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成长,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读法律书
在短小精悍的故事中轻松掌握生活必备的法律知识
图文并茂,在阅读乐趣中知法懂法
这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法律故事书。它根据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选取与青少年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点,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展开案例,用严谨的法律依据剖析案例,把枯燥的法律变得“有声有色”,力图让青少年在快乐阅读的同时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代晓琴:遂宁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世界华人科普作协会员。发表作品600余篇,其中《我宣布》《该怎么说》《送太阳》等篇目入选根据教育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编写的《幼儿多元潜能开发课程》大班教材。童谣《幸福花》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童谣奖》二等奖。童话《看看我有什么不一样》获第十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教师组金奖。
出版《小盐粒和妈妈失散之后》《宝贝*爱读的科学童话》(4册)《让孩子爱不释手的科学童话》(4册)《一只会发光的羊》《di一本法律故事》《不屈服的小金豆》《伤脑筋的户口普查》《宝贵的水》《5分钟科学侦探故事:被偏离的航线》《5分钟科学侦探故事:不肯露面的解惑者》等20余部专著。代表作《宝贝*爱读的科学童话》被誉为“中国宝贝早读早慧书*选”,并获第二届世界华人科普奖新秀金奖。
第一辑警示篇
1.惹上官司的“追踪报道” 3
2.一桩特别的“绑架案” 9
3.罪证竟是5元现钞 17
4.少年毒枭的不归路 23
5.好心做事反被告 29
6.瓜棚纵火案 35
7.不能买的名牌手机 41
8.一根甘蔗引发的血案 47
第二辑维权篇
1.“无人买单”的车祸赔偿 55
2.被“偷走”的录取通知书 61
3.借条中的诡计 67
4.被出版的博文 73
5.彩票中奖引风波 79
6.“飞来”的百万遗产 85
7.没着落的学费 91
8.劫案发生在超市 97
9.一字之差藏玄机 103
10.继父的房产 109
第三辑自护篇
1.“为民除害”也获刑 117
2.卖酒引发的赔偿案 123
3.“同案”不同判 129
4.梅梅的“违约事件” 135
5.马黄坡的古币 141
6.“失踪”的小海 147
7.脸红的尴尬 153
惹上官司的“追踪报道”
前不久,学校成立了校园广播站,品学兼优的肖甜毫无悬念地当选采编兼播音员。她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执着的工作态度,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新闻潜质。但前不久,肖甜却因为一起“追踪报道”惹上了官司。
一天中午,肖甜正在寝室午休。突然,一声尖叫从隔壁床铺传来。“怎么啦?”被惊醒的室友翻身爬起。“我的手表不见了!”王蒙大惊失色地喊。
“手表不见了?”肖甜一听,她那敏锐的新闻神经立即活跃起来,迅速凑到“当事人”王蒙面前。王蒙告诉肖甜,手表是舅舅从瑞士带回来的名表,价值上万元。室友们都不想背上偷盗的罪名,她们把各自的行李翻了个底朝天,但手表依然不见踪影。
“看来手表不在寝室。”肖甜让王蒙尽量回忆,王蒙终于记起上体育课的时候手表还在。“也就是说,你的手表可能是体育课后不见的。”肖甜分析道。
原来,体育课时,王蒙将手表揣进外套兜里,把外套放在操场的护栏上,下课后,她忘记了拿外套。午休后一觉醒来,她才发现手表不见了。为了帮助王蒙找手表,肖甜马上通过校园广播以“校园手表失窃案”为标题播报了这条消息,希望大家积极提供线索。
遗憾的是,消息播出后她一条线索也没收到。倔强的肖甜决定亲自侦破“案件”,她还信誓旦旦地在广播中说:“请大家继续关注校园失窃案的跟踪报道。”
经过明察暗访,肖甜初步锁定两个“嫌疑犯”——张军和王乾。张军是“惯犯”,曾经偷窃过同学的财物。王乾老实本分,平时少言寡语。他俩今年都是15岁,曾经在王蒙放置外套的护栏前长时间逗留,都有作案的机会。
为了弄清真相,肖甜又进行了深度调查,她发现这两个人都沉迷于网络游戏,前段时间在网吧都有欠债。难道这两人为了还债合谋偷表?肖甜在心里暗暗地想。但经过暗访,肖甜发现他俩平时并没有交集。
没过多久,学校放假了,这给肖甜的“侦破”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她以“校园失窃案初现端倪”为题目播报了“案件”进展,还补充说道:“欲知后情,请看本人博客。”
这个假期,为了找出真正的窃贼,肖甜一有时间就猫在两个“嫌犯”家的路口,观察他们的动向。
几天后,肖甜终于发现王乾和张军鬼鬼祟祟地去了公园。她一路跟踪,偷听到两人的对话。原来,那天体育课后,王乾悄悄走到护栏边,偷走了手表。没想到,他的行动被张军发现了。怀着“见者有份”的心理,他俩密谋找买主。之前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一直没敢行动。
“原来窃贼是你们,快交出手表!”肖甜正义凛然地吼道。
“你先打赢我们再说。”张军和王乾面露凶光。
肖甜从没见过这种阵势,吓得连声呼救。幸好执勤的民警路过,救了肖甜。民警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把张军和王乾带走了。
事情总算真相大白。肖甜花了一天时间,把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写成文章,以“校园失窃案真相大白”为题放到网上,没想到点击率当天就上百。
之后,肖甜还把张军和王乾的照片、住址以及在班里的表现等情况一股脑儿地说出来,录成视频,上传到网上。很快,这段视频的点击率过千。
“哈哈,我真是个新闻天才!”正当肖甜为自己的得意之作沾沾自喜时,她上传的视频被屏蔽了。一天后,一张法院传票悄然而至。原来,她因为追踪报道“校园手表失窃案”被张军和王乾的家长告上了法庭。
“偷了东西还不让人说吗?”肖甜顿时傻眼了。你知道肖甜为什么惹上官司吗?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法律知识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五十八条还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本故事中,张军、王乾均十五岁,为未成年人。他俩的偷窃行为应按照盗窃罪的相关法律条文依法论处。但肖甜把他俩的详细资料录成视频上传到网上,属于披露了“未成年人”的隐私,同样触犯了法律。因此,肖甜上传的视频很快被屏蔽,她因此也成了被告。但考虑到肖甜同样也是未成年人,所以法院只悄悄寄来传票,她的案件也不会公开审理。
为青少年写一本法律故事书,源于一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那是一个天气闷热的中午,我正在家中撰稿。突然,胡同里响起一阵撕心裂肺的嚎哭。我无心写作,下楼询问,才知一少年因故意杀人被抓,其母悲痛欲绝……犯事的少年我认识,他不是十恶不赦之人,却因一时冲动断送了大好年华,这怎不让人痛心和惋惜?
少年,你有着花一般的年龄;少年,你有着梦一般的美好憧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然而,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作为科普作者,作为教师,更作为一个母亲,陡然间,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静——给青少年普法已迫在眉睫。
青少年要怎样预防犯罪?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如何维权?要怎样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一味苦读法律条款未免枯燥,也不适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那么,如何把枯燥的法律变得“有声有色”呢?
女儿上高一,她建议我像普及科学那样普法。是啊,阅读不会拒绝故事,普法不会拒绝故事,青少年更不会拒绝故事。为此,女儿成为我每一个故事的第一“审稿人”,她一口气读完的故事,我留下;她觉得索然无味的故事,我重写。期间,我还得到公、检、法多个部门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一年后,全部书稿完稿。
本书分警示、维权、自护三大板块,共25个故事。根据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选取与青少年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点,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展开案例,向青少年深入浅出地剖析案例。本书在每篇故事的后面分别作了法律知识链接,既可作为青少年的法律帮手,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普法教育的工具书。
我真诚希望本书能得到少年朋友们的喜爱,让他们在快乐阅读的同时,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也希望本书能得到同行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本书的名字乍一听,可能让不少家长有些犹豫,毕竟“法律”这个词总带着点严肃和距离感。但读完之后,我才发现,这简直是为我们这些第一次为人父母,又有点担心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的小麻烦而量身定做的宝藏!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串联起来,读起来就像听评书一样,特别有画面感。比如,关于校园欺凌那部分,作者并没有直接说“欺凌是违法的”,而是通过几个不同情境下的孩子的故事,让你切身感受到被欺凌的痛苦,以及旁观者袖手旁观的无奈,最后再引出合法的求助途径和保护自己的方法。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比生硬的知识灌输要有效得多。而且,里面讲到的很多场景,比如孩子和朋友之间的小摩擦,网上交友的风险,甚至是未成年人打工的注意事项,都非常贴合我们当下孩子的生活。我常常一边读一边想,这事儿我小时候怎么就不知道呢?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从容地去应对孩子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评分说实话,最初拿到这本《第一本法律故事书:绘声绘色讲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法律常识(第三版)》时,我内心还是有点小忐忑的。我总觉得法律是成年人该懂的事情,让小孩子接触会不会太早,或者太枯燥?但孩子拿到书后,完全不肯撒手,缠着我要我给他读。结果,我才惊讶地发现,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法律读物的认知。它里面的故事,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案例分析,而是更像一个个贴近生活的童话,但童话里又藏着大智慧。比如,关于网络安全的那几个故事,讲得就特别形象,就像是在玩一个冒险游戏,孩子们知道什么时候要警惕,什么时候可以大胆去探索。书中的插画也非常精美,色彩鲜艳,人物形象也很可爱,这大大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最重要的是,孩子读完后,自己就能说出一些之前他完全不了解的法律概念,而且是用他自己的话来表达,这说明这本书真的有效地将法律知识融入了他的认知。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让法律变得不再遥远,而是孩子们可以理解、可以运用,甚至是可以从中获得力量的工具。
评分作为一位对法律知识抱有好奇心,但又苦于没有系统学习渠道的普通读者,我非常欣喜地发现了这本《第一本法律故事书:绘声绘色讲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法律常识(第三版)》。这本书的标题虽然聚焦于青少年,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于任何年龄段想要了解基础法律常识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作者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这些案例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基于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境。例如,在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部分,书中通过一个孩子创作的卡通形象的故事,生动地阐述了何为原创,以及如何防止自己的创意被他人侵犯。这种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不仅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法律概念,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从而深刻体会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此外,书中对于一些青少年特有的法律问题,如网络欺凌、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等,也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解读,其逻辑严谨,条理清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认知框架。
评分读完《第一本法律故事书:绘声绘色讲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法律常识(第三版)》后,我的脑海中涌现出许多关于青少年法律教育的深刻思考。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地方在于它对“绘声绘色”的极致追求。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将法律的原则和规范巧妙地融入其中,让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吸收了法律知识。比如,书中关于“同伴压力”的章节,并没有直接罗列禁止事项,而是通过一个孩子在朋友的怂恿下,做了一些不符合规则的事情,最终导致不良后果的情景,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拒绝不合理要求的必要性,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远比强制性的灌输来得更为有效和持久。而且,书中涉及的法律知识点非常全面,涵盖了从校园生活到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为青少年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法律认知体系。
评分坦白说,我在翻阅《第一本法律故事书:绘声绘色讲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法律常识(第三版)》之前,对这类书籍的期待值并不高。我总觉得法律普及读物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流于表面。然而,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叙事角度的选择。作者并没有以一个高高在上的法官或律师的姿态来解读法律,而是选择了孩子们自己或者他们身边人的视角,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来讲述。比如,在关于“物权”的章节,书中讲述了一个孩子因为不小心弄坏了朋友的玩具,而引发的一系列关于赔偿和责任的讨论。这种贴近孩子日常的小事,让法律概念变得不再抽象,而是实实在在地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书中对许多问题的探讨都非常细致,比如在处理网络纠纷时,不仅仅提出了解决办法,还分析了其中的深层原因,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问题。这本书真的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辈,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引导读者走近法律。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还没来得及看呢,书的质量还可以
评分还没来得及看呢,书的质量还可以
评分质量没的说,送货服务快,京东自营低价正品
评分质量没的说,送货服务快,京东自营低价正品
评分好好好,为公司买的,就放在架子上
评分质量没的说,送货服务快,京东自营低价正品
评分蛮实用的
评分希望对他们有一些有益的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