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学者的惯常视野中,传统社会中维系乡村秩序的力量除了自上而下的国家力量,就是以宗族势力、地方乡绅为代表的地方势力。那除了这两股力量,还有没有一股恒常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力量在维系着农村社区的秩序?如果存在这股力量,这股力量是如何维系的?维系的机制是什么?
通过对郄家庄多年的跟踪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村庄舆论可以认为是这股恒常的民间力量。基于集体记忆的村庄舆论作为一种无形的quan威对村民的行为产生具有历史性的持久的约制,强化了村庄内部各种规范,达致对社区秩序的维系。村庄舆论作为维持社区秩序的一股恒常的民间力量,达致的是一种以农民为推动主体,以舆论为作用载体,以集体记忆为持续发生作用机制的自发的秩序。
《村庄的记忆、舆论与秩序》在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上都有所尝试,体现出研究实践中现象学社会学灵动的独特风格,同时笔者本着"底层的农民的视角"出发的研究将农民长久以来在乡村秩序维系上被遮蔽的主体性地位凸显出来。
作者简介
陈文玲,女,辽宁大连人,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学系讲师。最近发表论文包括“村庄舆论的表达与规范呈现”、“基于社区应急救援视角下的共同体意识重塑与弹性社区培育”、“道德分层与村民的‘脸面’”等。
目录
目录
序/ 1
第一章导论/ 1
第一节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文献述评/ 3
第二章研究设计/ 48
第一节调查点的选择与资料的获取/ 48
第二节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50
第三节研究对象简介/ 51
第四节主要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52
第三章集体记忆/ 54
第一节村民心里牢固的集体记忆/ 54
第二节集体记忆的形成/ 69
第三节村庄集体记忆的特点/ 79
第四章村庄舆论/ 84
第一节舆论的内容/ 85
第二节舆论的直接作用/ 111
第三节舆论的受制因素/ 116
第五章集体记忆、村庄舆论与社区秩序/ 123
第一节社区秩序与行为规范/ 123
第二节从舆论到规范到社区秩序/ 127
第六章结论以及讨论/ 159
第一节集体记忆、村庄舆论与社区秩序之间的内在联系/ 159
第二节本书实现的各种超越/ 161
第三节自发的秩序/ 163
附表/ 166
部分访谈记录/ 167
致谢/ 269
精彩书摘
《村庄的记忆、舆论与秩序》:
一个社会的社会秩序,就是通过该社会提倡和施行的各种社会规范在全社会得到遵循和贯彻而实现的,故社会秩序便又体现为社会规范的贯彻、施行及维护。朱岑楼认为规范是文化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中所产生的。规范是个人行为的蓝图,划定范围供个人从中选择,以达成其目标。规范的建立,是以文化的各种价值为基础。而包含于规范中的行为,可以控制和指导社会关系的发生,保证社会互动的顺畅无阻。一个没有规范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没有一个人们可以遵循的规范,那么个人的行为就不能预期,导致的结果就是社会一片紊乱。
在笔者看来,从较为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社会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强制性的法律、伦理道德以及具有地方性知识特点的风俗习惯等。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中产生得最早的社会规范,大都是在人们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自发地形成又自发地作用与变化的,它本身又包括许多种类并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风俗习惯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较之城市要大而广泛,乡村中的人们大都比较尊重在他们生活中已形成的风俗习惯,力求循规蹈矩地按照风俗习惯行事。道德是晚于风俗习惯的社会规范,是从风俗习惯中演化而来。道德的特点是通过人们的善恶、美丑、荣辱等观念及各种伦理规则,通过社会、群体对有关行为的道德评价而约束与指导人们的行为、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而且,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它便与一定的道德学说结合在一起并以比风俗习惯更为明确和强烈的形式要求人们遵守和遵循。在我国,这种与道德规范相结合的学说主要表现为儒家的伦理学说。法律具有强制性,是对人的绝对外在的硬控制,是国家力量的体现,这不是《村庄的记忆、舆论与秩序》想要讨论的内容。
……
村庄的记忆、舆论与秩序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