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4
东进:苏德战争 1941-1943(修订典藏版)(套装共2册) [Hitler Moves East 1941-194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91家出版社译成65国文字热销至今。东线战场开山之作,苏德战争全景史诗,第三帝国前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保罗·卡雷尔亲笔讲述,有血有肉的历史传奇。
《东进》这部著作*初出版于1964年,先河地将二战重要的战场——东线——的血腥战事历程清晰而又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难能可贵的一部佳作。
《东进》从东线战事爆发的第一天,也就是1941年6月22日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一直讲述到纳粹德国败亡,全景式地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既有高层将领的运筹帷幄,也有下级将士的浴血奋战,这两方面的结合构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传奇。书中也不乏一些细节性描述,例如地雷犬的出现、弗拉索夫的被俘、蓝色行动的泄密、对阿斯特拉罕的侦察等等,即便对东线战事了如指掌的读者,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新的收益。大大小小的事件,林林总总的人物,全面而又详尽地展现了东线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是战争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西方对这本书的评价用了这样一个词:alltimeclassic——永远的经典之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到本世纪的今天,这本书不仅一直在大卖特卖,许多知名出版社还都先后推出过自己的版本——包括“地图版”、“彩色插图版”等等——这一点有力地证明了这本著作的经典性。
[德]保罗·卡雷尔(Paul Carell),原名保罗·卡尔·施密特,是一名纳粹党员,也是一名党卫队成员,更是纳粹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的得力干将,专事负责外交部的新闻与出版部。后化名保罗·卡雷尔,成为畅销书作者。
小小冰人,从事军事历史和世界军事装备动向研究十余年,翻译有《东线狙击手》、《黑色雪绒花》、《地狱之门》、《东线》等多部畅销书。
东线战场开山巨作,苏德战争全景史诗无疑是有史以来出色的东线著作。如果读过本书以及同样出色的姊妹篇《焦土》,你一定会成为二战迷。
令人激动的苏德战争全景史。如果你想了解东线战事,这本书是必读之作。读起来,它就像汤姆·克兰西的小说,但无疑更好,因为书中描绘的都是真实事件。
——《科克斯书评》
我收藏了2000多本书籍,其中有200来本是二战题材……二战类书籍中,无出其右。除了这本书,我还要推荐其续篇《焦土》以及《沙漠之狐》。这是我读过的++++++++++优秀的二战著作。可惜,不能给它打更高的星。
——美国yamaxun书评
这本书可能是有史以来++++++++++棒的军事书籍,远远超过科尼利厄斯·瑞恩的《++++++++++长的一天》。书中的细节可与《遥远的桥》相媲美,甚至更好。又厚又重,物有所值,你绝对不会后悔。
——《书单杂志》
译者序
第一部 莫斯科
1 突袭
2 斯大林寻找救星
3 目标斯摩棱斯克
4 莫斯科还是基辅?
5 斯大林的重大错误
6 基辅之战
7 台风
8 向莫斯科的最后冲刺
9 为何没能夺取莫斯科
第二部 列宁格勒
1 冲过波罗的海诸国
2 突破卢加防线
3 列宁格勒郊外
第三部 罗斯托夫
1 穿越诺盖草原
2 克里木战役
3 在苏联的工业区
第四部 冬季战役
1 西伯利亚人来了
2 伊尔门湖南岸
3 莫德尔接手
4 瓦尔代丘陵上的突击
5 弗拉索夫将军
第五部 北冰洋上的港口
1 银狐行动
2 极夜之战
第六部 高加索及其油田
1 斯大林格勒的序幕
2 塞瓦斯托波尔
3 被出卖给敌人的计划
4 苏军的新战术
5 高山间的战斗
6 新罗西斯克与克卢霍尔山口之间
7 对阿斯特拉罕的远距离侦察
8 捷列克河标志着德军推进的极限
第七部 斯大林格勒
1 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
2 接近地之战
3 攻入城内
4 峭壁上最后的防线
5 顿河上的灾难
6 第6集团军被包围
7 霍特发起解围进攻
8 结局
他们跟随着他们的坦克及车辆已在黢黑的松林里待了两天。6月19到20日的夜里,他们驾驶着蒙上大灯的车辆抵达了这里。白天,他们静静地待着,不能发出任何声响,只有排长们的舱盖即将关闭时所发出的咯吱声。暮色降临后,他们才获准到小河中洗把澡,每次一个排。
萨奇军士带着第2连的士兵们快步经过时,排长韦德纳少尉正站在连部的帐篷外。“上士,这可是个度假的好地方。”他笑着说道。萨奇军士停住脚步做了个鬼脸,说:“我可不信这是个假期,少尉先生。”随后他压低了声音问道:“少尉先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要去打俄国人吗?或者,我们是在等待斯大林的许可,穿过俄国,以便利用波斯这条秘密途径靠近英国佬,把他们美丽的大英帝国打垮吗?”
韦德纳少尉对这个问题并不感到惊讶。他和萨奇都知道,自从他们的装甲训练营被改编为第17装甲师第39装甲团第3营,并被调至波兰中部,随后又开进普拉图林(Pratulin)的这片森林中后,各种各样的说法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他们所在的位置,距离构成边境线的布格河不到三英里,几乎就正对着巨大而又古老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要塞,自1939年秋季波兰被瓜分后,那座要塞便被俄国人所占据。
驻扎在树林中的第39装甲团已进入全面戒备状态。另外,每辆坦克的炮塔上都绑缚了十罐汽油,身后的拖车上还携带着额外的三桶汽油。这种准备针对的是长途行军,而不是一场速决战。“你不可能在坦克上绑着汽油罐投入战斗。”经验丰富的装甲兵们这样说道。
一个固执的士兵坚持认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针对的是俄国人,于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争执。“俄国?胡说!我们所得到的已经足够了,干嘛要开始另一场战争?俄国人没有危害到我们,他们是我们的盟友,他们还给我们输送粮食,而且,他们也是反英的。”大多数德军士兵都这么认为。因此,如果接下来他们既不投入战斗,也不借道波斯,那么,整件事就是一个庞大的声东击西的策略。
声东击西,可针对的是谁呢?当然,是为了糊弄英国人。东部进行的这场集结,很可能是为了隐瞒在欧洲另一端对英国发起的入侵行动。通过低声私语以及会心的眼神所传递的这一看法几乎无处不在。那些传播这种说法和对此深信不疑的人并不知道2月18日海军司令部在日志中所写的内容:“作为军事史上规模最大的伪装行动,针对俄国的集结即将展开,它将被说成是为入侵英国所进行的最后准备而分散敌人注意力的举动。”
……
译者序
保罗·卡雷尔的《东进》一书最初于1964年出版。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发行这本书的中文版,意义何在?
国内近年来出版的二战类著作渐渐增多,如果留意的话,你也许会发现,关于二战中最重要的东线战场,全景式著作可谓凤毛麟角。局部战役的专著近年来逐渐涌现,尽管从整体而言,与汗牛充栋的西线战役著作相比,仍是为数寥寥。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前苏联相关资料秘不示众的缘故,但更主要的是西方作者对东线战役的轻视。而对热衷于战史研究的德国人来说,东线一直是他们最为关注的研究重点。遗憾的是,由于语言障碍和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在这方面引进的书籍相当欠缺。
提及二战著作,有些作者的名字大概是无法回避的:大卫·格兰茨、安东尼·比弗、约翰·基冈、H.P·维尔莫特、乔·巴歇尔等等。诚然,这些新锐作者带来了更多、更新的资料,但我们也发现,保罗·卡雷尔的作品并未因此而相形见绌,除去详实的资料依然准确无误外,他的文字中还有一种后来者无法与之比拟的激情,这甚至使他的两本东线巨作很难在“战史”和“纪实”之间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个人更倾向于把他的作品定义为“偏战史类”的纪实性著作。换句话说,偏爱战史钻研的读者可以欣然接受,而希望了解当年那场战争来龙去脉的普通军事爱好者也能获得阅读快感。
决定军事的永远是政治,出于这个原因,我们所看见的大批军事书籍都不厌其烦地从政治角度耐心地为读者讲解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这种做法当然没什么错,可我有时会想,是否有这样一部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的著作,从东线战事爆发的第一天一直讲述到纳粹德国败亡,纯军事角度,既没有让人晕头转向的图表和数据,也没有无数的旗帜和箭头把人彻底弄晕,当然,如果再能通俗一些的话,那就更好了。
保罗·卡雷尔的《东进》就是这样一部著作。细读此书,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许多后来的著作都参阅了卡雷尔的这本书,例如安东尼·比弗的《斯大林格勒》,例如道格拉斯·纳什的《地狱之门》,而亨利·莫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干脆把卡雷尔这本著作的第一章完整地抄袭了一遍。如果把《东进》比作一条大河,那么,从主河道上延伸出的无数支流便形成了一部部相应的著作,它们都从《东进》这一母体中汲取养分。甚至连大名鼎鼎的维基百科,许多相关条目的资料引述也都采用了保罗·卡雷尔的著作。
这么说毫不为过。今天对我们来说,布列斯特、明斯克、基辅、杰米扬斯克、捷列克河这些地名早已耳熟能详,但在半个世纪前,与西线战事相比,这些地名以及围绕这些地名所发生的戏剧性战事并不为太多局外人所知,卡雷尔的这部著作首创先河,将东线,这个二战最重要战场的血腥战事历程清晰而又详尽地介绍给广大读者。考虑到这本书出现的年代,就更能称其是一部佳作。西方媒体对这本书的评价用了这样一个描述:alltimeclassic(永远的经典之作)。我想,这一评价应该是准确的,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本世纪的今天,这本书不仅一直在大卖特卖,而且许多著名出版社都先后推出过自己的版本,包括“地图版”、“彩色插图版”等等,这一点有力地证明了这本著作的经典性。
这位保罗·卡雷尔是何方神圣?
保罗·卡雷尔原名保罗·卡尔·施密特,是一名纳粹党员,也是一名党卫队成员(一级突击队大队长),更是纳粹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的得力干将,专事负责外交部的新闻与出版部。他当年的主要任务是主持外交部的每日新闻发布会。因此成为了二战期间德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发言人之一。研究证据表明,他的影响力与奥托·迪特里希(纳粹党首席新闻发言人)以及汉斯·弗里切(宣传部国内新闻司司长)不相上下。另外,著名的《信号》杂志也是由施密特负责。
战后,施密特被拘禁了两年多,随后便化名保罗·卡雷尔,摇身变成了畅销书作者。《东进》和《焦土》使他成为战后德军视角东线战事编年史的领军人物,这两本著作首开先河,带动了东线德军战史研究的潮流。任何一个致力于东线战役研究的作者可能都无法回避这两部经典著作。
《东进》与《焦土》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卡雷尔战时职务接触到很多内部资料的缘故。当然,长期的宣传工作使卡雷尔转型为专职作家来得轻松自如,他的作品中也明显带有过去从事宣传任务的手法,但更为重要的是,卡雷尔参阅了大批战后出版物,包括众多将领的个人回忆录、战史、军史等,另外,他与许多德军将领私交甚厚,通过访谈获得了许多一手资料。这两本巨作从1941年6月22日爆发的“巴巴罗萨”起,一直到1944年“中央”集团军群覆灭终,大大小小的事件,林林总总的人物,全面而又详尽地展现了东线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是战争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当然,保罗·卡雷尔自身的经历以及他写作的资料来源,决定了他书中的观点偏向于德国一方,这原在情理之中。但我们也要看到,卡雷尔并未对作为敌人的苏联红军加以贬低和污蔑,相反,他对苏军的英勇和顽强大加赞扬,实际上,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的高级官员,他很清楚,贬低对手毫无意义,不仅会使自己的作品失去公正性,还会使己方的胜利和失败变得难以解释。另外,我们要看清的一点是,绝对的公正大概是不存在的,尽管许多作家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保罗·卡雷尔的写作手法后来也被许多军事作家借鉴:一本出色的军事著作中,高层将领的运筹帷幄固然必不可少,下级将士的浴血奋战同样不可或缺,而这两方面的结合构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传奇。与安东尼·比弗、史蒂芬·安布罗斯的作品相比,卡雷尔的著作稍欠可读性,但与大卫·格兰茨相比,他的作品又显得不那么枯燥。准确地说,大概是一个中间型产物。但东线战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的传奇色彩,例如,德军距离莫斯科咫尺之遥,斯大林格勒已被占领十分之九,高加索战线只欠最后一个营……从这个角度看,这段历史的确跌宕起伏,值得每一个军事爱好者反复玩味。另外,卡雷尔的书中也不乏一些细节性描述,例如地雷犬的出现、弗拉索夫的被俘、蓝色行动的泄密、对阿斯特拉罕的侦察等等,即便对东线战事了如指掌的读者,想必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新的收益。
这就是《东进》一书的价值所在。
小小冰人
排版不错,内容看了再说
评分排版不错,内容看了再说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排版不错,内容看了再说
评分排版不错,内容看了再说
评分排版不错,内容看了再说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排版不错,内容看了再说
东进:苏德战争 1941-1943(修订典藏版)(套装共2册) [Hitler Moves East 1941-194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