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5
如何理解创造力:艺术、科学和发明中的创新 [Creativity:Understanding Innovation in Problem Sol]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如何理解创造力:艺术、科学和发明中的创新》是迄今为止有关创造力的权wei综述性研究。本书有两大特点。第1个特点是梳理,向读者全面介绍创造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分析各种理论方法之利弊。第二个特点,也是作者写作本书的根本目的,是为创造力褪魅。韦斯伯格乃认知心理学家,其基本立场是:像其他心理想象和思维过程一样,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是可以理解、可以认知的。英美主流国家心理学专业的必读书目。原书由威立父子出版公司出版。
《如何理解创造力:艺术、科学和发明中的创新》系统梳理了创造力研究的历史成果,并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艺术表达等三个方面深入透视了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以及创造性人格的特质。该书作者的知识面开阔,阐述深入,但同时保持了叙述流畅和通俗易懂的特点。该书综合了人类创造力研究的诸多前沿理论,但读者的阅读感受却相当清新而不枯燥。阅读该书,读者能够感受到无所不在的人类创造性的力量,能够激发理解人类创造性和提升自身创造力的强烈愿望。
罗伯特·韦斯伯格,博士,教授,美国坦普尔大学( Temple University)心理学系主任。作为研究认知心理学的学者,他对创造性思维,以及在艺术、科学理论和发明创造等领域做了深入研究,是国际范围内颇具影响的创造力研究权wei。
致谢
第一章 创造力个案研究二例
第二章 创造力研究综述
第三章创造力研究之认知学视角(上):普通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
第四章 创造力研究之认知学视角(下):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第五章 创造力个案研究:艺术、科学和发明中的普通思维
第六章 解决问题中的顿悟
第七章 创造与疯狂(上):缪斯、原发过程和疯狂·
第八章 创造与疯狂(下):无意识加工、孵化和启发
第九章 心理测量学的视角(上):测量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十章 心理测量学的视角(下):创造性人格研究
第十一章 创造力融合模型
第十二章 理解创造力:我们在哪里?又将通向何方?
前 言
我前一部谈创造力的书,写于10多年前。我在《前言》中说,研究创造力,精彩纷呈,适逢其时。我想这句话放在今天应该更为真切。近年来,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小高潮,重要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实证型、理论型二者兼具。我们积累的数据信息越来越丰富,在此基础上,可对创造过程和创造性人才的特征作深入的思考。此外,创造力研究日趋成熟,各种复杂的理论模型不断呈现,以整合和解释不同领域的研究发现。
该领域几部近年编辑出版的手册,包括斯滕伯格(Sternberg,1999)、伦科(Runco,1997)和沙韦尼娜(Shavinina,2003)的著作,对创造力研究的发展均有介绍,其中一些章节,精彩地展现了专家们对创造力各方面的论述。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对于创造力研究领域的发展进行全面总结和评述的作品供学生和研究人员参考。研究越来越多,但对这些研究做综合梳理,使之为高年级学生和学者们提供便利的研究尚未出现。这便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研究领域一个现实的需求。本书旨在满足这一需求。本书从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水平出发,对创造性思维领域相关理论和研究做了全面的历史回顾。本书材料翔实,我相信学者和研究人员均能从中受益。
如上所述,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对创造力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做全面的历史回顾。另外,本书也将从所谓的“认知”视角对创造力展开研究。这也是珀金斯(Perkins,1981)、西蒙(Simon)和他的同事们(Newell & Simon,1972;Simon,1986),以及其他一些学者倡导的研究视角。从这个视角看,一切创造性成就都是普通认知过程的产物,这些认知过程存在于各种日常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在创造力研究者眼里,推动科学和艺术创新的过程,与某人利用冰箱里的剩菜做出一份新沙拉的过程或许并无区别。我们时常感觉创造性思维和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人们神秘莫测,这多半缘于我们对创造这一现象的无知。一旦从认知心理学家的视野来考察创造力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许多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并非要借助某些超凡的思维过程。这个结论与那种认为唯有非凡的人才能创造非凡的成就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对于那些假定的非凡之处,各种理论说法不一,但可大致分为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顿悟”或“无意识思维”等)或者个性特征(如“经验的开放性”、“精神错乱”)。
在展现事实时我力求客观,但我并非不情愿告诉读者哪种事实解释最有用处。我认为自己的首要职责是不带偏见地呈现相关信息,接着是为熟悉该领域的读者呈现各种信息的可能解释。因此,读者可以在具备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对各种理论主张自行作出评价。我尽量在概要部分组织好材料展现的脉络,与此同时,平等地对待各种矛盾的观点,让读者自己决定暂且接受哪一种解释。我还对自己认为有种种缺陷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以帮助读者在全面了解的情况下独立判断哪种观点值得相信。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其展现的与创造力有关的“数据资料”。在我自己的研究中,除了采用大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外,我还采用历史的个案研究方法探讨了创造性成果的孵化过程(参见Weisberg,2006),例如DNA双螺旋结构的探索过程、飞机和电灯的发明,以及毕加索(Picasso)最有名的画作之一《格尔尼卡》的诞生过程。我相信,这些个案研究为读者有力展示了创造性思维的成功运作,并相信,它们能够对科学研究创造性思维(包括艺术领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相关“数据”。我把个案研究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以展示创造性过程在最高层面上是如何展开的。我在本书中将广泛使用个案研究,并在讨论各种现象时不断提及这些个案。如上所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从知识的角度来对待材料和信息,使之可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虽然作者不可能评价自己作品的质量,但于我而言,本书无疑是我在创造力问题上最为厚重的作品。与以前的著作相比,本书涉及的话题更为广阔。比如,关于发明的论述加大了篇幅,囊括了爱迪生(Edison)职业生涯各方面的信息。在科学发现领域,材料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所拓展。关于音乐领域创造力的论述也更为详细。我们关于创造力的知识的大为丰富,这本身也需要更多的篇幅。除了我个人的观点,本书详尽地描述了关于创造力的若干其他理论,探讨了与各种理论相关的研究,包括支持的和反对的,并采用我们所谓的“比较与对照”的方法对各派理论的优点作了评价。总之,我认为本书以一种独到的方式扩大了研究创造力的文献。它是对新近的理论和研究的整合,并为读者看待许多现象提供了一种新鲜视角。书中的许多研究发现,包括一些有趣的、尚属首次采用的个案研究,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最后,本书的呈现方法可令读者对几种尝试解释创造力的理论进行对比。
本书第一章概要地陈述了我的创造力研究视角。一开篇我不是直接进入相对抽象的定义问题,而是通过两例最高层面的创造性思维个案研究——沃森和克里克(Watson & 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和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示创造性思维的展开过程,并开始组建一个数据库,借此帮助读者对后面介绍的各种理论立场进行评价。第二章对该领域作总体介绍,展现了创造性研究的整体情况,包括我个人对一些相关术语的定义,此意义跟文献中普遍使用的定义有点区别。本章还批判性地审视了用于创造力研究的各种研究方法,结尾部分则简要介绍了用于解释和理解创造力的最主要的理论视角,这些理论视角将在后文中详细展开。
第三至五章从认知学的角度组织我的创造力研究视野。第三章将解决问题作为创造性思维的范例进行讨论,引入了许多从认知学视角讨论解决问题的概念,诸如搜寻问题空间和解决问题中类比迁移的作用等。第四章从更宽泛的角度审视了专业技能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由于专业技能在创造力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将立刻牵涉到天赋在创造力中的作用问题,所以本章也讨论了这一话题。新近的研究发现可能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天赋这一概念。第五章用选自艺术、发明、科学等不同领域的一些个案研究来支持前面章节中提出的认知学研究视角。在整个第五章中,案例研究被用作数据来检验认知观的具体方面,以及提供应用基于认知学视角的概念的例子。
第六至十一章讨论了与本人观点相左的各种视角,或者称之为其他的理解创造力之方法。第六章涉及解决问题(进而扩展为创造性思维)中的“顿悟”概念,即认为有时候问题的解决乃是源自问题认知方法突然改变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思维过程不同于前述章节中所讨论的认知学视角。创造性成就源于顿悟的观点在心理学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在本章中回顾了这一观点之演进过程,以及目前的一些相关实证研究。第七章是关于天才与疯狂,涉及精神错乱在孕育创新中的积极作用。这个观点同样是很早就被提出来了,我也讨论了它的演进历程。此外,在天才与疯狂这一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我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避免我们只是简单地认为疯狂有助于(或无助于)天才的产生。其中涉及的问题要复杂得多,但也更让人着迷,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第一至五章讨论的认知学视角认为创造性思维乃是普通的有意识思考的产物,这也提出了无意识可能在创造力中发挥作用的命题。因此第八章接着探讨了研究者们假定的无意识在创造力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并考察了相关的实证研究。第九、第十两章从心理测量学视角研究创造力。概括而言,心理测量学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试验测量出创造性人才的各种重要指标,进而确定哪些因素赋予其创造能力。第九章考察了一些旨在对创造性思维背后的思维策略进行量化的测试。有一种观点认为,创造力背后存在着一种关键的思维,而且可以用“创造力测试”对这种思维进行测量。本章也考察了支持该观点的证据。第十章审视了一些运用测试来确定有助于创新的关键个性特征的各种研究。第十一章用批判性的目光审视了三种旨在解释创造力的理论。全书最后一章总结了此前各章的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如何理解创造力:艺术、科学和发明中的创新 [Creativity:Understanding Innovation in Problem Sol]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