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几乎是所有父母尤其是中国父母的心愿乃至心病。如何培养教育子女,才能让他(她)们像父母期望的那样去成长呢?
答案是:不要去期望。
在《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父母要学会慢养和等待》一书中,韩国教育咨询师申圭镇通过15年4000多个事例得出:让孩子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去成长的19个方法。笔者告诉读者:只有慢养和等待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真的为孩子好,就把试图通过和他人比较来判断成功和失败的想法扔掉吧。学习也是这样,最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孩子自身意识到学习必要性时才能获得。为了让孩子能主动将学习视作目标,请父母们不要焦急,放缓脚步,慢慢地等待吧。如果不这样,孩子学习的动机可能会被父母无意间毁掉。作者通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告诉家长们:只有不去期待、不去催促,孩子才能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去成长。
《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父母要学会慢养和等待》作者通过从事咨询教师工作15年来的4000多件咨询事件以及自身的故事总结出:“教育子女需要一颗淡泊的心。不对孩子有任何期盼,尊重孩子,总是正面支持和鼓励孩子的父母才是更好的父母。”
《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父母要学会慢养和等待》从改变父母自身写起,讲述了顺应孩子的变化,细心照料孩子,与孩子沟通,信任、肯定、支持、鼓励孩子,为孩子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自由成长等19个问题,并介绍了让孩子按父母的期望成长的方法。作者还列举了对孩子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以及反面教材,向父母们说明,如果希望孩子好好长大,就不要对孩子过分期待,应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
申圭镇,韩国弘益大学附属景城高中咨询教师、科学教师,从教25年,有15年与学生、学生家长交流面谈的经历。他以15年间发生的4000多件咨询事件为资料,写了《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父母要学会慢养和等待》这本书。2008年,他编写的《帮助孩子成长的学校咨询》一书被咨询教师奉为经典之作;2009年,他写的《自动退学的孩子们》让人们了解到学业中断的儿童的现实状况。他还在韩国期刊《女性时代》上开设专栏,为想要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提供专业指导。此外,身为科学教师的他还开发了很多有趣的科学书籍。
一 孩子变了,父母该怎么办 001
摆脱“融合”的家庭状态 007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009
二 从现在开始,改变你的想法 011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回家 018
打开内心,改变自己的想法 021
三 不训诫、不发火,孩子才能成长发展 023
训诫和发火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024
放手,才能让孩子展翅高飞 026
四 父母的唠叨是孩子压力的第一来源 030
教育孩子莫唠叨,用行动做表率 036
五 认同孩子真实的自我 039
幸福源于认同真实的自我 045
六 孩子需要细心地照料 048
父母简单粗暴的态度是孩子无理取闹的帮凶 052
七 孩子的自信来自父母的肯定 055
没有坏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 058
正面鼓励让孩子充满自信 060
八 普通孩子也是优秀的 063
为了所爱的人而学习 069
九 如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学习 073
家长的强迫并不能让孩子专注学习 081
自由的孩子自有节制 083
十 兴趣是最强的学习动机 085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有效的学习动机 087
自由和专注成就天才 090
给孩子自由,他才会快乐地学习 094
十一 上大学并非孩子成才的唯一选择 097
父母应支持、鼓励孩子的选择 103
十二 孩子的不安来自父母 106
父母不担心,孩子才安心 112
心理疾病严重时必须接受治疗 114
十三 信任是对孩子最好的称赞 116
感情表达式称赞与人物评价式称赞 121
信任比称赞更重要 123
十四 尊重孩子,从改变说话方式开始 126
“你信息”与“我信息”的说话方式 132
........
从现在开始,改变你的想法
真正的道歉和礼貌上的道歉不同,真正的道歉意味着父母不再站在命令者的位置,而是平等地将子女人生的指挥棒归还给它的主人。
“我不想去上学。老师说我迟到、上课打盹、态度恶劣、坐姿不好……老师总是这样折磨人。‘你这是干什么呢?长大了想做什么?令人心寒的家伙……’老师轻蔑的眼神和不屑的话语,让我心情变得很差。这是热爱学生的人对学生说的话吗?而且还像看虫子一样注视我?每到这时候,我更讨厌在背后嘻嘻笑的同学们。被训斥时伤心的感觉,他们也都体会过,还在背后笑我,真是太卑鄙了。我也知道反省啊,如果我听话,大人们应该也会少操点儿心吧,但我真的很厌恶那种装作很关心别人的行为。他们应该都很清楚什么是虚情假意,至少应该谦虚点儿不是吗?当有人皱着眉头对我说‘真是担心你的人生’的时候,我反而觉得他们很可悲。说这种话的人,没有哪个是优秀的。这种人自己都不受人喜欢和尊敬……”
玄静的妈妈一边擦眼泪,一边将女儿的日记递给我看。
“孩子日记里竟然这样说!几天前她搬到朋友家里睡,一直不肯回家。听说她还在咖啡店打工,总是无故旷课,书包里还有烟。”
“虽然她日记里边的话比较粗鲁,但文章写得不错啊,把自己的委屈和悲惨都描写得很好。”
听到我的话,玄静的妈妈叹了口气。
“玄静小时候读过很多书,可是每次写日记的时候,她总是写今天做了什么很开心,做了什么很不开心。老是这样写,为此我训斥过她很多次。”
“啊!训斥她吗……”
“日记里不是应该写今天做了什么错事需要反省,以后不再犯之类的吗?”
玄静妈妈认为日记里应该有反省的内容。
“玄静妈妈,您是不是经常感觉到憋闷呢?”
“是啊。严重的时候我会吃药。”
“您吃药吗?”
“会吃些安眠药。我以为这样做能让玄静稍微争气点儿。”
如玄静妈妈所言,她像演戏一样用吃安眠药的方式威胁女儿:“你再这样下去,妈妈就去死。”
“您用过别的方法吗?”
“因为玄静在朋友家过夜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一气之下还剪过她的头发。”
“您亲自动手吗?”
“是。”
“您做了很多母亲不应该对女儿做的事情啊!”
“是啊……”
“最近您有感到幸福的时候吗?”
“没有。”
“玄静爸爸是怎样的人呢?”
“是个大男子主义者。玄静几天没去学校这件事,孩子他爸到现在还不知道。玄静说,如果我把这件事告诉她爸爸,她就立刻去死,所以我没敢说。”
“孩子以死威胁妈妈也是跟妈妈学的啊!”
“是啊……”
玄静妈妈泪如雨下。
对话暂时中止了一会儿,因为玄静妈妈需要冷静。
“玄静每天在朋友家睡,朋友的父母没有说些什么吗?”
“我对她朋友的父母说这样是不行的,不过他们说,自己的女儿在初中的时候叛逆行为比这还严重,转了好几次学也没管用,不用刻意去管,以后就会好了。”
“那也应该把玄静带回来才行。”
“我和孩子她爸一起去过,但玄静说讨厌回来。最终我们拗不过她,只好放弃了。”
这次战胜父母的经历,应该让玄静备受鼓舞吧,这可能成为玄静更加叛逆的动力。不过,这样的孩子比那些丧失了反抗欲望的孩子要好得多。
我为玄静妈妈制订了目标。
“从现在开始您应该改变您的想法。”
玄静爸爸是一个运动服装公司的职员,妈妈是服装学院的讲师,这个家庭的生活条件并不差。玄静有一个上大学的哥哥,不过哥哥对玄静也是束手无策。20多岁的他,估计也有不少自己的烦恼。
……
读到“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这个书名,我内心深处被深深触动了。在当今社会,教育似乎变成了一场激烈的竞赛,家长们无不焦虑地为孩子规划着“最优化”的成长路径,生怕孩子输在任何一个起跑线上。然而,这种过度追求“快”和“早”的模式,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这本书名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它倡导的是一种“慢养”和“等待”的教育哲学。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定义“自然成长”的,又将如何指导父母去实践这种“慢养”和“等待”的艺术。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帮助我摆脱“焦虑症”,学会真正地放手,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试错、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同时,我也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关于如何理解孩子独特节奏的智慧,如何用耐心和爱去守护他们的童年,让他们真正成为那个不被功利裹挟、闪耀着自身光芒的“小天使”。这不仅仅是关于育儿,更是关于如何回归生命的本真,如何与孩子建立一种更深层、更具力量的联结。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慢养和等待”几个字,在我心里敲响了警钟。我一直觉得,教育孩子就像种一棵树,我们不能每天都去拔苗助长,也不能期望它一夜之间就参天大树。然而,现实中,我常常在焦虑和急躁中,像个严厉的园丁,不断地修剪、施肥、催促,却忘了给它足够的阳光和雨露,以及最重要的——时间。这本书的书名,仿佛一股清流,提醒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它让我思考,所谓的“天赋”和“潜力”,是不是就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超前学习”和“过度干预”中被扼杀了?那些因为压力而失去兴趣的孩子,那些因为疲惫而眼神黯淡的孩子,他们是不是本来可以更快乐、更自由地去探索世界?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关于“等待”的勇气,让我相信孩子的内在生命力,相信他们有自己成长的智慧。同时,我也需要一些关于“慢养”的具体指导,告诉我如何在不放弃教育责任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压力,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去犯错、去尝试、去发现。这是一次自我教育的契机,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力量。
评分我看到《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父母要学会慢养和等待》这本书名时,脑海里immediately浮现出一种画面:孩子们在阳光下自由奔跑,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而不是眉头紧锁地做着练习题。这种画面与当下普遍存在的“内卷”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理想育儿方式的渴望。我常常感到,我们这个时代对孩子的期望似乎已经超出了他们身心发展的承受能力,我们在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快速成长的生命,而忽略了他们本应拥有的探索欲和自由度。这本书名传递出的“慢养”和“等待”的理念,对我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暗示着,教育不是一场速成的比赛,而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智慧的漫长过程。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作为父母,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为孩子创造一个能够允许他们“慢”下来的空间,如何理解并支持他们独特的成长节奏,而不是急于求成,试图把他们塑造成社会期望的样子。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是一种关于人生态度和生命哲学的启迪。
评分这本《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父母要学会慢养和等待》的书名就充满了治愈感,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现代社会节奏太快了,很多父母都陷在“别人家的孩子”焦虑里,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各种早教、兴趣班、填鸭式教育层出不穷。我看着身边的孩子,也常常感到一种无力,总觉得他们在失去很多属于童年应有的纯粹和自由。这本书名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种回归本源的教育理念。它暗示着,或许我们对“成功”的定义本身就需要调整,或许孩子自然的成长轨迹才是最珍贵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探讨如何在这种“慢养”和“等待”的过程中,父母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如何真正理解孩子的节奏,而不是一味地催促和比较。我希望它能提供具体的实践方法,帮助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与孩子连接的宁静,让他们在不受过多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步伐绽放。这种理念本身就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个体差异的包容,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懂得“等待”和“慢养”的父母,让我的孩子真正成为那个闪闪发光的天使。
评分“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这句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了。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天才儿童”的报道,仿佛不早早开发某种技能,孩子就会落后。我看着身边那些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孩子,也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我太“佛系”了?但内心深处,我总觉得,童年最宝贵的,是那种无忧无虑的探索,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而不是在各种排行榜上的名次。这本书名传递了一种朴素的哲学: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相信孩子本身就拥有成长的力量。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阐述“慢养”的具体操作,它是否会提供一些打破“鸡娃”思维的切实建议?在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如何才能在不被外界裹挟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童年?我期待书中能够引导我从一个“焦虑的管理者”转变为一个“耐心的陪伴者”,学会观察、倾听,并相信孩子自有他们的“天使”光芒,只是需要时间去发掘和显现。这本书的意义,或许在于帮助我们找回教育的初心,让爱与成长以更温柔的方式发生。
评分值得一看的好书,推荐各位妈妈看
评分质量很好
评分慢养和等待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得到的,这本书给了我坚定的信念。
评分体会~~~
评分书很不错,学到很多东西
评分挺好的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长大和变老很快的,要慢养和等待~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