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奶牛疾病防治手册

新编奶牛疾病防治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永革,作 著,高永革 编
图书标签:
  • 奶牛疾病
  • 奶牛健康
  • 兽医
  • 畜牧
  • 疾病防治
  • 养殖技术
  • 乳业
  • 临床兽医
  • 动物医学
  • 奶牛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ISBN:9787554205211
版次:1
商品编码:1144087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奶牛疾病预防,奶牛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奶牛常见内科病、营养代谢病、中毒性疾病、常见皮肤病、常见外科病、常见产科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的诊断防治,以及奶牛生产及疫病防治标准化技术。

作者简介

  高永革,河南新郑人,1961年7月出生,1985年6月入党,硕上研究生,研究员,现任河南省畜牧局奶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兼河南省奶业协会会长、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等职。1999年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1年河南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2002年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2006年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国家人事部和农业部农业系列研究员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成果12项。1991年和2003年分别受农业部和河南省委组织部派遣前往英国和美国接受“肉牛生产学”和“公共管理”中长期培训。2005年以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在各类科技杂志发表科技论文十多篇,近期发表了《河南奶业产业现状与思考》《河南省肉牛生产调研报告》《再议河南养羊业》《对河南草业产业化的一点思考》等文章。

目录

第一章 疾病预防(公共卫生)
一、奶牛场公共卫生安全措施
(一)日常卫生安全
(二)疫情防控措施
二、常用消毒剂
(一)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二)含氯消毒剂
(三)含碘消毒剂
(四)醛类消毒剂
(五)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六)其他类型消毒剂
三、奶牛场常规消毒
(一)消毒种类
(二)消毒方法
(三)奶牛场环境消毒
(四)挤奶厅消毒
四、乳头药浴保健
五、蹄部药浴保健

第二章 奶牛疾病常用诊疗技术
一、奶牛疾病诊断技术
(一)常用临床诊断方法
(二)实验室诊断方法
(三)特殊诊断方法
二、奶牛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常用给药方法
(二)常用治疗技术

第三章 奶牛常见内科病
一、前胃弛缓
二、瘤胃积食
三、瘤胃臌气
四、创伤性网胃腹膜炎(心包炎)
五、瓣胃阻塞
六、皱胃变位
七、皱胃溃疡
八、肠炎
九、肺炎
(一)小叶性肺炎(卡他性肺炎)
(二)大叶性肺炎
(三)牛非典型间质性肺炎
(四)霉菌性肺炎
十、贫血
十一、心力衰竭
十二、肾炎
十三、日射病与热射病(中暑)
十四、脑膜脑炎

第四章 营养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
一、营养缺乏病概述
二、奶牛酮病
三、低血钙症
(一)佝偻病
(二)骨软病
四、低血钾症
五、低血镁症
六、维生素A缺乏症
七、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
八、霉菌毒素中毒
九、有机磷中毒
十、瘤胃酸中毒
十一、阿维菌素类药物中毒
十二、磺胺类药物中毒

第五章 常见皮肤病
一、真菌病
二、嗜皮菌病
三、皮炎
四、皮肤肿瘤
五、过敏性疾病
(一)过敏性休克
(二)荨麻疹
(三)血清病

第六章 常见外科病
一、创伤处理技术
二、脐疝修补术
三、瘤胃切开术
四、关节疾病治疗技术
五、奶牛常见蹄病及治疗
(一)蹄底溃疡
(二)指(趾)间皮肤增殖
(三)疣性皮炎
(四)指(趾)间皮炎
(五)白线病
六、奶牛常见异常蹄
(一)蹄变形
(二)修蹄技术
七、脱肛

第七章 常见产科疾病
一、不孕症
(一)营养性不孕症
(二)管理性不孕症
(三)疾病性不孕症
二、奶牛孕期疾病
(一)流产与死胎
(二)孕畜浮肿
(三)妊娠毒血症
三、奶牛分娩期疾病
(一)常见难产与诊断
(二)助产技术
四、产后疾病
(一)奶牛分娩危重情况处理
(二)产道损伤
(三)产后感染
(四)子宫脱出
(五)胎衣不下
(六)子宫复旧不全
(七)子宫内膜炎
(八)生产瘫痪
五、乳房疾病
(一)乳房炎
(二)血乳
(三)漏乳
(四)乳房浮肿
(五)酒精阳性乳
六、新生犊牛疾病
(一)脐炎
(二)肺炎
(三)肠炎

第八章 传染病
一、口蹄疫
二、牛流行热
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四、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
五、布鲁杆菌病
六、牛结核病
七、牛巴氏杆菌病
八、牛魏氏梭菌病
九、大肠杆菌病
十、沙门杆菌病
十一、传染性胸膜肺炎
十二、牛放线菌病
十三、冬痢
十四、附红细胞体病
十五、牛狂犬病
十六、牛伪狂犬病

第九章 寄生虫病
一、吸虫病
(一)肝片吸虫病
(二)血吸虫病
二、绦虫病
(一)莫尼茨绦虫病
(二)曲子宫绦虫病
(三)牛囊尾蚴病
三、原虫病
(一)牛巴贝斯虫病
(二)牛泰勒虫病
(三)弓形虫病
(四)毛滴虫病
(五)球虫病
四、蜱螨病
(一)蜱病
(二)疥螨病和痒螨病

第十章 奶牛生产及疫病防治标准化技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农业部农办牧[2008]3号)
三、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试行)(农业部农办牧[2008]68号)
四、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农业部农牧发[2009]4号)
五、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30-2006)
六、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
七、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农医发[2007]12号)
八、布鲁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农医发[2007]12号)
九、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农医发[2007]12号)
十、奶牛常用抗生素产品清单
十一、乳用动物健康标准(农业部公告第1137号,2008年12月30日)
《牧场管理与牛群健康:实用指南》 引言 在现代畜牧业中,牛群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本书旨在为广大养殖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牧场管理和牛群健康维护方案,涵盖从基础的牛舍建设与环境控制,到精细的饲料营养调配,再到科学的繁殖管理和疫病预防。我们力求内容翔实、操作性强,帮助养殖者有效应对生产实践中的各种挑战,提升牛群整体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第一部分:牧场建设与环境控制 一个科学合理的牧场设计是保障牛群健康与高效生产的基石。本部分将详细阐述牧场选址、牛舍设计、通风系统、采光与保温、以及粪污处理等关键环节。 牧场选址原则: 优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和水源保护区,同时考虑交通便利、水电供应以及周边饲料资源的获取。 牛舍设计要点: 针对不同饲养模式(如散养、集约化饲养),设计适宜的牛舍类型,包括固定式牛舍、潮湿地区适用的高床式牛舍等。强调牛舍内部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包括饲喂区、饮水区、休息区、运动区以及隔离区的设置,确保每头牛拥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减少应激。 通风与环境调控: 详细介绍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设计与应用,重点阐述如何通过调节空气流通,有效排出舍内湿气、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降低舍内温度,预防呼吸道疾病。同时,探讨采光与保温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寒冷季节,合理的采光能为牛舍提供自然热源,适度的保温则能减少能量消耗,提高牛只舒适度。 粪污处理与卫生管理: 阐述不同粪污处理方式的优缺点,如堆肥发酵、沼气工程、干湿分离等,强调科学的粪污管理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控制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性。详细介绍日常的清洁消毒流程,包括定期清扫、消毒频率、常用消毒剂的选择与配比,以及对饮水、饲槽的卫生管理。 第二部分:精细化饲料营养管理 营养是牛只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直接决定因素。本部分将深入探讨牛只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以及饲料配方的科学制定与优化。 牛只营养需求分析: 详细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生产用途(如泌乳牛、育肥牛、种牛)的牛只对能量、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如钙、磷、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需求量。结合牛只的生长曲线和生产指标,科学评估其营养摄入是否充足。 优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介绍各类饲料的营养成分特点,包括能量饲料(如玉米、大麦)、蛋白质饲料(如豆粕、苜蓿)、粗饲料(如青贮、干草)、矿物质和维生素预混料等。强调选择新鲜、无霉变、营养价值高的饲料原料,并介绍饲料储存的最佳实践,以防止营养物质的损失。 科学的饲料配方设计: 讲解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如何根据牛只的具体需求,利用饲料营养数据库和配方软件,制定经济高效的饲料配方。重点关注饲料的适口性、消化率以及抗营养因子。 饲喂管理与瘤胃调控: 阐述科学的饲喂方式,如分次饲喂、定时定量、自由采食等,以及不同饲喂方式对牛只采食量、消化吸收的影响。深入探讨瘤胃微生态环境的平衡与调控,介绍如何通过调整饲料结构、添加瘤胃缓冲剂、益生菌等,促进瘤胃微生物的正常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 饮水管理: 强调充足、清洁的饮水对牛只健康和生产的重要性,并提供关于饮水设施的选择、清洁和水质监测的建议。 第三部分:科学繁殖与健康育种 优质的繁殖是牛群更新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本部分将系统介绍牛只的繁殖生理、发情鉴定、配种技术、妊娠管理以及仔牛的早期管理。 牛只生殖生理概述: 简述母牛和小公牛的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繁殖周期中的变化,包括发情周期、排卵等。 准确的发情鉴定: 强调准确识别发情是成功配种的前提。详细介绍发情的外在表现,如焦躁不安、爬跨行为、阴唇红肿、分泌物增多等,以及辅助发情鉴定技术,如发情监测器、激素检测等。 科学的配种技术: 介绍人工授精(AI)和自然交配两种主要的配种方式,包括AI操作的技术要点、精液的选择、保存与解冻,以及自然交配时的注意事项。 妊娠期管理: 详细阐述妊娠母牛的管理要点,包括饲料营养的调整、运动量的控制、疫苗接种的时机等,以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母牛的健康。 分娩管理与助产: 指导养殖者如何观察母牛临产前的征兆,提供安全舒适的分娩环境,以及在必要时进行助产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降低难产率和围产期疾病的发生。 仔牛的早期管理: 强调仔牛出生后的早期护理至关重要,包括脐带消毒、初乳的喂养、保温、断脐、断角等。详细介绍仔牛的哺乳方案、疫苗接种计划以及早期疾病的预防。 第四部分:牛群健康监测与疫病综合防控 预防胜于治疗,建立一套完善的牛群健康监测和疫病综合防控体系,是保障养殖效益的关键。本部分将重点介绍牛只常见疾病的识别、诊断、预防与治疗,以及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常见牛只疾病的识别与诊断: 详细介绍牛只消化系统疾病(如瘤胃臌气、腹泻)、呼吸系统疾病(如牛肺炎)、传染性疾病(如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牛瘟)、寄生虫病(如牛肺炎支原体、牛结核病)以及代谢性疾病(如产后瘫痪)的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方法。 免疫接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介绍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牛只常见疫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详细说明各种疫苗的作用原理、接种剂量、免疫途径、免疫期,以及接种时的注意事项。 驱虫与寄生虫防控: 阐述牛只体内外寄生虫的危害,介绍不同类型寄生虫的防治策略,包括药物选择、使用剂量、驱虫周期,以及环境控制与生物防治方法。 常见疾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在兽医指导下,介绍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支持疗法。强调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关注药物残留问题。 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与维护: 强调“封闭式管理”的重要性,从人员、车辆、畜禽、饲料、垫料等各个环节,构建严密的生物安全防线。包括限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严格消毒程序,对新引进牛只进行隔离观察,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等。 疫病监测与预警: 介绍建立牛群健康监测记录制度的重要性,鼓励养殖者定期观察牛只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建立信息报告和预警机制,以便快速响应和控制疫情。 兽医技术支持与合作: 强调与当地兽医部门和专业兽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咨询专业意见,共同维护牛群健康。 结语 《牧场管理与牛群健康:实用指南》力求以最贴近生产实际的方式,为养殖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通过系统学习和积极实践本书内容,相信广大养殖者能够显著提升牧场管理水平,有效保障牛群健康,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它“新编”的名头去的,期待能看到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在涉及抗生素合理使用和替代疗法方面的内容非常与时俱进。面对全球对兽用抗生素使用的日益严格的监管趋势,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益生菌、植物提取物等非抗生素手段来控制感染和促进健康,这正是当前行业痛点所在。此外,它对现代奶牛场的自动化监测系统与疾病预警的结合也进行了探讨,显示出对未来养殖模式的关注。虽然有些新技术的描述还停留在介绍层面,缺乏大规模的案例数据支撑,但这对于一本手册来说已属难能可贵。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探索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思路,让我看到了行业发展的希望。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不像很多学术著作那样晦涩难懂,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作者在描述复杂的病理过程时,总是能用生动且贴近一线兽医和饲养员的语言来解释,使得专业术语也变得易于理解。比如在描述某消化道疾病时,它会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肠道菌群失衡的状态,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不过,这种风格的优点也带来了轻微的瑕疵:在一些特别深奥的分子生物学或药理学部分,描述略显简洁,如果能再增加一些更深入的背景解释,对高阶读者可能会更有裨益。但总体而言,它成功地搭建了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桥梁,确保了书中的信息能够被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有效地吸收和应用,体现了作者兼顾理论深度与实际操作性的良苦用心。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得非常实用,封面简洁大气,符合专业手册的调性。拿到手上分量很足,纸张的质感也很棒,印刷清晰,这对于需要反复查阅的工具书来说非常重要。内页的排版布局考究,章节划分逻辑清晰,读者可以很快找到所需信息。特别是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很多疾病的症状和处理步骤都配有高清图片,这对非专业人士或初级兽医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对常见病和地方性流行病的描述详尽,从病因、临床症状到诊断和治疗方案,层层递进,内容严谨。比如对于一些需要紧急处理的突发状况,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急救”指南,这在实际工作中能起到关键作用。整体来看,这本书在信息组织和呈现方式上都体现了专业性和对读者的关怀,让人感觉这是一本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工具书,而不是空泛的理论堆砌。它的实用性远远超出了预期,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宝典。

评分

我花了好几天时间仔细研读了这本书的几个核心章节,发现它的理论深度和广度都非常出色。它不仅仅停留在“如何用药”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发病机制和生物学原理。作者显然是业内资深专家,对奶牛的生理结构和免疫系统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使得书中的治疗建议不仅仅是经验之谈,更是基于科学证据的。书中对一些新型的、具有挑战性的疾病,比如一些新出现的耐药菌株感染或环境应激相关的健康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前瞻性的防治策略。我特别欣赏它对“预防为主”理念的贯彻,书中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环境管理、营养调控和生物安全措施,这些才是保障牛群健康长治久安的根本。对于想要提升养殖管理水平、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体系是无价的,它教会你如何思考,而非仅仅提供答案。

评分

我必须指出,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体现出的严谨度,是它区别于市面上其他同类书籍的关键所在。我对比了手头几本旧版的兽医教材,这本书在药物剂量、治疗周期以及禁抗期等方面的信息更新得非常及时,完全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比如,针对某些常见感染的治疗方案,它不仅列出了推荐的一线药物,还详尽说明了二线药物的选择标准和使用注意事项,并强调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奶牛的个体差异。这种对细节的精雕细琢,避免了读者因信息滞后或不全而在临床实践中犯下错误。对于一个需要对牛群健康和食品安全负责的专业人士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价值是最高的,它确保了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建立在最准确、最合规的科学信息之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