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本质

文明的本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马修·梅尔科 著
图书标签:
  • 文明
  • 历史
  • 文化
  • 社会
  • 哲学
  • 人类学
  • 世界史
  • 思想
  • 认知
  • 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0909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150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知识分子图书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4
字数:181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文明的本质》是作者的第yi本专着。该书主要论述了文明的概念、文明的发展、文明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的模式、智力情感模式、文明的碰撞、文明的一种发展模式,在最后一章,作者考察了西方文明表面上的独特性,分析了西方文明未来可能的走向。在本书中,作者试图与他之前的学者,如斯宾勒格、汤因比、奎格利等在关于文明的概念方面取得一定的共识。克兰·布林顿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说,这是一本正真的比较文明史。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马修·梅尔科(1930-2010),博士,美国莱特州立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授。拥有阿尔弗雷德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伦敦经济学院的多个学位。自从1959年起,一直从事历史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教学和工作”。《文明的特性》是他的第yi本专著。其学术专长是比较历史学。他从比较历史学的角度对人类文明史进行过广泛的研究,曾实地考察了52个“和平社会”,由此对国际体系和文明本身有了明晰的理解。对于文明的发展,他和斯宾勒格、汤因比、奎格利等人持类似的观点,都将文明比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比作一个会生老病死的生物体。
  除《文明的特性》外,他的主要著述还有A Professor’s Work, Millfield on Saturday: Searching for Community in a Metropolitan Village, Peace in Our Time, The Boundaries of Civilizations in Space and time, General War Among Great Powers in World History, Peace in the Western World

  译者简介
  陈静(1965—),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及翻译。2000年7月至2014年10月,任兰州交通大学外语学院院长,2014年10月至今任兰州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
  近年来围绕英国文学和翻译,在《外国文学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兰州大学学报》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译文10余篇;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等出版社出版译著3部、辞书1部,参加编写由牛津大学和上海译文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英汉双解词典》;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出版社出版教材3部。主持完成省级精品课程《综合英语》。

目录

第一章 文明的概念 (1)
一 模式的必要性 (1)
二 比较历史学家 (5)
三 文明是如何融合的 (8)
四 各种文明的独特性 (11)
五 文明的界限 (15)
六 关于文明的六种描述 (19)
资料源 (22)
第二章 文明是如何发展的 (25)
一 变化与连续性 (25)
二 起源与解放 (27)
三 瓦解与复兴 (30)
四 规律与异常 (37)
五 为决定论辩护 (39)
资料源 (42)
第三章 政治与经济模式 (44)
一 封建、国家和帝国阶段 (44)
二 初级模式 (50)
三 战争模式 (55)
四 政府模式 (57)
五 经济模式 (61)
资料源 (65)
第四章 智力和情感模式 (67)
一 对世界的态度 (67)
二 对社会的态度 (72)
三 对人类的态度 (80)
四 对形式的态度 (84)
资料源 (90)
第五章 发展模式 (92)
一 绘制模式 (92)
二 封建体制 (98)
三 中世纪的衰落 (102)
四 国家体制 (105)
五 动乱时期 (110)
六 帝国体制 (116)
七 这个模式行之有效吗? (120)
第六章 当文明之间冲突迭起 (123)
一 文明之间的联动 (123)
二 文明之间的冲突 (127)
三 冲突的缘由 (131)
四 野蛮人的威胁 (134)
资料源 (139)
2 文明的本质第七章 终止所有文明的文明 (141)
一 西方文明独一无二吗? (141)
二 文明没落了吗? (146)
三 历史有模式吗? (153)
四 过去有未来吗? (156)
资料源 (163)
参考书目
(166)
索引
(183)
目 录 3

精彩书摘

  《文明的本质》:
  很快我就发现几乎没有什么可参考的前期调查依据。只有一小部分参考文献是关于纽约波多黎各人的宗教的,而且都是大众作品。还有一些未经印刷的由教会机构写的文章。两者中的哪一类都很少。这激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也有一些害怕,因为意识到自己必须从零开始。事实证明,最开始认识的那位教会行政人员介绍给我的朋友相当有帮助。他们主要让我和主流教派的教牧人员接触(天主教和新教的都有)。不过我很快就发现在这一宗教领域中最有活力的群体,我称他们为“宗派心强的人”(sectarian,表达的不是很清楚的一个词,这是从教会行政人员那里得来的)。事实上,他们是五旬节派教会。
  我的“官方”线人确实提供了一些有关五旬节派的有用的故事(尽管这些故事都带有偏见)。就其本质特点来讲,这些五旬节教会是很难找到的。在电话簿上也查不到他们的联系方式。我用尽了一切方法去寻找他们。但现在看来,这些努力,只有一小部分凑效。我采访了许多在曼哈顿、布鲁克林和布朗克斯的牧师。
  ……
文明的本质 一部跨越时空,探寻人类文明核心驱动力的宏大叙事。 《文明的本质》并非一部枯燥的学术论著,也不是对某段历史的简单罗列。它是一场思想的旅程,一次对塑造我们自身、塑造我们所处世界那股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的强大力量的深刻追溯。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广阔的视野,将散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无数碎片——从古老的岩画、失落的文明遗迹,到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变迁——巧妙地编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试图揭示文明得以孕育、繁荣、转型乃至衰落的根本原因。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未将文明简单地定义为物质的积累或技术的进步。相反,它深入挖掘了那些更为根本的驱动因素:认知与信仰的演进,知识的传承与创新,社会组织的模式与权力结构,以及人类最深层的动机——对意义的追寻与对生存的渴望。 作者认为,正是这些看不见的“软件”层面的变化,才真正塑造了文明的“硬件”形态,决定了文明走向的方向。 从早期人类的图腾崇拜与集体记忆,到农耕文明的土地神话与社会契约;从轴心时代的哲学思辨与道德体系的建立,到科学革命的理性精神与证据法则的兴起;再到工业化浪潮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碰撞,以及信息时代下全球化与碎片化的双重奏——《文明的本质》层层剥茧,展现了文明在不同阶段所呈现出的独特面貌。作者善于从看似无关的事件和现象中找到内在的联系,例如,他会探讨早期宗教仪式如何塑造了早期社群的凝聚力,进而影响了早期聚落的形成;又如,他会分析印刷术的发明如何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从而为后来的思想解放埋下伏笔。 书中对“权力”的探讨尤为深刻。作者并非仅限于政治层面的权力,而是将其扩展到知识权力、话语权力、技术权力等多个维度。他认为,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转型,往往伴随着权力结构的重塑,以及新旧权力之间激烈的博弈。这种博弈,既可能催生出更为进步的文明形态,也可能导致文明的停滞甚至倒退。 “知识”在《文明的本质》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作者强调,文明的进步,本质上是知识的积累、优化和应用的进步。他追溯了知识从经验传承到系统学习,从口耳相传到文字记录,再到如今的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的演变过程,并深刻分析了知识的传播媒介、生产方式以及对社会结构产生的深远影响。书中对“错误”知识的辨析,以及对“非理性”因素在文明发展中的作用的审视,同样发人深省。 《文明的本质》更是一本关于“人”的书。它试图理解人类在文明进程中的角色,以及文明如何反过来塑造人类的心灵和行为。作者关注人类的创造力、合作精神,也审视其贪婪、冲突和局限性。通过对不同文明的比较,本书揭示了人类共有的困境和追求,以及在面对挑战时,不同文明所展现出的不同智慧和应对策略。 本书的语言风格典雅而又不失力量,逻辑清晰,论证严谨,同时又不乏引人入胜的叙事性。作者善于运用生动的历史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亲历历史的洪流,与古人一同思考,一同探索。它邀请读者超越眼前的现实,以一种宏观、历史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理解文明的过去,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明的未来。 《文明的本质》将引导您思考: 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人类不断地创造和超越? 信仰、道德和伦理在文明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知识的边界在哪里?又是如何不断被拓展的? 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个体的命运与文明的走向?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我们该如何理解文明的本质,并为之贡献力量? 这是一本能够激发深层思考的书,它将改变您看待世界的方式,并为您理解人类自身以及我们所创造的文明提供一个全新的、更具洞察力的框架。无论您是历史爱好者、哲学探索者,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文明的本质》都将是一次不可错过的思想盛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好几个月,期间经历了多次的搁置与重拾。一开始吸引我的是书名,那是一种宏大叙事的承诺,一种想要触及事物根本的渴望。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时,我发现它并非一本可以轻松囫囵吞枣的书。作者的思维非常缜密,有时候甚至有些绕。他似乎总是在层层剥离,试图揭示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那些驱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层逻辑。我常常需要反复阅读某一个段落,甚至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观点是否与我过往的认知相符,或者是否存在其他可能性。这种阅读体验,与其说是享受,不如说是一种智力上的挑战。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其中倾注了大量的思考和研究,但有时我也觉得,这种过于精细的分析,反而让原本清晰的脉络变得有些模糊。它不像很多畅销书那样,能立刻给你醍醐灌顶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种让你开始重新审视身边一切的开端。我不知道书中最终描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但我知道,它至少成功地激起了我内心深处对“为什么”的好奇,并迫使我去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评分

读这本书的过程,简直就像是在一场迷宫中穿行。我承认,我一开始的期待是一种直观的、可以快速吸收的知识,但显然,我低估了它。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如此的学术化,以至于我时不时需要查阅一些生僻的词汇,或者去搜索作者引用的背景知识。我记得有那么一个章节,讲的是关于某个古老文明的兴衰,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去分析其经济结构、社会阶层以及外部环境的微妙变化。我花了好几个小时,才勉强理解他提出的那个核心论点,而且即使理解了,我也不能说我就完全信服。我总觉得,有时候历史的进程太过于复杂,任何试图用一个单一模型来解释的尝试,都可能忽略掉太多偶然性和个体选择的重要性。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其严谨态度的欣赏。作者显然是做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并且非常有条理地构建他的论证框架。只是,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这种逻辑的严密性有时候会变成一种难以逾越的门槛。它更像是给专家看的,而不是给想要轻松阅读的人准备的。

评分

这绝对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并且具备一定历史和哲学基础才能真正读懂的书。我第一次拿到它的时候,被书脊上那个巨大的标题吸引了,想象着它会像一部史诗一样,描绘出人类文明从起源到如今波澜壮阔的画卷。但实际读起来,它更像是一本学术论文的集结,或者说是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度解构的尝试。作者似乎不太在意故事性,他更关注的是那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驱动力,那些塑造了我们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根本性因素。我曾经试图把它作为睡前读物,结果可想而知,那些关于权力结构、意识形态形成以及技术演进的复杂论述,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深刻的洞察力,它能让你看到许多平时被忽略的细节,并且将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景。但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阅读的门槛太高,而且有时候过于抽象,让我觉得有些脱离现实。我只能说,这本书适合那些真正对人类文明的深层问题有强烈求知欲的读者,并且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

评分

每次翻开这本书,我都会有一种“这次一定能看明白”的决心,但最终的结果总是让我有些沮丧。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喜欢用一种非常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概念,有时候一个句子就能包含好几个我需要反复琢磨的术语。我不得不承认,我的耐心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考验。我常常会停下来,问自己:我真的需要知道这些吗?这本书想告诉我什么?它是否真的触及了“文明的本质”?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作者在故意设置障碍,挑战读者的理解能力。他似乎并不屑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他的观点,而是更倾向于使用他自己构建的理论框架。尽管如此,我依然能感受到这本书背后蕴含的巨大能量。它迫使我去思考,去质疑,去重新审视我一直以来所接受的那些关于历史、社会和人性的认知。它让我意识到,许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都有其更深层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往往是复杂且难以捉摸的。我不能说我喜欢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它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智力刺激。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煎熬的经历。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场关于人类历史进程的宏大叙事,充满着故事性和启发性。然而,事实证明,我被书名误导了。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理论性的学术著作,充满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逻辑推理。作者的观点往往非常尖锐,而且充满挑战性,他似乎总是在试图颠覆人们习以为常的认知。我尝试过多次,每次都只能坚持读上几页,就被那些密集的理论和抽象的论证弄得不知所措。我承认,我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来支撑我的理解,也缺乏足够的耐心去深入研究。我能感觉到作者在试图构建一个非常宏大且深刻的理论体系,但他表达的方式过于学术化,以至于我这个普通读者很难从中获得实际的帮助。它更像是一种对思想的“极端锻炼”,而不是一种轻松的知识获取。我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揣摩作者的意思,去寻找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线索。我只能说,这本书不是我期望的那种能给我带来轻松愉悦阅读体验的书籍,它更像是一种对智识的挑战,一种对个人认知边界的拓展。

评分

京东最恶心的就是,挑了半天凑够满减活动了,结果发现其中的某些又不参加活动了!那就不要了,可是时间呢?能不能不这么玩,耽误我们时间!

评分

比较文明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评分

有点晦涩艰深。。。。

评分

老实说,一般,比较浅,没有书名那么吸引人。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薄薄一本书竟然58,太坑人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好书推荐,值得拥有,值得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