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北方蔬菜栽培新模式丛书:黄瓜高效栽培新模式》由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陈杏禹编著,是“北方蔬菜栽培新模式丛书”的一个分册。内容包括: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特点与黄瓜茬口安排,黄瓜品种类型与栽培习性,优质黄瓜产品标准,露地黄瓜高效栽培模式,设施黄瓜高效栽培模式,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北方蔬菜栽培新模式丛书:黄瓜高效栽培新模式》内容全面系统,技术科学实用,文字通俗易懂,可供广大菜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黄瓜生产现状
第二节 我国北方气候特点及黄瓜茬口安排
一、我国北方气候特点
二、黄瓜茬口安排
第三节 黄瓜品种类型与栽培习性
一、黄瓜品种类型
二、黄瓜生长发育期及栽培注意事项
三、黄瓜栽培对产地环境的要求
四、黄瓜栽培对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化肥的要求
第四节 优质黄瓜产品标准
一、优质黄瓜外观商品性
二、优质黄瓜安全卫生要求
三、优质黄瓜包装贮运要求
第二章 露地黄瓜高效栽培模式
第一节 露地春黄瓜栽培
一、品种选择
二、播种育苗
三、整地定植
四、田间管理
第二节 露地夏秋黄瓜栽培
一、品种选择
二、整地播种
三、田间管理
四、采收
第三节 露地黄瓜套种复种栽培
一、春菠菜、夏秋黄瓜复种栽培
二、鲜食玉米、夏秋黄瓜套种栽培
三、黄瓜、韭菜间作栽培
四、春黄瓜、秋菜豆套种栽培
五、春白菜、夏黄瓜、秋白菜复种栽培
六、春马铃薯、夏黄瓜、秋菠菜复种栽培
第三章 设施黄瓜高效栽培模式
第一节 塑料大棚春早熟黄瓜栽培
一、品种选择
二、播种育苗
三、整地定植
四、田间管理
五、采收
第二节 塑料大棚秋延后黄瓜栽培
一、品种选择
二、播种育苗
三、整地定植
四、田间管理
五、采收
第三节 日光温室早春茬黄瓜栽培
一、品种选择
二、培育壮苗
三、整地定植
……
第四章 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精彩书摘
3.老化苗
(1)症状及发生原因黄瓜老化苗的特征是茎细叶小,叶片暗绿,无光泽,叶面皱缩。节间过短,地下根老化,色暗无光,地上部僵化,生长很慢,结瓜期短,容易过早衰老。发生原因是苗床长期低温,土壤干燥、板结且缺肥,苗龄过长,营养不良,特别是控水蹲苗时间过长等。
(2)防治方法防止幼苗老化应采用肥沃的营养土育苗,适期播种,加强苗床管理,给幼苗生长以适应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育苗;对幼苗进行适当控、促,不要使苗龄太长。
4.沤根
(1)症状及发生原因新出土的幼苗发生沤根时,根部不发新根,根皮呈锈色,逐渐腐烂、干枯,病苗萎蔫,不发生新叶,严重时病苗枯死。发病过程中,病苗极易从土壤中拔出。沤根主要是由于苗床土温长期低于12℃,加之浇水过量或遇连阴天,光照不足,致使幼苗根系在低温、过湿、缺氧状态条件下,发育不良,造成沤根。
(2)防治方法防止沤根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地温,可采用电热温床育苗,苗床土温控制在16℃以上。播种时一次浇足底水,整个育苗过程中适当控水,严防床面过湿。发生轻微沤根后,苗床增加覆盖物升温,并及时松土,促使病苗尽快发出新根。
5.闪苗
(1)症状及发生原因闪苗指幼苗由于环境条件突然改变而造成的叶片萎蔫、叶缘干枯。这种现象在整个苗期都有可能发生,定植前最容易发生。闪苗主要是通风过猛造成的,同时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如果苗床较长时间不通风,床内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秧苗幼嫩,猛然进行大通风或揭走草苫,外界光照强,空气湿度和温度骤降,幼苗会因为细胞间突然失水或受冷害而萎蔫或叶片边缘干枯。
(2)防治方法为了防止发生闪苗现象,首先要培育壮苗。炼苗时要由小到大逐渐加大通风量,久阴暴晴后要逐渐揭开草苫等覆盖物,避免突然大通风或突然见强光。一旦发现幼苗有萎蔫现象,立即停止通风并适当遮阴,短时萎蔫便可恢复。对于已经受害的幼苗,要根据闪苗程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一般外叶完好、只有零星黄斑的幼苗可以定植;部分幼苗叶片边缘干黄,定植后加强管理,心叶能很快长出;如果真叶全部干枯,只有生长点完好,则最好不用。
二、生长期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1.花打顶
(1)症状及发生原因棚室黄瓜栽培中,常出现花打顶现象,即黄瓜植株生长停滞,龙头紧聚。生长点不再生长和伸长,顶端小叶片密集,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雌、雄花相间的花簇,形成自封顶,即“花打顶”;如顶端出现小瓜纽,俗称“瓜打顶”。植株不再有新叶和新梢长出,中下部叶片浓绿且表面多皱缩和突起。
……
前言/序言
《北方蔬菜栽培新模式丛书:黄瓜高效栽培新模式》图书简介 一、 时代背景与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多样化的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北方地区,黄瓜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蔬菜,其传统栽培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 资源约束: 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土地成本不断攀升,传统露地栽培模式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气候变异: 北方地区气候多变,春季倒春寒、夏季高温干旱、秋季霜冻等极端天气频发,极大地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 连作障碍、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使得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更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 市场竞争: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黄瓜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对产量、品质、上市时间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栽培模式难以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科技进步: 现代农业科技日新月异,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不断成熟,为黄瓜的精细化、高效化栽培提供了可能。 面对这些挑战,黄瓜产业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突破资源环境限制,提高产量和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并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新型栽培模式。 二、 丛书定位与核心价值 《北方蔬菜栽培新模式丛书》的宗旨在于,集合北方地区蔬菜种植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系统性地推广一批能够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痛点、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性栽培模式。其中,《黄瓜高效栽培新模式》作为丛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在于: 聚焦“高效”: 强调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投入下,实现产量、品质、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显著提升黄瓜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立足“新模式”: 并非简单介绍现有技术,而是通过整合、创新和优化,构建一套系统性的、可复制的、适应北方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黄瓜栽培新体系。 面向“北方”: 充分考虑北方地区自然条件、生产习惯和市场特点,提出的解决方案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能够有效解决北方黄瓜产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服务“农民”: 以一线菜农的增收和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语言通俗易懂,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和应用。 三、 《黄瓜高效栽培新模式》内容概述 本书围绕“高效”这一核心,从黄瓜生产的全过程出发,系统地阐述了构建黄瓜高效栽培新模式的关键技术和集成方案。具体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种选择与优化 北方适应性强的新品系: 详细介绍适合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如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的黄瓜新品种。这些品种往往具备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 抗逆性与抗病性: 重点关注具备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常见黄瓜病害的品种,从源头上减少病害发生,降低农药使用。 品质与市场需求对接: 推荐口感清脆、风味独特、耐储存的加工和鲜食兼用型品种,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 分子育种与品种改良趋势: 简要介绍未来品种选育的方向,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逆性更强的品种,为读者提供前瞻性视野。 (二)设施栽培的创新与升级 轻简化、智能化温室设计: 介绍投资少、见效快、易于推广的日光温室、简易连栋温室等升级改造方案。重点在于优化通风、采光、保温等关键环境因子。 环境智能调控技术: 讲解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环境参数的精确监测与智能调控方法。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对温室内环境的精细管理,提高作物生长效率。 无土栽培模式的应用: 探索在北方地区推广基质栽培(如椰糠、岩棉等)、水培等无土栽培模式的可能性,以解决土壤连作障碍、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病虫害传播。 节能环保技术: 关注新型保温材料、节能卷帘机、太阳能温室等应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三)精准水肥管理与绿色施肥 水肥一体化系统: 详细介绍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与水肥同步供给的配套方案。通过精准计算作物需水量和养分需求,实现“按需供给”,避免水肥浪费。 测土配方施肥: 推广基于土壤养分检测结果的配方施肥技术,根据黄瓜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科学配比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达到“薄肥勤施”的效果。 生物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的应用: 鼓励使用腐熟的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等,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构建健康的土壤生态系统。 叶面肥的科学运用: 介绍不同叶面肥的种类、功能及其在黄瓜生长过程中的补充作用,实现养分的高效吸收。 (四)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构建 农业防治为基础: 强调轮作、清洁田园、调整播期、选择抗病品种等基础性农业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的创新应用: 重点介绍天敌昆虫(如捕食螨、寄生蜂)的保护与释放,以及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农药的应用。 物理防治的智能化升级: 推广应用色板诱杀、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新型低毒高效农药的合理使用: 在必要时,介绍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影响较小的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等,并强调科学用药的原则,避免产生抗药性。 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 介绍如何通过田间观察、病虫害信息平台等,及时发现病虫害苗头,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治。 (五)生长调控与产量品质提升 整枝打杈精细化: 针对不同品种和栽培模式,提供科学的整枝打杈技术,合理分配营养,促进果实膨大,避免养分消耗。 激素的合理应用: 科学指导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如蘸花剂、膨瓜剂等,以提高坐果率、改善果实商品性。强调“适度使用,用而不滥”。 采收与商品化处理: 讲解适时采收的标准,以及采后贮藏、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点,最大限度地保持黄瓜的新鲜度和品质。 绿色食品认证与品牌化建设: 指导读者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并为黄瓜产品的品牌化运营提供思路。 (六)模式集成与实践推广 不同模式下的集成方案: 结合北方实际,设计出适合不同规模、不同经济条件下的黄瓜高效栽培集成模式,如“温室+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模式,“改良日光温室+测土配方+生物防治”模式等。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选取北方地区成功的黄瓜高效栽培示范点,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展示新模式的实践效果和经济效益。 技术推广与培训: 强调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菜农提供可借鉴的培训内容和技术指导。 四、 目标读者群体 广大黄瓜种植户: 渴望学习先进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收入的农民朋友。 家庭农场主与合作社负责人: 寻求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模式的经营者。 农业科研人员与推广人员: 需要了解黄瓜产业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前沿的专业人士。 农资经销商与合作社: 寻求为农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技术服务的企业。 关注食品安全与健康农业的消费者: 希望了解优质黄瓜的生产过程。 五、 结语 《北方蔬菜栽培新模式丛书:黄瓜高效栽培新模式》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套引领北方黄瓜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可持续方向发展的行动指南。本书集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于一体,必将为北方地区黄瓜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健康的黄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