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真正走心的亲子教育图书,告诉你如何做一个幸福的妈妈。告别焦虑、忙乱和指责,学会信任孩子,相信成长的力量,享受陪伴与成长。
2.文字优美动人,感动数十万父母。动人的不仅是优美的文字,更动人的是作者与孩子成长中经历的温暖、感动、失去与重建。关系,让他们重新认识彼此,共同成长。
3.作者从事亲子教育工作多年,并有深厚的心理学教育背景,将心理学切实用到陪伴中,享受身为母亲的幸福。
内容简介
爱他,相信他,如其所是。孩子教给我们的,远比我们教会他的要多。在这本书里,你看不到这样式的教导,也没有批判式的指责,有的是源自亲子间相处的吉光片羽。所有让你烦躁、焦虑和愤怒的时刻,都有你不曾看到的孩子的心:失落、担心、沮丧和无助……在他的世界,只有你。
作者王理书不仅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多年的亲子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培养出两个健康、快乐的孩子的母亲。她带领我们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她用自由的理念陪伴孩子,用信任的力量接纳孩子。她相信,真正心灵自由的孩子,将来不论面对什么,都有能力守护自己,向自己的渴望航行。
作者简介
王理书,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育科技与心理咨商双硕士。曾任物理老师、咨商老师以及亲职教育专家。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著有《养出有力量的孩子》《做孩子心中的小太阳》《做情绪的小主人》等。
目录
前言 圆满的不完美
门槛与礼物1:留级与没有分别的对待
门槛与礼物2:父亲的骤逝与真实自我萌芽
门槛与礼物3:婚变与真实的我
门槛与礼物4: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与更大的自己
教养的核心信任
立足于圆满的亲子教育
第01章 用转念守护孩子的情绪
哭泣的孩子为何伤心
当孩子认为你偏心时
安抚孩子闹情绪背后的想法
从“不公平”到“我更有能力”
内心和谐地承接孩子的情绪
第02章 用信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独当一面时的力量
你做家务,是因为你很重要
做家务是表达爱的方式
做家务不需要预设的奖赏
训练孩子做家务的好时机
第03章 用玩心释放孩子的快乐
一起淋成落汤鸡
运动的孩子才快乐
玩,也是大人的健康良药
让快乐成就美丽人生
第04章 用酬赏激发孩子的生命力
不用奖赏,用酬赏
充满生命力的家庭酬赏
孩子的拔牙仪式
安抚的触摸酬赏
第05章 用自由支持孩子的学习
帮孩子化解考试焦虑
用讲故事来教减法
你有没有推自己一把
培养自由学习的好心态
考试是“盟友”,不是“敌人”
努力,才是评估成绩的标准
第06章 用成长陪伴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需求是父母的镜子
父母决定了孩子们的关系
指责,是大人承受不起冲击
在灵性层面,孩子同父母一样成熟
父母的相互敬重,是孩子的力量
第07章 用尊重保护孩子的灵性
带着敬意与孩子沟通
说“谢谢”,与世界建立美好关系
请大地妈妈帮忙
与神性连接的幸福
风陪我接力赛跑
孩子的能量河流
欣赏孩子的哀伤
第08章 用理解守望孩子的内心
住在明日之屋的孩子
孩子的难搞是父母的礼物
感受,比言语更有效
闭上眼睛看孩子
讲故事是父母的智慧
无法说“不”时,可以有梦想
只玩游戏,不用讲道理
绕过头脑找答案
第09章 用爱走出亲子纠结
真诚表达自己的需求
顾全自己,不做孩奴
内心安在,才能感染孩子
接纳孩子的真实一面
陪伴孩子走向独立
引导孩子与内心连接
放下担心,做正能量妈妈
营造充满爱的关系
第10章 最重要的是爱、信任和自由
孩子具有生命力的5项特质
信任世界很重要
真正的爱是接纳
自由,是成长的动力
在赞美与挫折中找回自己
爱孩子,让他成为他自己
第11章 “慈爱国王”是最好的父母
孩子的麻烦,不是冲着父母来的
父母内在的“冲突三角情结”
做慈爱国王,做最好的父母
慈爱国王的修行
慈爱国王的姿态
创造慈爱亲子国度
慈爱国王的惯用语
第12章 守护心灵的12个甜蜜游戏
游戏1 无论……我都一样爱自己
游戏2 点亮爱的光
游戏3 爱的语言游戏
游戏4 与孩子在精神层次的连接
游戏5 让孩子连接自己的天堂
游戏6 让孩子画出自己的光
游戏7 在自由中想象身体
游戏8 把颜色带入孩子的房间
游戏9 为孩子写“来自天堂的信”
游戏10 猜拳、捏捏脸,召唤甜甜的爱
游戏11 打招呼仪式
游戏12 感恩和祝福
精彩书摘
运动的孩子才快乐
树上小学六年级时,有一天放学回来说:“妈妈,你知道我今天忘记带足球上学有多惨吗?”
“喔?”我好奇。“整个课间只能玩僵尸游戏,都玩腻了。下课把作业都写完之后,就不知道要做什么了。”树答道。
我继续问:“今天没带足球,你们玩游戏,那些平日没和你一起踢足球的同学,下课都在做什么?”“玩手机啊。”他说。我轻皱了一下眉头。他继续说:“那些平日不踢球的女生,也都在玩手机。今天我问有没有人要和我一起玩游戏,然后每节课下课后她们都来跟我玩,我都玩腻了,她们还在继续玩。”我说:“为什么平时她们不会自己玩,而是玩手机?”他说:“我问过她们,她们也不知道。”
从这些对话里,我看到了小学六年级孩子们的课间概况:孩子们下课后就玩智能手机,除非有人组织一个游戏,或有一群固定玩耍的朋友。手机成了孩子唯一的乐趣来源,这让我呼吸沉重而谨慎。7~14岁,正是孩子发展人际连接与情感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的群体生活,和同学一起玩耍、合作,一起面对踢破玻璃窗要去道歉的窘境……都是最好的陶冶。如果在这个时候掉入智能手机的小世界里,就会失去发展身体与人际关系的很多机会。
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每天带着足球上学,下课一吆喝,就有七八个同学一起冲出去踢球。某天下午,孩子们回家后,兄妹俩见到我后很兴奋地说:“妈妈,你想要先听坏消息,还是好消息?”旦旦说:“坏消息是树的,好消息是我的。”树说:“今天我踢足球,把学校的玻璃踢破了。”我心里觉得真好,孩子一定有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便问:“然后呢?你后来怎么负责的?什么心情?”他说:“我也没有硬着头皮啦!不过,我在总务处前面走了好几趟,才进去报告。然后就被主任说了说,我说要赔偿,主任说赔偿的事等以后再说。”我问:“心情怎样?”他说:“终于轮到我了。”我想起许多:“喔?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你看见学校的玻璃窗被踢破了几次?”“5次。”他像是数过一样立即回答。“5次?有几次是跟你们这群踢足球的人有关?”我好奇地问。“5次。”他回答。然后,我们全家都笑了起来。我算了算:“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天每节课下课后都踢球,即使换了不同班级、伙伴,你还是每天带领同学去踢球……一学期如果有250天,加上现在……嗯,平均280天踢破一次玻璃窗……还好啦!你有个好学校,主任不会指责你们,只是讲讲道理而已,真好。”
父母需要警醒的是,孩子与生命之间的直接互动、连接与接触越多,他的心智、情感、身体,还有灵魂就越丰满。对0~14岁的孩子来说,最生动、最充满能量的,莫过于与肢体相关的各种游戏、运动,以及生活技能的锻炼了。而想要提供给孩子充足的机会,与这世界有所连接,有两个原则:
一是不要太早给孩子手机。如果为了联络需要,请不要给智能手机。
很多小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甚至拥有两部以上,父母换新手机,就把旧手机给了小孩。这份礼物虽然会带来短暂的开心,却埋下了很深的隐忧:一方面,孩子会被太好玩的智能手机吸引,少了跑跑跳跳、与人连接的机会;另一方面,因为电脑或手机都是对环境高污染的产品,能久用就久用,是我们对保护环境能尽的心力。
二是支持孩子热爱运动。
通过运动可以发展肢体、整合身心、协调手眼;通过参与群体运动,可以体验人际互动,学会协调游戏规则,处理合作议题,这是小学时最重要的发展。运动,尤其是有计划、能训练进步的运动,是一种能抗衡网络游戏的真快乐。
树到现在都还会经常说起这个故事:他上幼儿园小班时感染了水痘,我为了让他分心,以防抓破水痘,就给他买了一整套足球动画《哨声响起》,每集动画结束时,都有足球小教室。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踢球了。一开始是爸爸陪着玩,他也照着卡通的教导练球。等上了小学一年级,他就找同学一起出去踢球,热热闹闹的。后来,他参加了夏令营的足球活动,就跟着教练和球队练习;上初中后,进了社团与校队,继续练球。
树能在运动上这么有热情,要归功于爸爸的同步陪伴。爸爸把自己的心力也投注到锻炼身体上。他有热情,愿意陪孩子讨论球技,还到树的学校担任小小足球教练……这些都促成了树的热情贯注。
让我佩服的是,树吆喝同学下课一起去踢球这一点,竟可以如此持久而稳固。每天树都会背着球上学,下课后一群人就冲了出去,他会负责计时,好在上课铃响前回到教室。出太阳或下小雨,都不算什么阻挡。树的名言是:“上学那么好玩,为什么要放暑假?”原来他的“好玩”跟足球有很大的关系。0~7岁,是发展肢体的关键期,7~14岁则是发展情感人际的关键期,14~21岁才是发展认知的关键期。即将12岁的树,无论是肢体还是人际情感的发展,都跟足球有关!偶尔,我会在接他回家时早点去,到球场看他们踢足球,每个孩子都好快乐!我认得里面的几个孩子,他们也许在人际关系或学习上有过挫折,但在球场上都变得好快乐。于是,我心里想着:“只要有这样的快乐时光,生活就有了往前进的动力。”
耳濡目染的旦旦,虽然没有踢足球,但会在每节课下课后和同学一起玩鬼抓人,一玩玩了3年,练就了一身跑步与躲藏的功夫。
在家里,除了不看电视,我们也尽量不在家里玩手机,这让孩子们与电子产品的关系很健康。对树而言,他最大的快乐就来自于和同学一起踢足球。这让他精神饱满,也不需要太多的电子游戏,因为快乐的源头并不在电子游戏中。我们从来没期望儿子的足球能踢得多好,或是以后利用足球特长为升学提供便利,也不在乎足球是否能为他未来的人生加分,重要的是他拥有了一项自己热爱的好运动,让他热情洋溢,让他可以从身体与人际互动中感受到最大的快乐。运动,在电子产品泛滥的时代,也许可以把孩子稳稳地留在正常发展的路上。
玩,也是大人的健康良药
身为家中长女的我,自小就是爸妈的小帮手。我很早就开始经济独立,支持弟妹的学费,处理妈妈的担忧,在爸爸过世后更成为家中中坚力量。但是在让人佩服的背后,我却忽视了自己应有的需要,有成为工作狂的倾向,可以不睡或忘记上厕所。
2011年,48岁的我忽然不再被“好大姐”的角色主导,而是由内在的“自然孩童”来感知这世界:呼吸变得好清晰,能像个孩子一样睡眠、吃东西、玩耍……这种状态用“好大姐”的标准来看,好像变得“没效率”或“闲散”了,然而,从能量层次来看,却是在饱满地活着,把更多鲜活的能量与颜色带到了工作中。尤其在主持儿童工作坊时,有了自然孩童人格的加持,真是如虎添翼。
在被“好大姐”人格主导的时代,工作之余,我用躺下或吃东西来休息;而在“自然孩童”主导的时代,我会用玩一玩来休息:在地上滚一滚、在房子外跑一跑、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看这世界、胡乱歌唱……这些动作很快就能让自己开心起来,能量与体力自然就恢复了。那些会被“好大姐”批评为偷懒,被禁止或遗忘的小游戏,现在成了我珍贵与了不起的解放。
暑假,在连着两周与孩子共同工作之后,我变得非常非常“不能动”。不是那种累到不行的无法动弹,而是没有需求,没有任何非做什么不可的动力,没有谁能迫使我做不想做的事情,这种状态很舒服。小小地耍赖、好好地休息、舒适地看小说、望着窗外发呆、没有目的地散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些成了滋养自己的活动。
于是,我提醒自己,如果几个月之后,我的主要领导人格又变回那个有完美工作需求的“好大姐”,那么我得明白,一旦我工作得不快乐了,就是到需要“玩一玩”的时刻了。
生命是慈悲的,每个人都有一帖滋养与疗愈自己的解药。我们不要在孩子爱玩的时候批判他,只需引导他活出平衡的生活。这样一来,“玩”就会成为一种闪亮的能力,滋养并充实他们成人后的健康人生。
让快乐成就美丽人生
树初一上音乐课时,老师带领孩子们欣赏了YouTube上的好音乐。这激发了他对音乐的热情,从此他每天都在唱歌。那些在我听来饶舌又记不得的英文摇滚,从他变声的少年嗓子中唱出来好有味道,轻快的节奏伴随着他初中生活的每一天。树对音乐的热爱,让我感受到了生命强烈的热情与冲动。于是,我明白,若这一生有音乐陪伴,即使未来身处困境,他都可以微笑地连接内心深处这美丽的所在,从而坚强地度过。
在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中,主角罗伯托.贝尼尼通过捉迷藏竞赛,帮助年幼的儿子化解对集中营的恐惧,并抓住机会在广播中播放古典音乐,安慰了被囚禁在女集中营中的太太的心灵。当年我总觉得那夸张的幽默感与想象力是电影才有的,而今,孩子们的行为让我相信这是有可能发生在身边的。
让快乐成为一种力量,帮孩子们度过未来可能遇到的困境,成就他们的美丽人生。
不用奖赏,用酬赏
奖赏的意义是,我鼓舞你,并感谢你朝这方向走。于是,公司有年终奖金,学校有各种奖状、奖品,幼儿园有各种盖章、贴纸。许多时候,奖赏用起来很方便,而在某些时候,用得不适合,则折损人生的真实动机。
为了守护孩子自然的热情和主动的力量,我既不使用惩罚,也尽量不给奖赏。无论是用情绪低落或生气来惩罚,还是用责骂来影响孩子,用说教来强制灌输,只要察觉到了,我都会尽量避免。这样做是为了不让恐惧成为家庭中的主导。
奖赏是一种约定好的礼物,例如:为了让孩子用功学习,而约定好给他多少奖金。这种奖赏最危险的地方是,争取奖金成了要点,用功努力带来的充实感被奖金的光环遮蔽。
奖赏是基于心理学从条件反射的研究中而来,把人当成可以因重赏而努力的动物,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动力。
酬赏之所以不同于奖赏,在于酬赏是发生在好事之后的集体庆贺。为了庆贺树考试进步,我们全家去吃平日不会吃的烤肉吧!在这个全家一起欢庆的时刻,大家都会感谢树的努力,庆贺树的好结果。有时候,全家也会为了安慰失败或失落而去吃好东西,也许可以命名为“温暖打气,酬赏努力”派对。这样的好事情,我称之为酬赏,有别于奖励好成绩的奖赏。酬赏不是约定好的,顶多是默契或习俗;酬赏的物质受惠者是全家,而当事人则会在其中得到感谢及荣耀。
充满生命力的家庭酬赏
我们家常开派对,但不要过度想象喔!跟大家想象的奢华派对不一样。
两个孩子都喜欢“周末狂欢”。怎么狂欢?
就是到了周末,我们不规定他们的入睡时间,他们可以在床上看书、打枕头仗,可以很晚睡……这就是名为“看书趴”的周末狂欢。每逢辛勤工作的日子,每逢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打扫的日子,我们都会去外头吃饭,然后说:“今天庆祝……所以,多点一道菜喔!”或是,买一大包好吃的栗子回家,然后说:“要谢谢你们两个人,昨天很认真……所以,今天是栗子狂欢派对。”
光这些小动作,就足以让大家非常开心了。在庆贺的过程中,我们全程作陪,没有手机,没有工作,不接电话,就是全神贯注地陪孩子。吃栗子,开心吃饭,一起在床上看书、打枕头仗……真诚地同在、一起大声笑、只有鼓励与赞赏、没有严肃话题,构成了庆典的要素。这些明亮时刻的基础是平日的简单与稳定的质朴生活:在家吃饭、定时上床、没有零食、没有饮料,却因为爱而丰盛欢喜的平凡生活。
在孩子们分别上四年级与幼儿园大班那年,我们去美国旅行了一趟,因为时差,他们回到台湾后,每天都在黄昏时入睡,清晨4点就醒来。一周后,孩子们还维持着这样的生理时钟,而我们则早疲于清晨被吵醒。于是我说:“今天,你们两个可以熬到9点半才入睡吗?明天,至少睡到7点半起床。”天真的旦旦问:“有什么奖品?”我豪爽地说:“300元栗子,全家享用。”(栗子是当时家里最爱的零食。)孩子们睁大眼睛,彼此对看,“哇喔!”两人一起发出赞叹,嘴巴都合不拢了,于是双方成交。果真,当晚孩子们拼了命,我们也尽力支持,用各种方法让他们一直撑到9点半才入睡。第二天,自然醒的树睁眼看到闹钟显示的7点40分,立刻大嚷:“成功!”于是,爸爸去买了栗子,全家幸福地吃了一个星期,这是长达一周的栗子庆典。
这是酬赏的一个小例子。为了大人的福分,我用栗子作为奖品要求孩子们忍住身体的自然规律。孩子们有了奖品当动机,撑过了一个多小时,每当想睡时,两人就睁大眼睛彼此提醒:“栗子!栗子!”孩子们的付出,带来的不是个人的酬赏,而是全家集体享用健康的栗子的欢庆。
平日里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健康的好食物,而什么食物吃起来虽好吃又开心,却不利于健康。喜欢喝可乐的树在平日不会喝可乐,因为他喜欢健康的自己。然而,在庆典时,他就会喝可乐庆贺。平日不吃甜点的我也只会在庆典时享受蛋糕,让自己的快乐神经醒来。这就是庆典的精神。你知道吗?当大家都团聚在一起时,真的能听到彼此的胸膛里咚咚咚地响着。群聚的浓郁欢乐,是生命最好的酬赏。
……
前言/序言
圆满的不完美
我常开玩笑说:“因为我当母亲时,年纪比较大了,所以面对孩子的不理性比别人多了些耐心。”现在想想,其实不完全是因为年纪大,耐心的本源是内在的安定,以及对生命的信任。这种“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转化为祝福”的深刻信任不是凭空掉下来的,而是在跨过生命的一道道门槛后淬炼出来的圆满心。圆满心就是带着信任,越来越娴熟地把每个生命给予我们的挑战,通过转念及疗愈自身,将其转化为机会与祝福。
门槛与礼物1:留级与没有分别的对待
高一升高二那年,我因英语、数学补考没过留级了。自小成绩好、没经历过挫败的我,第一次品尝了大挫败。挫败像一堵墙一样让我不敢继续前行,但跨过这道门槛后,它引领我进入了另一个境界。我是如何跨越的呢?支持我跨越的力量又是什么?回顾这段经历,我明白那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周围的友谊,以及“一个充满学习动力,重视合作和创作的班级”。“无论我发生了什么事,就爱我原来的样子”,是这段经历留给我的内心深处的信念。
“留级”对幼小的我而言是个大灾难,是丢脸的。留级后开学的第一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一直在别扭着自己学号的第一个数字与其他同学不一样。我到底会被怎样看待呢?真是如坐针毡。
结果,什么都没发生。随后发生的每件事情,都与学号无关。爸妈没有斥责过一句,身边的同学也把我当成普通人,我们的欢喜哀愁都与留级这个标签无关,而是真实自然的互动……没有想象中的排斥与轻视,不到一个月,我便喜欢上了新的班级,心情也放松下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英语、数学两科之前学不会的章节或关键点,也一下子通了。那么,是什么让我把这道门槛转化为礼物的?除了自己要为自己的功课负起责任,就是父母、老师以及同学们给予我的“没有分别的对待”,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从这道门槛中我得到了一份礼物:无论做错什么或出了什么意外,我的背后永远有接纳和依靠。我需要承担的只有自己的责任,以及努力的决心。我只要承担事情本来的后果即可,没有额外的人际苛责,也不会失去爱。
门槛与礼物2:父亲的骤逝与真实自我萌芽
父亲的骤逝是我最难渡过的关卡,哀痛而破碎的心花了10年的时间才真正放下,学会用圆满心接受缺憾。那年我29岁,在没有预
妈妈,你慢慢来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