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企业的经营理念,一定要皈依某种哲学的话,那就皈依王阳明哲学吧!与其每天浮躁、焦虑地向外寻找机会,不如向内回归自我,练好内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用“阳明心学”来武装自己,无论世界怎样变化、环境如何复杂、处境如何艰险,我们一旦回到内心,就可以动转得势,主宰自己的命运!
本书从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管理,品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运营管理六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将王阳明思想注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全书总结王阳明思想,讲述王阳明人生经历,分析当今企业管理的成功案例,古今结合,生动有力地读者传达了作者理念,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思考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向的新思路。
邹新华,广州播恩集团总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级管理硕士(EMBA)。
江西赣州人,王阳明心学的研究者、实践者和传播者,将阳明心学运用于企业经营与管理。
自 序 百炼成就王阳明
第一章 向王阳明学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节 基业长青的文化基因
第二节 将良知注入文化之根
第三节 用榜样展示文化精神
第四节 发挥愿景和口号的作用
【案例与思考】同仁堂:何以名满天下?
第二章 向王阳明学战略管理
第一节 树立志向:战略发展的起点
第二节 趋势洞察:战略制定的基础
第三节 认清现实:战略目标的节奏
第四节 知行合一:战略落地的关键
【案例与思考】格兰珉:信念的力量?
第三章 向王阳明学品牌管理
第一节 通过故事提升品牌传播
第二节 通过概念塑造品牌价值
第三节 取个超级名称与传播语
第四节 通过口碑增长品牌粉丝
【案例与思考】雕牌:如何感动千家万户?
第四章 向王阳明学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选人
第二节 用人
第三节 育人
第四节 留人
【案例与思考】京东:如何培训六万员工?
第五章 向王阳明学市场营销
第一节 市场调查
第二节 市场定位
第三节 市场博弈
【案例与思考】农夫山泉:差异化定位?
第六章 向王阳明学组织运营管理
第一节 组织设计
第二节 组织授权
第三节 组织管控
【案例与思考】华为:如何避免走进“组织黑洞”?
【附录一】王学大纲
【附录二】王阳明年谱
【参考文献】
读王阳明有什么用?
企业经营与管理需要向王阳明学习吗?读王阳明有什么用?梁启超说:“自古以来,没有哪个昏浊淫乱的脑袋可以成大功、立大业的,人需要一个世界之外的世界来养其神明。”世界之外的世界就是思想的、理念的、哲学的世界。
一、 阳明心学让人形成一种风流气质
王阳明说:“只念念不忘天理,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王阳明让我们从“克己”做起,从我心做起,反身而诚,明心见性,这样就可以不依赖外界就能改善自己的德性水平,主体高大了,外界就渺小了。
天下事虽万变,我们的反应不外乎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种心态,练出好的心态是我们学习的总目的。在千变万化的境遇中,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自己能找到良好的心态,自己能听从灵魂的指令,保持虚灵不昧的状态。以自己的全部机能,不仅以理智,更需要以意志和直觉的努力,能动地追求更高的精神水平。这就是王阳明的根本而又简易的“致良知”法门。当我们达到良知清澈的时候,就变得气质跃然,数风流人物矣!
冯友兰先生在《南渡集》中专有《论风流》一文,文曰:
第一,真风流的人,必有玄心。所谓玄心,是指一种超越感,超过自我,做到无我,“真风流的人必须无我”,不太计较个人的得失和一己的喜忧,而是将自己化入天下苍生和自然万物之中。
第二,真风流的人,必有洞见。所谓洞见,就是直逼问题的要害,看破事物的本质,尽得风流。
第三,真风流的人,必有妙赏。所谓妙赏,就是对于美的深切的感觉。
第四,真风流的人,必有深情,懂得一往情深,能够憨憨地迷恋、痴痴地眷恋。由于真风流的人有“玄心”而能超越自我,所以他的深情就不是关乎自己的,不是对他自己喜忧和沉浮的嗟叹,而是对宇宙人生的情感。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他对于万物,都有一种深厚的悲悯与同情。这实际上是一种仁者的情怀,是仁者“以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何谓风流也?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四者皆备者,每每与天、地、人、物俱化,斯为风流!
二、阳明心学让企业经营管理重现光辉
中国过往三十年,机会爆发、商机涌流,行动力强者赢,身体和精神都忙于抓机会,没有闲工夫焦虑和迷茫。现在环境不同了,中国经济增速变换轨道,人口红利消失,低成本为王的时代正在走向黄昏,同时,新兴技术快速迭代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临,各行各业充斥着创新者、颠覆者和打劫者。传统企业不如以前那么好做了,原来的成功打法不灵了,失效了。新的机会在哪里?未来的打法是什么?企业怎么实现转型创新?一时找不着北,于是就焦虑和迷茫起来,这正是中国企业当前面临的普遍处境。
当前世界,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考验,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疾病灾害等问题频现。王阳明心学对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意义在于若将心学思想注入到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理念当中,求大道,致良知,可使商业的“私心”与“贪婪”找到一种崇高的信仰,让商业拥有灵魂与使命,从而造福于人类社会。在日本有着“经营之圣”之称的稻盛和夫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对王阳明颇为崇拜。他将王阳明思想注入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当中,一手打造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注入阳明心学灵魂的经营哲学就像一剂灵丹妙药,将之应用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公司,竟然都能收到出奇的效果。
当代企业家面临的商业环境越来越严峻,竞争越来越激烈,焦虑万分的大家应该去了解王阳明,学习王阳明。卸除内心焦虑和人生迷茫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向外求,到社会上去闯荡、去追寻、去拼抢,发现新机会,找到新路子,重拾“忙起来、干起来”的状态。一个是向内求,回归内心,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强大自己的内心力量,修养自己的品格和能力。向外求,能重新找到干劲,当然好。如果一时没找着,也无妨,那就向内求,回归内心,涵养自我,练好内功,内圣外王。有事就去做事、事上磨、锤炼能力、积累经验;没事就读书、锻炼身体,建设知识结构,储备体能,善待家人和亲朋好友,体味生活。如果确立这样的人生态度,我们也就没什么好焦虑和迷茫的了。
从2014年开始,笔者将阳明心学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和文化建设当中,提倡全体员工学习王阳明,号召全体员工做好“三修”——修心、修行、修身。几年来,企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增长,员工精神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在2013至2016年,饲料行业最为低迷的行业周期里,我们全体员工坚持不懈地实践阳明心学,坚持“价值营销”——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配置资源和调整管理措施,在大部分同行企业业绩下滑时,我们的企业依然实现了逆势成长。
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感到非常新颖且富有启发。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企业管理的书籍,大多是偏向于西方管理学派,强调流程、效率、数据等。而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智慧与现代企业经营紧密结合。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等核心概念,在作者的解读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哲学理论,而是变成了切实可行、能够指导企业实践的原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如何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和冲突的部分,作者引用了阳明先生“破心中贼”的论述,引导读者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这让我意识到,很多企业管理中的难题,归根结底是人心的障碍。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管理中的一些固有观念,也尝试着将书中提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效果确实不错。
评分这本书,哦,那真是一次奇妙的思想穿越!我原本抱着学习阳明心学如何与现代企业管理沾边的目的,结果却被作者带领着,仿佛置身于明朝的浩瀚书海,又在现代企业战略的迷雾中摸索。初读时,就被那种“知行合一”的精神深深吸引。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了理论,却迟迟无法付诸实践,要么是因为畏惧失败,要么是因为内心不够坚定。书中通过层层剖析,把阳明先生那“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道理,生动地映射到企业经营中的决策困境、团队协作以及个人成长上。比如,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有多少管理者会因为内心的“犹豫贼”、“恐惧贼”而错失良机?作者巧妙地引用了阳明先生的嘉言善行,结合当下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给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路径。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致良知”如何成为企业文化内核的部分,它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是洗礼了一番,对“担当”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远超预期。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比较“硬核”的管理学读物,充斥着各种模型和术语,结果却被作者的叙事风格深深打动。他并没有直接将阳明心学生硬地嫁接到管理框架上,而是以一种非常“故事化”的方式,将那些古老的智慧娓娓道来。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细细品味那些引用的段落,然后对照自己工作中的经历,常常会恍然大悟。比如,在讲到“事上磨练”时,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概念上,而是通过具体的企业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事务中,磨砺出洞察本质的能力。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对“管理”的理解过于狭窄,以为就是制定规章制度、层层汇报,却忽略了最核心的“人心”和“当下”。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团队的“致良知”能力,以及如何让每个成员都能在工作中找到那份内心的驱动力,简直就是醍醐灌顶。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如何“管理”企业,更是在引导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个更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
评分我之前对王阳明的了解仅限于“知行合一”,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拿到这本书后,我带着一丝好奇和一丝怀疑,想看看他与企业管理到底能擦出怎样的火花。结果,这本书给了我巨大的惊喜。作者的功力在于,他能够将阳明先生那些深邃的哲学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结合现代企业运营的语境,娓娓道来。我个人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创业者的心力修炼”这一章节。在创业的艰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这时,如果缺乏强大的内心力量,很容易就会被击垮。而阳明心学正好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书中通过对阳明先生一生经历的解读,展现了他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初心、勇往直前。这对于正在创业或希望创业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感觉,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学习管理技巧,更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我之前读过不少关于企业管理的书籍,但大多都停留在“术”的层面,而这本书则触及了“道”。作者巧妙地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心学”的精髓,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良知”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的阐述。在很多时候,我们过于依赖外部信息和数据,而忽略了内心的声音。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了当企业家的良知受到蒙蔽时,会带来怎样的灾难性后果,反之,当企业以良知为导向时,又能创造出怎样的辉煌。读完之后,我对自己管理企业的方式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更加理解了“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这本书不只是教你如何“做生意”,更是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在一个充满挑战的商业世界中,保持一份纯粹和坚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