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燃烧源排放估算协议 [Emissions Estimates for Combustion Sources of United States]

美国燃烧源排放估算协议 [Emissions Estimates for Combustion Sources of United State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闵健,吕巍,沙莎 等 编
图书标签:
  • 空气污染
  • 排放清单
  • 燃烧源
  • 美国
  • 环境科学
  • 大气化学
  • 排放估算
  • 能源
  • 工业排放
  • 环境监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社
ISBN:978751113253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0492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系列丛书
外文名称:Emissions Estimates for Combustion Sources of United State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燃料燃烧一直以来都是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户,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硫(S02)、氮氧化物(NOx)、烟尘、一氧化碳(CO)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排放形式包括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因此,《美国燃烧源排放估算协议》针对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规律和水平的分析研究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对VOCs和微量金属排放的研究。
  燃料燃烧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方法一般有燃料处理/替代、燃烧改良和燃烧后控制。燃料处理/替代包括煤炭的清洗、清洁能源替代(如气代煤等);燃烧改良主要是指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等;燃烧后控制主要是指通过相应的装置(如脱硫装置、脱硝装置和除尘装置等)对标准污染物产生后进行控制,非标准污染物(如颗粒相金属)的排放也得到了控制[译者注:非标准污染物是指除化学气体污染物CACs以外的全部污染物,包括其他有毒和有害污染物。其中大部分污染物尚未深入研究,但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例如,铅、苯、二(口恶)英、呋喃、多氯联苯(PCBs)、农药、氨、硫化氢、花粉和孢子等]。

内页插图

目录

1 烟煤和次烟煤的燃烧
1.1 简述
1.2 燃烧装置
1.3 排放物
1.4 污染物控制
1.5 排放系数
1.6 参考文献

2 无烟煤燃烧
2.1 简述
2.2 燃烧装置
2.3 排放物
2.4 污染物控制
2.5 参考文献

3 燃油燃烧
3.1 简述
3.2 燃烧装置
3.3 排放物
3.4 污染物控制
3.5 参考文献

4 天然气燃烧
4.1 简述
4.2 燃烧装置
4.3 排放物
4.4 污染物控制
4.5 参考文献

5 液化石油气燃烧
5.1 简述
5.2 燃烧装置
5.3 排放物
5.4 污染物控制
5.5 参考文献

6 木质废料在锅炉中的燃烧
6.1 简述
6.2 燃烧装置
6.3 排放和污染物控制
6.4 污染物控制
6.5 参考文献

7 褐煤燃烧
7.1 简述
7.2 燃烧装置
7.3 排放物
7.4 污染物控制
7.5 排放系数
7.6 参考文献

8 糖厂蔗渣的燃烧
9 家用壁炉
10 家用柴火炉
11 废油燃烧
12 固定式燃气涡轮发动机
13 燃烧天然气的往复式发动机
14 汽油和柴油工业发动机
15 大型固定式柴油发动机和所有固定式双燃料发动机
附件:计量单位换算表

前言/序言

  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翻译了《外部燃烧源污染物排放研究》(ExternalCombustionSources,EPA,AP-42,第五版,第一卷)和《内部燃烧固定源污染物排放研究》(Stationar,InternalCombustionSources,EPA,AP-42,第五版,第三卷)。主要内容为:第1章烟煤和次烟煤的燃烧,第2章无烟煤燃烧,第3章燃油燃烧,第4章天然气燃烧,第5章液化石油气燃烧,第6章木质废料在锅炉中的燃烧,第7章褐煤燃烧,第8章糖厂蔗渣的燃烧,第9章家用壁炉,第10章家用柴火炉,第1l章废油燃烧,第12章固定式燃气涡轮发动机,第13章燃烧天然气的往复式发动机,第14章汽油和柴油工业发动机,第15章大型固定式柴油发动机和所有固定式双燃料发动机。本次翻译版本为第五版(1995年1月发布),本中文译本在该版本基础上对1996年2月、1996年10月及1998年9月等发布的删减或增补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更新,更多详细内容可在EFIG主页(http://www.epa.gov/oar/oaqps/efig/)查阅相关文档。
  燃料燃烧一直以来都是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户,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硫(S02)、氮氧化物(NOx)、烟尘、一氧化碳(CO)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排放形式包括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因此,本书针对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规律和水平的分析研究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对VOCs和微量金属排放的研究。
  燃料燃烧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方法一般有燃料处理/替代、燃烧改良和燃烧后控制。燃料处理/替代包括煤炭的清洗、清洁能源替代(如气代煤等);燃烧改良主要是指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等;燃烧后控制主要是指通过相应的装置(如脱硫装置、脱硝装置和除尘装置等)对标准污染物产生后进行控制,非标准污染物(如颗粒相金属)的排放也得到了控制[译者注:非标准污染物是指除化学气体污染物CACs以外的全部污染物,包括其他有毒和有害污染物。其中大部分污染物尚未深入研究,但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例如,铅、苯、二(口恶)英、呋喃、多氯联苯(PCBs)、农药、氨、硫化氢、花粉和孢子等]。
  燃料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相对比较全面,因此,获得其工艺过程污染物的排放因子相对较容易。
  参与本书翻译的人员有:闵健、吕巍、刘志学、郭森、庄思源、沙莎、王赫婧、冉丽君、梁睿和罗霖。本书审校由梁鹏、崔积山完成。
  本书的翻译得到了环境保护部相关领导的帮助与支持。
  本书的翻译工作十分复杂,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力求忠于原文,并尽量试图表述清晰达意。另外,原文为20世纪文稿,选用的多为历史数据,本书的国际单位制和美制数据取值均和原文保持一致,供读者参考。
  鉴于译校者的知识面和水平有限,仍会有不当之处,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以供再版时修改。
地球科学前沿:火山活动与地质构造的深度剖析 图书简介 本书聚焦于地球科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全球火山活动的动态过程及其对地质构造的深远影响。本书并非一本通用的自然地理概览,而是专注于提供对地球内部运作机制的专业化、量化分析。内容横跨地球物理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的前沿研究,旨在为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以及环境科学家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参考框架。 第一部分:全球火山活动的时空分布与物理机制 本书首先系统梳理了全球主要火山带的地理分布特征,重点分析了板块构造理论如何解释这些分布。我们深入探讨了地幔对流、俯冲带过程以及热点构造如何驱动岩浆的生成与上升。 岩浆房动力学与喷发预测: 本部分详细阐述了岩浆房内部的物理化学过程。通过流体力学模型,我们解析了岩浆在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如何经历结晶分异、气体逃逸和矿物沉淀。重点讨论了如何利用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监测岩浆房的体积变化和应力积累,为火山喷发的短期和长期预测提供基于物理模型的工具。 火山喷出物的地球化学指纹: 深入研究了不同岩浆源区的化学成分差异,特别是同位素地球化学(如Sr, Nd, Hf, Pb)如何揭示岩浆的起源和演化路径。我们分析了大规模喷发事件(如超级火山喷发)产生的气溶胶和火山灰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的影响机制,侧重于硫化物和卤素在平流层的长期化学循环。 喷发模式的分类与建模: 基于爆发指数(VEI)和其他火山活动参数,本书建立了一套精细的火山喷发模式分类体系。针对爆炸性喷发和宁静式喷发,分别构建了基于黏度、挥发分含量和岩浆室几何形状的数值模型,用以模拟火山碎屑流、火山弹射物和火山灰柱的传播轨迹。 第二部分:构造地质学与火山作用的相互反馈 本书的第二大部分将视角转向地壳构造运动与火山作用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火山活动并非被动地发生在构造板块边缘,它本身也是地壳演化的重要驱动力。 裂谷系统与大洋中脊的演化: 详细考察了大陆裂谷的形成初期,如东非大裂谷系统,如何通过拉伸应力场诱发浅源岩浆活动。在洋中脊区域,本书利用多波束测深和海底地震数据,分析了洋壳的快速生成过程,以及裂谷扩张速率与岩浆供应速率之间的耦合关系。 大洋岛弧和陆地火山弧的构造背景: 重点分析了俯冲带中,俯冲板块脱水作用引发的地幔楔熔融如何塑造出不同化学特征的火山弧。书中包含了对安第斯山脉和马里亚纳海沟附近火山群的案例研究,特别是关于深部俯冲板片温度和水含量对火山岩性质的控制作用。 应力场变化与构造诱发型火山活动: 探讨了大型地震、地壳形变和构造应力场的快速调整如何触发或加速岩浆上升和喷发。通过GPS形变数据和InSAR形变监测,量化了构造荷载变化对火山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第三部分:地质年代学与火山事件的时间序列分析 为了准确重建地球历史上的火山事件,本书在第三部分投入大量篇幅介绍先进的年代测定技术及其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的应用。 高精度测年技术: 详细介绍了从 ${}^{40}Ar/{}^{39}Ar$ 法、U-Pb 定年法到热释光(OSL)测年法在火山岩和沉积物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多定年技术交叉验证,建立起高分辨率的火山活动时间序列。 古火山学与重建古代环境: 结合地层学和古地磁学方法,重建了过去数百万年间的区域性火山活动历史。通过分析火山灰层(Tephra Layers)在海洋和陆地沉积物中的分布,为古气候重建和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了关键的时间锚点。 结论与展望 本书总结了当前地球科学在火山与构造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特别是在深部地球成像、实时监测系统以及将火山过程纳入全球气候模型中的跨学科挑战。本书旨在成为该领域研究人员进行高水平学术交流和深入学习的必备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有深刻关切的公民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出现似乎预示着对全球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来源——燃烧过程——的一次深度解析。我常常思考,当我们谈论“美国”的碳排放或空气污染时,这个巨大的数字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细节?《美国燃烧源排放估算协议》这个书名,让我感觉到它试图构建一个清晰、可验证的框架,来量化这些排放。我关注的重点在于,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庞大的能源消耗体系中,哪些具体的燃烧活动对环境造成了最显著的影响?例如,电力生产、工业制造、交通运输这些大类中,又有哪些子类别是排放的“大户”?我对书中是否会解释,这些估算协议是如何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以及它们如何与国际上的相关标准相衔接,这一点也颇感兴趣。我希望能透过这本书,不仅仅是看到一个冷冰冰的排放数字,而是理解这些数字背后的驱动因素,以及美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是如何通过这样一套“协议”来管理和控制这些排放的。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关于政策制定和技术改进的讨论,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展望也抱有浓厚的兴趣。

评分

作为一名对环境数据分析和模型开发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被这本书的专业性深深吸引。我经常需要参考各种权威数据来支持我的分析,而“排放估算协议”这个词汇,立刻勾起了我的求知欲。我设想这本书可能是一个包含了详细方法论、算法和数据处理流程的指南。对我来说,关键在于了解这些估算协议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比如燃料的化学成分变化、不同燃烧技术的效率差异、以及空气动力学和化学反应在排放过程中的作用。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对这些基础科学原理的深入阐述,并解释如何将这些原理转化为可操作的计算模型。例如,在估算二次颗粒物的形成时,这本书是否会介绍相关的化学反应路径和估算方法?在处理不确定性时,书中又会采用哪些统计学或概率论的手段来量化误差范围?我对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经典的排放估算模型,比如MOVES(MOtor Vehicle Emission Simulator)或APEX(Air Pollutant Emission Projection System),并对其进行详细介绍,感到非常期待。如果书中还包含有相关的软件工具或编程指南,那对我来说将是无价之宝。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环境保护和能源政策的普通读者,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美国在控制大气污染方面是如何进行科学量化的。我注意到书名中“协议”二字,这让我联想到这并非仅仅是一份报告,而可能是一套规范性的操作指南。我对此感到非常好奇,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听到“排放量超标”、“需要减排”这样的说法,但具体的量化过程却鲜为人知。这本书是否能用相对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燃烧源”究竟涵盖哪些,以及为什么它们是排放的重点?更重要的是,它如何“估算”这些排放?我希望能理解其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比如排放因子、燃料消耗量、燃烧效率等等,并且了解它们是如何被整合起来,最终得出一个数值。我对书中是否会提及不同类型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颗粒物)以及它们各自的估算方法感到兴趣。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如何应用这些估算协议来评估某个特定工业设施或某个地区的总排放量,那将对我理解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地执行非常有帮助。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也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获得更直观的认识。

评分

我是一名关注城市发展和可持续性的市民,当我看到《美国燃烧源排放估算协议》这本书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些排放量最终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空气质量和城市环境的。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那些来自工厂烟囱、汽车尾气、甚至是我们家中燃气灶的排放,是如何被科学地捕捉和计算出来的。我特别好奇,这本书的“协议”是否能回答一些我一直以来的疑问,比如,为什么有些城市会有严重的雾霾,而有些地方空气质量相对较好?这背后是否与不同区域燃烧源的构成和排放强度有关?我期待书中能够用一种相对平实的语言,解释清楚估算燃烧源排放的“游戏规则”,比如,我们是如何知道一辆汽车排放了多少PM2.5,或者一个燃煤电厂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硫的?它是否会提供一些数据,让我们看到不同类型的燃烧源在美国总排放量中所占的比重?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一个对美国空气污染状况的更清晰、更具象化的认知,并能启发我对城市规划、交通政策以及能源选择等方面的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改善我们居住环境的努力中。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有一种沉稳而专业的质感,深蓝色的背景搭配简洁的白色字体,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研究的严谨性。我是一名环境科学的研究生,平时就对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源和估算方法非常感兴趣。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这本书的具体内容,但从书名《美国燃烧源排放估算协议》来看,它显然聚焦于一个非常关键且复杂的领域。燃烧源,如工业锅炉、交通工具、家庭取暖等,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其进行准确的排放估算,是制定减排政策、评估环境影响的基础。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可操作的估算协议,并且能够详细阐述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数据来源。例如,在估算颗粒物(PM2.5)排放时,不同类型的燃烧源,其燃料成分、燃烧效率、排放控制技术等都会有显著差异,这本书是否能详细解析这些差异,并给出相应的估算系数或模型?再比如,在估算氮氧化物(NOx)时,燃烧温度、空气过量系数等关键因素是如何影响排放量的,书中是否会有深入的讨论?对于我这样的研究者而言,能够获得一套权威、规范的估算方法,无疑将极大地便利我的研究工作,并有助于我理解当前美国在空气质量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技术路线。此外,我也对书中是否会涉及不同时间尺度(日、月、年)和空间尺度(地方、区域、国家)的排放估算方法感到好奇,这对于区域性空气质量模型的研究同样至关重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