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優化研究》基於行動者-係統-動力學理論,將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優化置於國傢簡政放權的背景趨勢下,從利益相關主體之間的利益博弈與平衡視角切入對高校內部權力主體及其互動、平衡關係進行研究。通過比較分析國內外高校的發展現狀,進一步理清瞭治理結構優化設計的背景、現狀、理念及思路;並通過比較國內諸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具體案例,進一步研究高校內部治理結構在治理主體、組織設置、工作機製、推進方式等方麵的共通點與不同點。以製度演進過程中共時性與曆時性為著眼點,通過分析美國、德國、英國等典型國傢高校治理結構的生成及演進,梳理齣各國高校治理結構變遷的內在差異及原因,為解析我國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優化問題提供指導。
作者簡介
李永亮,男,漢族,1979年1月生,山東青州人,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副研究員。畢業於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緻力於大學治理、國有企業改革、公司治理、人力資源管理等領域的研究。
目錄
導論
一、問題的提齣及研究意義
二、相關概念與研究對象的界定
三、相關問題的研究綜述
四、研究思路與結構安排
五、研究方法與研究創新點
第一章 我國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演進曆程的曆史分析
第一節 晚清時期的高校管製探索
第二節 民國時期高校管理機構初創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以來高校內部治理結構變革
一、改革開放前高校內部治理結構變革
二、改革開放後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現狀及變革趨勢
第四節 新時期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現狀分析
一、新時期高校內部治理機構的改革探索
二、新時期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現實問題
小結
第二章 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結構的分析框架
第一節 行動者一係統一動力學理論概述
一、ASD理論溯源
二、ASD理論的理論架構
三、ASD理論的拓展與應用
第二節 行動者一係統一動力學理論的適用性
一、高校內部治理結構傳統理論視角的不足
二、以ASD理論分析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優勢
第三節 行動者一係統一動力學理論視角下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
一、基本框架的構成
二、分析框架的特點
小結
第三章 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結構的行動者分析
第一節 行動主體的角色與定位
一、領導權力主體
二、行政權力主體
三、學術權力主體
四、民主權力主體
五、外部權力主體
第二節 行動主體互動關係的類型
一、領導關係
二、閤作關係
三、參與關係
四、管理關係
五、谘詢關係
第三節 高校內部行動主體的互動現狀
一、政治權力和行政權力互動
二、學術權力主體參與互動
……
第四章 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的製度結構分析
第五章 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結構的內外部環境分析
第六章 國外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優化的經驗分析
第七章 優化我國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結構的思考
第八章 結論與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優化研究》:
與此同時,國內外學者從多個角度對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優化問題進行瞭研究。然而首先,由於大多數研究過分關注於高校治理模式的調整與優化,並沒有很好地反映齣高校內部治理機製的缺陷,故而提齣的措施過於宏觀且欠缺針對性。其次,已有的研究中缺乏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簡政放權背景下的對高校亟須提升自主辦學能力的現實趨勢進行全麵、係統與動態的研究。最後,已有的研究囿於治理結構中的靜態製度調整和優化,忽略瞭大學文化建設等非製度性因素。鑒於此,本書基於行動者一係統一動力學理論對高校內部治理結構優化問題進行分析,從利益相關主體之間的利益博弈與平衡視角對高校內部權力主體及其互動、平衡關係進行研究,將高校置於宏觀的改革背景下並將其視為開放的動態係統,試圖對高校治理結果進行一次全方位的解析。
本研究的理論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麵:首先,按照從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國傢簡政放權的背景趨勢迫使高校自主辦學能力亟待增強,到高校內部相關利益主體的力量對比發生明顯變化促使高校內部治理結構亟須發生根本性變革的邏輯,對高校內部各利益相關主體的權力及其互動關係進行動態探析,有利於突破以往研究尚未緊密結閤國傢簡政放權的背景趨勢、深度觸及高校內部治理機製的弊端,有助於構築中國本土化的高校治理理論。其次,通過對國內典型高校進行實地調研和案例研究,有助於更清晰地把握高校內各種權力之間的關係以及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運行規則,重新審視高校治理中權力關係的實然狀態,從而展示我國高校內部係統的“真實圖景”,真正地理解我國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變革。最後,運用行動者一係統一動力學理論及其方法來分析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優化問題,緊密結閤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整體性、影響因素以及各因素間的適應性、相關性和層次性等特徵,使高校內外部之間的各個因素相互聯結以使高校係統達到帕纍托最優狀態。這一全麵、動態、係統的研究過程打破瞭以往靜態而且較為封閉的分析思路,有助於重新審視大學內部各權力主體及其關係,同時,驗證瞭行動者一係統一動力學理論對高校內部治理結構變遷問題的適用性,具有方法論的意義。
本研究的應用價值包括兩個方麵的內容:首先,直麵去行政化的難題,解決高校發展的體製性障礙,實現高校內部治理製度創新。本書將高校內部治理製度的變遷與均衡分析置於高校、市場與社會的動態互動與平衡過程中,對權力邊界的設定以及互動關係的分析更契閤當下國傢深化綜閤改革、簡政放權背景下高校亟須提升自主辦學能力的實際,更能夠有效解釋高校治理結構運轉的深層動因,構建高校內部利益均衡的內部治理製度。其次,國內外文化傳統等方麵的差異以及我國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本身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使得我國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研究無法照搬國外較為成功的治理模式,這決定瞭對於“本土化”內部治理結構優化問題的研究,必須明晰高校作為動態開放係統的變遷動力、影響因素以及與之相對應的治理對策和創新路徑。本書從我國高校的現實語境齣發,以構建“董事會為核心的治理機製”為突破口,著眼於內部治理結構生成的曆史背景和社會條件,力求將研究問題清晰化、明朗化。本書進一步明確瞭高校內部治理結構變遷的動力來源是外部社會經濟新形勢的變化以及內部利益相關主體的動態博弈過程,有益於客觀把握我國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運行規則,從而提齣一套全麵係統、科學閤理、切實可行的高校自主辦學治校能力的提升路徑,從而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任務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和路徑參考。
……
前言/序言
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結構的實質是高校適應現代社會復雜環境、提高治理水平的運行機製,利益相關主體在遵循內部發展邏輯和契閤外部環境的互動博弈中實現力量平衡。單就參與治理的主體權力本身來看,就存在著政治權力強化、行政權力泛化、學術權力異化和民主權力虛化等一係列問題,由此造成高校政治權力與行政權力的絕對領導地位,相應的以學術權力為代錶的符閤新時代高校治理精神的權力主體卻被退到瞭次要的位置。麵對國傢提齣的“雙一流”建設任務,無論是社會期許還是高校自身發展需求,都呼籲高校對內外部權力的位序進行重新劃分,在高校建立一整套利益平衡機製。實際上,我國高校在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方麵已經進行瞭諸多積極有益的探索,齣現瞭諸如《復旦大學章程》在內的革新性舉措,為我們進一步探索優化高校內部治理結構奠定瞭基礎。然而由於當前的改革舉措受到行政化和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大多數高校內部改革進程緩慢,並沒有真正觸及高等教育的核心問題以及長期形成的教育管理體製的弊端,普遍錶現為深化改革的文本要求和錶麵形式多、行動落實和可持續性舉措少,內部治理結構效率低下。如何通過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探索齣一條既符閤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又兼顧國情的中國式道路,構建有利於我國高校發展的長效治理機製,成為增強高校自主辦學治校能力、推進現代大學製度建設的關鍵。
本書綜閤利用瞭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以及案例研究法。首先,圍繞國內有關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研究成果、教育體製改革的政策型文件、國內部分高校已經公布的管理體製機製改革方案等內容進行文獻分析,發現雖然國內學者對高校內部治理結構優化問題進行瞭一定的探索,卻鮮有研究基於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簡政放權背景下,高校亟須提升自主辦學能力這一現實趨勢進行全麵且係統的研究。其次,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之上,本書通過比較研究法分析國內外高校的發展現狀,進一步厘清瞭治理結構優化設計的背景、現狀、理念及思路,並通過比較國內諸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等具體案例,進一步發現高校內部治理結構在治理主體、組織設置、工作機製、推進方式等方麵的共通點與不同點。最後,我國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優化與完善不是關起門來單純通過挖掘曆史綫索就可以完成的,故而本書以製度演進過程的共時性與曆時性為著眼點,通過分析美國、德國以及英國等典型國傢高校治理結構的生成及演進,梳理齣各國高校治理結構變遷的內在差異及原因,為解析高校治理中治理結構與治理能力的關係問題提供指導。此外,通過實地調查、個彆訪談、觀察、問捲等具體方法為進行案例研究收集資料,主要以“某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理論邏輯是什麼”為研究主題,以“決策體製”、“執行體製”、“監督體製”、“共同治理體係”、“董事會決策機製”、“激勵與約束機製”、“信息披露機製”為考察變量設置相關訪談問題與問捲選項,用於瞭解與分析高校推動內部治理結構革新的具體過程,從而通過案例研究得齣歸納性的普遍結論,一方麵為分析當前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弊端提供實踐依據,另一方麵為深化理論研究、創新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提供經驗支持。
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優化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