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表(2017第2册 长江口至台湾海峡) [Tide Tables:Vol.2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Mouth to the Taiwan Straits]

潮汐表(2017第2册 长江口至台湾海峡) [Tide Tables:Vol.2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Mouth to the Taiwan Strait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编
图书标签:
  • 潮汐表
  • 海洋潮汐
  • 长江口
  • 台湾海峡
  • 航海
  • 海洋学
  • 气象学
  • 潮汐预报
  • 海文
  • 海洋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ISBN:9787502794101
版次:1
商品编码:12149736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Tide Tables:Vol.2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Mouth to the Taiwan Strait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9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潮汐表(2017第2册 长江口至台湾海峡)》包括三部分:第1部分是主港的每日逐时潮高和高(低)潮潮时、潮高预报,或只刊载每日高(低)潮潮时、潮高预报;第二部分是潮流预报站点的每日潮流预报;第三部分是附属港有关资料,主要内容是附属港同某一个主港之间的潮时差、潮差比和改正数。为了帮助用户了解港口的潮汐状况,还同时列出了每个港口的潮汐特征数据。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潮汐表结合使用的专用图表。

目录

说明
年历表

主港潮汐预报表
(江苏省、上海市8个站)
佘山
崇明(南堡镇)
中浚
高桥
吴淞
黄浦公园
芦潮港(南汇嘴)
金山嘴
(浙江省32个站)
绿华山
大戢山
嵊山
乍浦
澉浦
滩浒
海黄山
长涂
岱山
西码头
沈家门
定海
沥港
宁波
镇海
北仑港
崎头角
梅山
西泽
石浦
旗门港
健跳
鱼山
下大陈
海门
海门港(白沙)
东门村
坎门
黄大岙
温州
瑞安
南麂山
(福建省25个站)
三沙
赛岐
帮门
罗源迹头
黄岐
马尾
福清湾(松下港)
竹屿
郎官
闽江口(川石)
闽江口(琯头)
平潭
三江口
秀屿
梯吴
崇武
后渚
泉州(石湖)
深沪港
围头
石井
厦门
将军澳
石码
东山
(台湾省3个站)
马公
基隆
高雄
(南极1个站)
长城站
(广东省1个站)
汕头

潮流预报表
(潮流预报点19个)
潮流预报表使用说明
黄浦(吴淞口)
长江口附近
长江口航线
杭州湾口
北仑附近
舟山(册子山附近)航道
舟山(沈家门)航道
温州至上海航线
浙江至上海航线
长江口渔场
舟山渔场1号站
鱼外渔场
鱼山渔场
台湾海峡北口1号站
台湾海峡北口2号站
台湾海峡中部
台湾海峡南口1号站
台湾海峡南口2号站
厦门
附表:求任意时刻潮流用表
名词解释
使用说明
差比数和潮信表
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值表
由和2gM2—gM4查涨落潮时
差用表

附录
部分港口潮高订正值表
格林尼治月中天时刻表(格林尼治平时)
东经120°月中天时刻表(北京标准时)
月赤纬表(世界时零时)
任意时潮高计算方法
天文变量
海洋探索与导航的基石:《全球海图集(精选篇)》 内容简介 《全球海图集(精选篇)》并非一本专注于特定海域潮汐预测的工具书,而是汇集了全球重要航道、港口、复杂水域的深度海洋学、水文地理信息及导航要素的综合性参考手册。本书旨在为远洋航运、海洋工程、科研考察以及高阶海事专业人员提供一套全面、权威且高度实用的地理与环境数据支持。 本书的编纂历经数年,集合了国际水文地理组织、多个国家海洋局以及顶尖海事院校的最新勘测数据与模型分析成果。它跨越了狭隘的区域限制,着眼于全球海洋系统的宏观联系与微观细节,是理解现代海洋环境的必备读物。 --- 第一部分:全球洋流动力学与气候模型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驱动全球海洋运动的核心力量——温盐环流、风应力驱动环流以及区域性涡旋系统。我们详细阐述了墨西哥湾流、黑潮、西风漂流带等关键洋流的流量变化、温度梯度及对气候的反馈机制。 深海环流剖析: 提供了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的最新观测数据与未来情景模拟,重点分析了其对北大西洋气候异常事件(如寒潮或热浪)的影响路径。 涡旋与中尺度过程: 探讨了海洋中尺度涡旋(Mesoscale Eddies)的生成、生命周期及其在热量、盐度及营养物质输送中的作用。书中包含大量基于卫星高度计数据的涡旋轨迹图谱与能量分布图。 海平面变化与区域响应: 基于多模式集合(MME)的预测,本章节详尽对比了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趋势与区域性差异。特别关注了因地壳均衡调整(GIA)和海洋热膨胀导致的区域性海平面加速或减缓现象。 第二部分:复杂水域的导航挑战与解决方案 不同于专注于潮汐高度的工具书,《全球海图集(精选篇)》将焦点放在了地质复杂性、水深不确定性以及人为干预对航行安全的影响上。 航道水深动态建模: 针对全球主要集装箱航线和深水港口水域,本书构建了水深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模型。这不仅考虑了泥沙淤积,还纳入了长期波浪侵蚀和海底地貌变迁的因素。 复杂海床的声学特性: 本章提供了不同类型海底沉积物(如珊瑚礁、火山岩、软泥)对声呐探测和水下定位系统的影响参数表。为深海勘探和水下考古提供了关键的声学环境基线数据。 极端海况预测: 侧重于罕见但破坏力极强的海洋事件,如巨浪(Rogue Waves)的统计模型、高纬度海域的突发性冰情(Ice Floe/Bergs)迁移路径,以及热带气旋期间风暴潮的非线性叠加效应分析。书中包含一系列基于数值模拟的极端事件案例研究。 第三部分:海洋工程与环境影响评估要素 本部分是专为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海底电缆铺设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的综合参考。 海洋工程水动力参数库: 提供了全球主要海域的设计波高(Design Wave Height)、设计风速(Design Wind Speed)以及水下流速分布图谱。这些数据基于数十年观测资料的统计极值分析,远超一般导航所需的平均值。 海底地形变异性分析: 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多波束测深(MBES)和侧扫声呐(SSS)数据来评估海底地形的坡度稳定性、剪切强度,特别是对浅水区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评估方法。 海洋生态系统敏感性分区: 结合海洋生物学家的数据,本书绘制了全球主要生物多样性热点(Biodiversity Hotspots)与关键物种洄游走廊图。这为规划海洋保护区和评估大型工程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干扰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对特定区域鲸豚类回声信号特征的分析,以指导海洋噪声控制。 第四部分:高精度定位与大地基准 在现代导航中,精确的地理参考至关重要。本部分侧重于确保数据一致性和空间准确性。 全球大地水准面模型(Geoid Model)比较: 详细对比了EGM2008、XGM2019等主流大地水准面模型在不同大陆架和深海区域的偏差,并提供了在进行高精度高程测量时进行模型转换的实用算法。 GNSS/INS集成导航误差分析: 探讨了在高动态、强磁场或电离层活跃区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与惯性导航系统(INS)数据融合时的误差源分析与修正技术。 时间基准与同步: 针对海洋观测网络和远程传感系统,提供了UTC与TAI时间系统在海洋环境中的保持、校准及相对误差的详细说明。 --- 《全球海图集(精选篇)》不仅是信息的汇编,更是一套解决复杂海洋问题的分析框架。它要求读者具备扎实的海洋科学基础,并致力于提供超越日常导航所需数据的深度洞察力,助力更安全、更高效、更具环境意识的全球海洋活动。本书的详尽图表、专业术语和严谨的科学论证,使其成为海洋工程、气候科学及高级海事决策部门不可或缺的案头工具。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文学或者说叙事性的角度来看,潮汐表本身是枯燥的,但它所记录的自然规律却是极富韵律感的。长江口那股强大的淡水推力和台湾海峡的强劲海流交汇碰撞,造就了这片海域独特且变化莫测的潮汐现象。我常常想象,那些负责绘制和校对这些数据的工程师们,他们一定在无数个清晨或深夜,守在观测塔旁,记录着水位的升降。这本书就是他们数月甚至数年辛勤劳作的结晶。对于我们普通读者而言,它象征着人类如何通过智慧去驯服和理解自然界最基本的、永不停歇的运动——潮汐。它让我们意识到,即便是看似固定的航线背后,也有着永恒变化的生命力在驱动着一切。这种对规律的尊重和记录,本身就带有一种沉静的史诗感。

评分

作为一名海洋爱好者,我对所有与海图、航行数据相关的资料都抱有一种近乎朝圣般的好奇心。虽然我不需要像专业船员那样精确计算每一个进出港口的窗口期,但光是“长江口至台湾海峡”这个地理跨度,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这片水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贸易往来的黄金水道,水文条件极其复杂,包含了入海口泥沙淤积、季风洋流影响等多重变数。一本详尽的潮汐表,意味着背后是无数次的现场观测、天文引力计算以及复杂水动力模型的模拟。我设想,这本书里一定蕴含着对当地海流特性的深度解读,或许还附带了某些特定航道在不同季节的潮汐变化趋势分析,这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这片海域自然规律的地理学或海洋学学生来说,无疑是无价之宝。它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区域海洋学研究的一个缩影。

评分

对于任何需要依赖水深进行作业的工程人员来说,一本过时的潮汐表简直是灾难。我听说过太多因为参考了旧数据而导致施工延误甚至设备损坏的案例。因此,一本“2017年版”的出版,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意味着它采用了截至该年度最新的测量和修正数据。我非常关注这类资料在数据组织上的逻辑性。它是否按照经纬度划分了不同的潮汐站?不同时间段(例如日潮、半日潮的周期性变化)的标注是否能做到一目了然?我猜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稳定性和权威性,它能让使用者放下对数据准确性的疑虑,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际操作上。这种“一册在手,心中有数”的感觉,是任何电子导航设备暂时无法完全取代的,毕竟纸质资料在极端环境下(如电源耗尽或电子干扰)的可靠性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

这本《潮汐表(2017第2册 长江口至台湾海峡)》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沉稳的深蓝色调,搭配清晰的白色字体,散发着一种专业而可靠的气息。虽然我手头没有这本具体的航海资料,但仅从它作为“2017年版”的“第2册”这个定位来看,就能感受到编撰者在数据更新和地域划分上的严谨。通常这类专业工具书,最考验的便是其时效性和准确性。想象一下,在阴沉的天气里,或者是在夜间航行,船长或引航员需要迅速查阅某一天的具体高低潮时间及水位,这时候,清晰的排版、易于检索的目录结构就显得至关重要。我猜测,这本书的内页应该会采用耐磨损的纸张,以便在多变的海上环境中经受住反复翻阅。如果内页的图表清晰度高,标注准确无误,那么它无疑是航海工作者手中一把可靠的利器,能极大程度上降低因潮汐判断失误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从书名就能推断出,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数字,更是无数次安全航行的基石。

评分

购买这类工具书,最大的考量往往是其“可用性”和“便携性”。如果这本书的开本设计得太大,在狭窄的驾驶舱里翻阅起来会很不方便;反之,如果开本太小,那么图表和数据数字就会显得局促,影响阅读速度。我猜想,2017年的版本在设计上应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可能采用了适中的平装或精装,确保在经受住船员的粗放使用后,依然能保持其结构完整。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在提供基础潮汐数据之余,能附带一些实用的参考信息,比如不同海域的能见度变化规律,或者当地海事部门的重要通告摘要。一本优秀的工具书,绝不只是简单数据的堆砌,而是将所有相关信息系统化、整合化,真正成为作业人员的“第二大脑”。这本书的厚度和重量,应该精确地反映了其所覆盖海域复杂程度的重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