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猪病鉴别诊断手册》将给大家讲述一些猪病病征鉴别诊断思路和例子,以及病变鉴别诊断要点等,帮助大家在临床上正确认识猪病的发展过程,促使临床工作者更好地制订治疗和预防方案。症状鉴别诊断,就是从临床表现出发,以主要症状或病征为线索,将与之相关的疾病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而后再分层逐步把这些疾病区分开来。病变鉴别诊断,是从剖检变化出发,以基本病变为线索,将若干相关疾病串在一起,再逐步把它们区分开来。症状鉴别诊断法同病变鉴别诊断法相辅相成,是构成动物疾病尤其动物群体病鉴别诊断常用的方法。《猪病鉴别诊断手册》特别介绍了实验室常规检验,能让读者更系统、全面地了解猪病诊断方法和内容,更有利于深入地鉴别诊断猪病。
作者简介
郭昌明,1979年出生,内蒙古集宁人,主要研究方向猪病学。200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取得临床兽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在猪场和动物门诊工作过,具有丰富的养猪实践经验和猪病临床经验。现为吉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项目是养殖技术标准化配套方案推广。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症状
一、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
二、典型症状
三、示病症状和特殊症状
四、全身症状
五、局部症状
六、综合征
第二节 诊断
一、诊断概念
二、诊断分类
三、诊断方法
四、建立诊断的原则
五、建立诊断的步骤
六、猪群体病诊断方略
第三节 猪群检查的要点
一、猪群调查
二、猪舍检查
三、个体检查
四、猪群疾病状态测评
第二章 猪消化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
第一节 猪消化系统病理特点
一、胃、肠溃疡
二、卡他性肠炎
三、出血性肠炎
四、坏死性肠炎
五、增生性肠炎
六、肝硬化
七、肝周炎
八、胰腺炎
第二节 猪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一、大肠杆菌病
二、仔猪红痢
三、仔猪副伤寒
四、猪痢疾
五、猪传染性胃肠炎
六、猪流行性腹泻
七、猪轮状病毒感染
八、猪鞭虫病
九、猪球虫病
十、猪增生性肠炎
十一、猪结节虫病
十二、猪绦虫病
十三、猪小袋纤毛虫病
十四、猪蛔虫病
第三节 引起猪腹泻症状的疾病鉴别诊断
一、腹泻的原因分类
二、猪群腹泻症状的鉴别思路
……
第三章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
第四章 猪生殖泌尿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
第五章 猪神经、运动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
第六章 猪皮肤疾病的鉴别诊断
第七章 猪血液、免疫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
第八章 猪中毒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精彩书摘
(二)分析综合症状和资料,做出初步诊断包括找出患病器官、冠以病名和推断预后。为了认识疾病的本质,必须对搜集的症状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诊断。这时对疾病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1.找出患病器官在临床实践中,收集的症状和资料不仅多,而且极其错综复杂,初学者在认识疾病时,对于确认症状的价值,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在错综复杂的症状中,一般应先找出示病症状、主要的局部症状及症候群,以确定主要的患病器官。同时应兼顾全身症状,以确定病的轻重,并为预后判定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1)找出示病症状或特殊症状因示病症状或特殊症状可以直接表明是什么病,故在建立诊断上有特殊的意义。例如,猪口蹄疫特征性症状在蹄冠、蹄叉、鼻镜、母猪乳头出现水疱。又如亚急性猪丹毒的示病症状“打火印”。
这些症状对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具有示病症状或特殊症状的疾病非常少。
(2)找出主要的局部症状根据局部症状,可以推断一定的组织器官患病。所以,在建立诊断时,找出主要的局部症状以确定主要的患病器官是相当重要的。如出现支跛,应考虑蹄病,乳房红肿热痛和乳汁性状变化提示乳房炎等。
局部症状有助于找出患病器官。局部症状不是某个疾病的特有异常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据此来确定病名不如示病症状或特殊症状可靠。但从某一局部症状出现的原因和机制上分析,就为进一步论证诊断或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3)综合征(综合征候群)在临床上,由于具有示病症状的疾病非常少,某些局部症状又非某个疾病所特有,所以在收集的症状中找出并组成综合征,对提示诊断、明确患病器官系统、确定疾病性质都有重要意义。如流鼻液、咳嗽、呼吸困难组成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征,表明疾病在呼吸系统。
(4)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是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应答性反应,包括体态、皮肤、黏膜、体温和呼吸频率等的变化。多数疾病均有全身症状表现,所以不能根据这些症状做出判断,但根据全身症状,有时可以判断病势轻重,预后良好与否,所以对诊断也有一定的意义。
2.冠以病名运用论证诊断法和鉴别诊断法对症状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冠以病名。为了在初诊时尽可能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必须注意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之间,以及典型症状与非典型症状之间的关系。
……
前言/序言
《猪病鉴别诊断手册》简介 在蓬勃发展的畜牧业版图中,猪的养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肉食蛋白,更是无数养殖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支柱。然而,猪病始终是笼罩在养殖业头顶的一片阴云,其复杂多变、迅猛传播的特性,常常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动摇整个产业的根基。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本能够精准、高效地指导猪病鉴别诊断的工具书,其价值不言而喻。 《猪病鉴别诊断手册》正是这样一本集理论之精炼、实践之经验于一体的专业著作。它并非仅仅罗列各种猪病名称,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严密的诊断框架,帮助从业者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时,能够快速、准确地锁定病因,从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国内外在猪病学、临床兽医学、病理学、免疫学等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他们将毕生的研究成果、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最新的科研进展,倾注于本书的字里行间。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鉴别诊断”的精髓。 猪病的种类繁多,其临床表现又常常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使得单纯依靠表面症状进行判断往往容易陷入误区。例如,高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可能出现在多种疾病中,从细菌性感染到病毒性疾病,再到寄生虫病,甚至中毒,都可能表现出类似的特征。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通过对症状的深入剖析、对流行病学资料的细致分析、对各项临床检查结果的综合解读,以及必要时的实验室诊断手段的辅助,来层层剥离,最终区分出真正导致疾病的病原或因素。 本书的结构设计力求科学合理、便于查阅。 其内容组织并非按照疾病分类的传统模式,而是更多地从临床实际出发,以猪的生理状态、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产阶段以及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切入点。例如,可能设有“仔猪不明原因腹泻”、“育肥猪突发高热”、“母猪产后不适”等章节,每个章节下面则会详细列举可能导致这些临床表现的各种疾病,并逐一分析其鉴别要点。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编排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养殖者在实际操作中的效率,当他们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相关的分析和指导。 具体而言,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症状分析的深度与广度: 对于每一种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本书都会进行详细的症状描述,包括但不限于体温变化、食欲情况、精神状态、呼吸特征、消化道反应(如腹泻、便秘)、运动能力、皮肤黏膜变化、泌乳性能、繁殖状况等。同时,还会进一步挖掘症状背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帮助读者理解症状的发生原因,从而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流行病学信息的价值挖掘: 猪病的发生与传播与养殖场的管理水平、饲养密度、卫生状况、疫苗接种史、饲料原料、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本书会强调在诊断过程中,充分收集和分析这些流行病学信息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重要的鉴别依据。例如,某地区近期爆发的某种传染病,或者养殖场近期更换了饲料供应商,这些都可能是重要的线索。 临床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的指导: 除了肉眼观察和触诊等基础临床检查,本书还会详细介绍一些必要的辅助诊断技术。这可能包括体温测量、心跳和呼吸频率的评估、淋巴结的触诊、口腔和眼结膜的检查等。更重要的是,本书会指导读者如何科学地进行采样,如血液、粪便、尿液、组织切片等的采集,以及如何正确地利用这些样本进行实验室诊断,如细菌培养、病毒分离、抗体检测、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对于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操作流程、结果解读,以及它们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都会有清晰的阐述。 常见疾病的鉴别要点梳理: 针对养殖中最为常见的猪病,如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流感、细菌性肠炎、寄生虫病等,本书会特别设置专章或在相关章节中,集中梳理其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要点。这部分内容将提炼出最关键、最容易混淆的特征,例如某种疾病特有的病变、某种疾病典型的临床过程、某种疾病对特定药物的反应等,通过对比分析,帮助读者快速区分。 鉴别诊断思维的培养: 本书的编写理念并不仅仅是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建立科学的鉴别诊断思维模式。它鼓励读者在临床实践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过程。通过阅读和应用本书,养殖者和兽医从业者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仅仅依赖于经验的积累。 图文并茂的辅助: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疾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本书将包含大量的彩色图片和示意图。这些图片均来源于真实的临床案例和病理标本,清晰地展示了各种病变,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猪病鉴别诊断手册》的面世,无疑将为广大猪病防治工作者提供一个强大而可靠的武器。它将帮助养殖户减少误诊带来的经济损失,缩短疾病的治疗周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也将为兽医专业人士提供一个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提升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在当前追求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时代,疾病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而精准的鉴别诊断,正是有效防控的前提。 总之,《猪病鉴别诊断手册》是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精品著作,它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的诊断方法、丰富的实践内容以及精美的图文呈现,必将成为猪病防治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为保障中国乃至全球的猪肉供应,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