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肥料配方师(高级工)》,本书以《国家职业标准配方施肥师》为编写依据,详细介绍了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相关基础与专业知识、土壤分析及效果评价、肥效田间试验、配方施肥方案制定与实施(含肥料的选择)和肥料的应用推广与评价等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一、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一)肥料配方师职业守则
(二)相关法律法规
复习思考题
二、相关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一)植物营养与施肥基础知识
(二)土壤学基础知识
(三)土壤理化分析基础知识
(四)土壤调查基础知识
(五)实验室安全知识
技能训练
复习思考题
三、土壤分析及结果评价
(一)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二)土壤大量元素养分测定方法
(三)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评价
(四)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技能训练
复习思考题
四、肥效田间试验
(一)田间试验的方法与选择
(二)肥效田间试验的方案设计
(三)肥效田间试验的布置与实施
(四)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
(五)田间试验数据分析与报告
技能训练
复习思考题
五、配方施肥方案制订与实施
(一)肥料学基础知识
(二)肥料的简易识别方法
(三)肥料的混配原则和方法
(四)肥料配方
技能训练
复习思考题
六、肥料的应用推广与评价
(一)肥料的贮存和运输
(二)农业推广基础知识
(三)肥料的质量及其检验
(四)肥料包装的识别
(五)肥料效益评价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8.土壤水分
土壤是一个多孔体系,它是由土粒和粒间孔隙组成,土壤孔隙是土壤水分、空气存在的场所,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也是植物根系伸展的空间,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活动的场所。土壤水分是土壤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生长发育需水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物质转运、植物养分的吸收、土壤中各种生化反应都是通过水来完成的,所以,土壤水分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也是土壤肥力因素中最活跃的一个因素。土壤水分实际上并非纯水,而是很稀的土壤溶液,它除供作物吸收外对土壤的很多肥力性状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矿质养分的溶解,有机质的分解、合成,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土壤的通气状况,土壤的热性质,土壤的机械性能、耕性等都与土壤水分有密切的关系。
9.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使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微生物活动所必需的生活条件。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组成上与大气相似。土壤空气(表层)总是在与大气不断进行气体交换,其含量受土壤水分制约,彼消此长相互影响。土壤空气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微生物活动,土壤养分的转化,以及土壤水分、热量状况都有很大的影响。土壤空气是土壤重要的肥力因素之一。
10.土壤的保肥和供肥性能
土壤能吸收保持分子态、离子态或气态、固态养分的能力和特性,称为保肥性能。土壤吸收作用按其吸收机制可分为:机械吸收、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生物吸收和离子交换吸收5种类型。土壤的供肥性能指土壤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持续不断地供应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速效养分的能力和特性。它是土壤的重要属性,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土壤保肥和供肥性的调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增加肥料投入,调节土壤胶体状况。采用增施有机肥机肥、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仅对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能提供一定数量的有效养分,提高土壤持续供应养分的能力,改善土壤的供肥性能。合理增施化肥除能促进土壤稳定性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有效地调节养分供应外,还能有效地提高作物的生物产量,相应地增加秸秆等有机物的归还量,起到“以无机(无机肥)促有机(增加有机质胶体)”的作用。所以,在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化肥的投入,是改善土壤供肥性能,提高土壤保肥性能的基本措施。
二是科学耕作和合理灌排。合理耕作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蓄水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矿物质养分的风化释放和有机质的分解转化,显著地增加土壤有效养分。但耕作过于频繁,又容易造成土壤有机质分解过快和有效养分的过度消耗,必须做到适度、合理,并要与施肥等措施配合。水分条件影响土壤水、气、热的平衡和微生物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在生产上.干旱缺水,会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故施肥必须结合灌水,以充分发挥肥效,促进作物生长;土壤水分过多,又会抑制土壤养分的释放,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应及时排出,以透气增温,促进养分转化。
……
前言/序言
《肥料配方师》(高级工)以《国家职业标准肥料配方师》为编写依据,详细介绍了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相关基础与专业知识、土壤分析及效果评价、肥效田间试验、配方施肥方案制订与实施(含肥料的选择)和肥料的应用推广与评价等内容。该书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是《肥料配方师》(高级工)培训的专用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生产技术人员和肥料生产、销售等人员的在职培训与参考用书。
本书由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刘焕龙、北京大兴区农技站高级农艺师张彩月和农艺师王振龙共同编写,刘焕龙担任主编,张彩月和王振龙担任副主编。山东潍坊职业学院教授曹春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王青立和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陈肖安等同志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审定,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任务紧、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所限,本书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肥料配方师(高级工)》:精耕细作,赋能现代农业的智慧宝典 在日新月异的农业发展浪潮中,土壤健康与作物营养的精准管理已成为提升产量、保障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书《肥料配方师(高级工)》正是这样一本应运而生的知识结晶,它不仅是农业部“十二五”规划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更是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培训教材。本书以其前瞻性的视野、系统性的内容和实践性的导向,旨在培养一批具备高级职业技能的肥料配方师,他们将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生产线上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 深度剖析,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农业科研领域的顶尖专家、资深技术推广人员以及经验丰富的实操型人才。他们深入研究了国内外肥料科学的最新进展,结合中国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精心打造了一部内容详实、体系完整、易于理解的专业教材。 全书内容涵盖了肥料配方师需要掌握的方方面面,从宏观的土壤学基础知识,到微观的作物营养需求分析,再到具体的肥料产品知识和配方设计原则,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土壤科学基础: 书中详细阐述了土壤的形成、结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肥力形成和演变规律。理解土壤的“脾性”,是配方施肥的基础。读者将深入了解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各种矿物质元素的有效性等关键指标,以及它们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此外,土壤微生物的生态作用、土壤养分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深奥的知识,也将在本书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土壤的全面认知。 作物营养学精髓: 作物生长所需的宏量元素(如氮、磷、钾)、中量元素(如钙、镁、硫)和微量元素(如铁、锰、锌、铜、硼、钼、氯)的生理功能、吸收途径、缺乏与过量的症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肥料配方设计的核心。本书将深入解析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需求特点,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图表,直观展示作物营养失调的表现,让读者能够望闻问切,准确判断作物的营养状况。 肥料产品全景图: 肥料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本书系统梳理了各类肥料,包括化学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复混肥)、有机肥料(如农家肥、堆肥、商品有机肥)、生物肥料(如固氮菌肥、解磷菌肥、有机合成菌肥)以及新型肥料(如缓释肥、控释肥、水溶肥、叶面肥、海藻肥等)。对于每种肥料的特性、养分含量、肥效特点、使用方法、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本书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特别地,书中还对各种肥料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肥料产品,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最佳选择。 科学的配方设计艺术: 这是本书的精髓所在。在掌握了土壤和作物知识的基础上,本书将引导读者学习科学的肥料配方设计方法。从土壤养分诊断、作物营养需求量测算,到目标产量与养分当量的计算,再到肥料种类、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的确定,每一个步骤都将详细讲解。书中提供了多种配方设计模型和计算工具,并辅以大量的实际案例,涵盖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多种类型。读者将学会如何根据具体的地块条件、作物品种、生长季节、气候变化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量身定制出最经济、最高效、最环保的肥料配方,实现“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最大化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施肥管理与效果评估: 科学的配方设计只是第一步,有效的施肥管理和准确的效果评估同样至关重要。本书将探讨各种施肥方式(如基施、追施、根外追施、滴灌施肥、穴施等)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同时,书中还将介绍如何通过田间观察、土壤测试、植株分析等方法,对施肥效果进行及时跟踪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形成一个持续优化的闭环。 绿色肥料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施肥、有机施肥和生物施肥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书专门辟有章节,系统介绍绿色肥料的开发与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措施,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施肥减少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向实践,提升职业技能的必备利器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一本能力的锻造者。它的编写始终贯穿“实用、管用、好用”的理念,力求让读者学有所获,用有所成。 紧贴鉴定标准: 作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本书的内容完全遵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最权威、最系统的复习资料。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考生能够全面掌握肥料配方师(高级工)所需的各项知识和技能,为顺利通过鉴定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案例丰富,图文并茂: 为了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直观性,本书 inclusion 了大量实际生产中的案例分析,并配以精美的图片、表格和图解。这些案例不仅来源于生产一线,更经过了科学的梳理和提炼,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注重操作技能: 本书在理论讲解的同时,也强调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书中详细介绍了土壤采样、养分测定、肥料施用器械的操作、配方计算软件的使用等关键操作步骤,并通过图示或流程图的形式清晰呈现,帮助读者掌握实际工作中的必备技能。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肥料配方师的工作充满了挑战,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土壤条件、作物生长问题和环境因素。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模拟情境,培养读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应对生产中遇到的各种肥料相关难题。 面向未来,引领农业发展新方向 《肥料配方师(高级工)》的出版,不仅为当前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它着眼于未来,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提升农民专业素养: 本书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和专业技能,帮助他们从传统的经验式种植转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真正成为懂技术、会管理、能致富的新型职业农民。 推动产业升级: 具备高级职业技能的肥料配方师,将成为肥料行业、农资服务体系以及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中坚力量,他们将推动肥料产品研发创新,优化肥料市场布局,提升农资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从而带动整个农业产业的升级。 助力农业现代化: 随着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对肥料配方师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本书内容紧扣时代脉搏,融入了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技元素,为培养适应未来农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肥料配方师(高级工)》是一本集理论深度、实践指导、技能培养和前瞻视野于一体的农业专业教材。它将成为广大肥料从业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涉农专业学生以及有志于投身现代农业的各界人士的良师益友,为中国农业的腾飞贡献智慧与力量。拥有本书,就是拥有精耕细作的智慧,就是迈向现代化农业的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