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在第1版(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结构与内容进行了改进与完善。全书共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情绪与心理健康、人格与心理健康、学习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象牙塔中的爱情、性心理健康、生命教育、互联网与心理健康、职业生涯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方面的通识教育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教职人员了解大学生心理的参考书,还可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导手册及青年人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自学用书。
目录
第一章 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心理健康助人成长
第二章 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适应概述
第二节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
第三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第四章 情绪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情绪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第三节 情绪管理
第五章 人格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第六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及调试
第三节 大学学习的转向
第七章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理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与对策
第八章 象牙塔中的爱情
第一节 爱情的心理实质
第二节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第三节 大学生爱的困惑与爱的能力
第九章 性心理健康
第一节 性的发展与大学生性心理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
第三节 培养健康的性心理
第十章 生命教育
第一节 认识生命,理解死亡
第二节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第三节 守护生命
第十一章 互联网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网络世界与心理需求
第二节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障碍与调试
第十二章 职业生涯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第二节 个性心理与职业规划
第三节 大学生择业心态调整与职业生涯规划
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区分和常见问题
第三节 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一、健康新概念
(一)健康的演变
人类对健康的认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和认识水平低下,对自然和生命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人们往往认为生命由神所赐,命运由上帝主宰,生病和灾难是天谴神罚,失去健康就无法生存,把健康与生命等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加深.开始把疾病的发生与自然联系起来。春秋时期管子指出:“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体累而寿命损。”西方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提出“健康由体内四种体液平衡决定而非鬼神决定”的观点,认为人体有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四种液体,黏液生于脑,黄胆汁生于肝,黑胆汁生于胃,血液出于心脏。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皆由体内四种液体的比例是否恰当决定,而体液的不平衡可以通过调节饮食、使用药物及其他方法来改变。
当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人们开始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认识健康与疾病,建立了生物医学模式——疾病模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人们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是以其是否患病及患病的严重程度为尺度的。但生物医学模式对健康的认识只注重生理方面,对多种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难以作出合理解释。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健康不但与人的生理密切相关,而且与人的心理、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自然和社会环境、心理和生活方式是诸多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例如,吸烟、饮酒过量可导致疾病,紧张焦虑、心理压力同样可引发疾病。把健康放到了自然一人一社会的动态背景中认识,促使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医学模式转变。这一模式改变了以往“健康仅指无生理异常而免于疾病”的观念,对健康的认识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二)健康的涵义
20世纪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家鲍尔(W.W.Bawer)提出:“健康是人们在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自觉良好,活力充沛的一种状态。”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成立,在<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为健康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且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不分种族、宗教,政治信仰、经济和社会条件,人人都应享有尽可能高水准的健康,这是基本人权之一”。
1978年,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保障并增进世界所有人民的健康,召开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虚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总体状态”,并提出“到2000年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历史性目标,“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全社会应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观念。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为健康概念注入了道德健康的内容。重新修改后的健康定义为: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是完全健康。
至此,健康的概念进一步得到完善。
(三)健康的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从四个方面对健康作出定义,即健康的内容包含在四个层次中。
(1)生理健康:体重合适,身体匀称而挺拔;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这不仅表现为少生病,还包括不药自愈的能力);眼睛明亮,反应敏锐;头发具有光泽而少头屑;牙齿清洁无龋齿,牙龈无出血且颜色正常;肌肤具有弹性。
(2)心理健康:智力正常;有自知之明,能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接受自己;有自我控制的能力,能适度表达情绪,喜怒哀乐有度;热爱生活和工作,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尽可能享受人生的乐趣;人格健全;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具有同情心与爱心,热爱生活,和睦相处,善于交往,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知足常乐。
(3)道德健康:最高标准是无私奉献,达到自我实现,最低标准是不损害他人。
(4)社会适应健康:不同时间内在不同岗位上对各种角色的适应情况。适应良好是指能胜任各种角色,即正确认识他人,与他人的关系和谐,既能接受他人,也能为他人所接纳;正确认识社会,与社会的关系和谐,既能接纳社会,也能为社会所接纳。适应不良是指缺乏角色意识,如在父母面前是好儿子或乖女儿,但在学校不一定是好学生,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但不一定是好的学生干部等,
健康是个整体概念,总体的健康比各个部分的健康更重要。因此,上述四个层次的健康并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很难有乐观积极的健康心理。而没有健康的心理,又很难有道德上的自律和社会角色的良性转换。四个层次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依存和辩证统一的。
……
前言/序言
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更好落实我国教育部2011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重点围绕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学习特点、经常发生的心理困扰及自我心理调整展开论述,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
本书为学生提供了增强心理健康的科学依据、实用的心理学原理与方法,适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认知特点,注重大学生潜能开发与人格完善,注重实用。
本书由河北大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张建华、张可、葆乐心、李丽英、张藏云经过集体讨论共同修订,张建华、张可总撰。由于我们水平、能力有限,书中的错误、疏漏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学者、青年朋友不吝赐教,以便及时提高完善。
在本书修订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很多中外专家学者的著作,在这里深深致谢。河北工业大学王自华和万林战老师、河北农业大学刘娜老师为此书第一版的编辑出版辛勤工作,付出了心血。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衷心希望这本书能为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不断完善自我、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格局提供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辅导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