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2008年发生了自美国开始继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次贷危机。在随后的几年里,欧美各国一直处于经济衰退状态,各国经济举步维艰。面对这一危机,各国都采用了“紧缩”这一政策,即大幅削减政府预算,促进经济增长。然而,通过压缩财政支出、公共投资就能真正挽救这一危机吗?产生危机的根源又在哪里?想要深入思考这场席卷欧美且至今仍让其深陷泥沼的金融危机,本书将会提供一个不一样的全新视角。
内容简介
该书关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西方主要国家施行的经济政策,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对相关理论的严谨论证,以及对“紧缩”这一理念的形成原因、演变发展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讨论,作者认为当下主流西方国家实行的“紧缩政策”以及坚信“紧缩政策能带来经济增长”的信念都是“极其有害的无稽之谈”。作者认为这是让无辜的公共大众为银行出现的问题进行买单的错误行为,会给整个西方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本书的观点深刻、论据充分、事例翔实,层层揭开“紧缩”的神秘面纱,瓦解了西方政府和媒体长期以来鼓吹的“紧缩政策”,也为当下的中国读者深入了解这场债务危机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思考。
作者简介
马克·布莱思,布朗大学政治科学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也是布朗大学发展研究与国际关系本科课程主管。他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学位,1997至2009年期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
目录
序:紧缩,一部个人历史
1 紧缩、债务危机与道德准则的入门
第一部分 为什么大家都需要紧缩?
2 美国:大而不倒?
银行家、紧急求助以及谴责政府
3 欧洲——大而难救?
永久紧缩的政治观点
第二部分 紧缩的双生思想史
第4、5及6章的前言:紧缩的思想史以及实践史
4 一个危险理念的思想史,1692—1942
5 一个危险理念的思想史,1942—2012
6 紧缩的实践史,1914—2012
第三部分 结论
7 银行业的终结、新的故事和未来的税收时代
手稿后记
精彩书摘
2011年8月5日,星期五。这一天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财政事件:标准普尔(S&P;’s)公司宣布下调美国的信用评级,美国首次丧失它历史上一直维系的3A信用评级。考虑到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特殊身份,这无疑是个严肃的事件。首先,基本上全球其他所有国家均将美元作为应急价值储备;其次,近乎所有的可贸易商品均以美元标价;最后,美元还承担世界货币体系的货币锚功能。2011年8月8日,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后的星期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635点,单日跌幅历史排位第六。祸不单行,欧洲大陆的债券市场风暴愈演愈烈,这场从2009年希腊开始的债务风暴已经了淹没了意大利与西班牙、削弱了欧洲的单一货币,也降低了人们对整个欧洲银行体系偿付能力的信心。与此同时,伦敦——世界最大金融中心之一,也爆发了席卷至整个英国的骚乱。 伦敦的骚乱很快地结束了,然而“占领华尔街”运动却接踵而至。这一运动始于曼哈顿的祖科蒂公园(Zuccotti Park),并且迅速地席卷全美甚至全球。总的来说,这一运动的动因复杂多样,但是其中有一个突出且明确的主题——关注过去二十年所产生的收入与财富不均等(曾经宽松的信贷市场环境掩盖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尽管随着冬天的到来和警察的行动,民众们结束了“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宿营。但是,酿成这场运动的根本问题却从未离去。时至今日,欧洲不断地召开首脑会议讨论它的金融与债务危机。在这些首脑会议上,德国所坚持的财政审慎理念与西班牙及希腊的实际情况相互冲突。在西班牙,失业率高达25%;而在希腊,尽管它获得了史无前例的高额借款,但政府的削减政策仍使整个国家濒临破产、贫困潦倒。重新回到美国,同样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表现:私人部门增长持续僵化、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中产阶级日益空心化而政府则四处掣肘,举步维艰。独立地审视各国的危机与问题,似乎千头万绪而混沌不堪。然而仔细观察之下不难发现,各国的危机与问题之间其实相互关联。它们的相同之处是各国处理问题的政策处方——紧缩,这个政策处方认为削减政府预算将促进经济增长。 紧缩是一种自发自愿的通货紧缩,通过压低工资、物价以及公共支出,恢复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般来说,最佳的紧缩手段通常是削减政府的预算、负债以及赤字。紧缩的鼓吹者认为,紧缩使得政府既不会通过发行债券吸干所有的可用资金、“挤出”市场投资,也不会提高国家目前已经“高筑”的债务,因此它将鼓舞“商业信心”。 紧缩政策的鼓吹者——芝加哥大学的约翰·科克伦(John Cochrane)声称:“政府每增加的一美元公共支出都将减少一美元的私人支出,这种私人支出的降低将减少工作岗位,抵消刺激性支出所创造的工作岗位。也就是说,资金要么被政府用于建设公路,要么被私人用于设立工厂,这是一个单选题,财政激励政策也不可能让我们两者兼得。” 上述这些对紧缩的解读只有一个问题:它是一个无可救药、彻头彻尾的错误。事实上,紧缩的后果恰恰就是各国避之唯恐不及的噩梦。 ……
前言/序言
序:紧缩,一部个人历史 这本书有着不寻常的开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戴维麦克布莱德(David Mcbride)在2010年7月发了一封邮件,问我是否想要写一本书,讨论当下经济政策转向紧缩政策的趋势。我当时已经构思很久想要撰写一本《自由主义世界的终结》,但是迟迟没有动笔,而戴维的提议看起来是个现成的替代计划。无论如何,必须有人写一本这样的书,而我恰恰是个“风险共担者”(借用银行家们的术语),再加上下文详述的多个理由,我同意撰写这本书。随后,布朗大学沃森国际研究所(我本人也是这里的研究员之一)的副董事,杰弗里·柯克曼(Geoffrey Kirkman)询问我是否愿意就此问题录制一个短片。我也答应了,因为我希望为这本许诺撰写的新书多做一些事情。 2010年6月,G20多伦多会议在其尾声之际,发布了一份最终公报,很快我就得到了上面两个机会。G20大会标志着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复兴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再次谢幕,而经济上更加正统、更加紧缩的理念开始登上舞台。G20公报呼吁结束通胀性的公共支出,并且主张“增长友好式的财政巩固”,这其实都不过是“紧缩”的华丽代名词。刚听到这些华丽的代名词,我立刻觉得:“这几乎和背着整整一包神奇盐巴的独角兽一样不可思议”。因此,借着录制短片的机会,我毫不犹豫地指出“通往增长的紧缩之路”是毫无意义的无稽之谈。这个短片的网址是:http://www.youtube.com/watch?v=FmsjGys-VqA。 对学者而言,教学与科研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另一部分更加重要,就是承担“审视政策”的职责。也就是审视利益党派解决民众问题的各种政策,特别是审视这些政策背后暗含的理念和计划能否通过最基本的检验。这两个理念——“紧缩是金融危机之后的正确反应”与“紧缩将带来经济增长”,完全没有通过这些基本检验。不仅如此,坚称人人都必须紧缩的各种论调也完全无法通过这些基本检验。在本书中,我将列举出完整、详细的理由,而在短片中则包含这些理由的简要版本。然而,短片中的简要版本可能过于简短,因为在录制短片的时候,制片人乔·波斯纳(Joe Posner)要求我在5分半钟之内完成这一主题。因此,在短片录制完之后,我立刻在本书上补充短片中没有时间加以详述的内容。 在本书中,我有充分的空间、详细地、用一种学术理性去论证,并用充分地理由说明这两个观点——“人人都必须紧缩(我们已经过度支出了)”以及“详细论证紧缩政策带来经济增长的各种逻辑”,基本上是一种极其有害的无稽之谈。然而,这两个理念现在依旧是政府的经济理念,也许到本书出版之际会有所变化,但是无论如何,这些理念会带来无比巨大的损失。
紧缩:一个危险观念的演变史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