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方言的地理語言學研究

漢語方言的地理語言學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曹誌耘 著
圖書標籤:
  • 漢語方言
  • 地理語言學
  • 語言地理學
  • 方言研究
  • 中國方言
  • 語言變異
  • 空間語言學
  • 社會語言學
  • 方言地圖
  • 語音地理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95761
版次:1
商品編碼:11253039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4-01
用紙:膠版紙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漢語方言的地理語言學研究》是國內第一部地理語言學研究領域的專題論文集,為首屆中國地理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Geolinguistics)論文集,另含附錄:《中國地理語言學研究文獻目錄》。

目錄

語言地理學的研究目標是什麼?

漢語方言的地理分布類型

插入與包抄:語言地理分布的發展類型

論詞匯變化的“非連續性”――類音牽引和同音衝突二例

《方言》與中國地理語言學

漢語方言地理學曆史發展芻議

廣東閩方言地理語言學研究芻議

日本地理語言學發展的曆史經驗和啓示

俄羅斯語言學傳統和漢語地理語言學

“支微入魚”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解釋――兼說古中原官話u[y]語音層的變異

漢語方言捲舌音的地理共現與共變

漢語方言匣母字讀音的地理分布

從地理分布看漢語方言的優勢調型

漢語方言上聲的全次濁分調現象

關中方言古知係閤口字聲母的讀音類型及其地理分布的變化

從幾組聲母的演變看天津方言形成的自然條件和曆史背景

語言成分在湘語和贛語交界地區的傳播――以“柱”為例

Glottogram在地理語言學研究的一個實例

漢語方言“走”義和“跑”義的詞形分布

北方方言“蚯蚓”的對應詞

漢語親屬稱謂的方言類型

漢語方言“著”類持續標記的地理分布特點

山西、陝西沿黃河地區漢語方言類型特徵的地理分布與曆史層次――以第三人稱代詞“他”為例

漢語方言中的“俗詞源”――以山西中部地區方言的“蟬、七星瓢蟲”為例

湘東北及湘中部分地區的祖父稱謂

嶺南土話“爺爺”的呼稱形式考察

略談吳語和官話的邊界方言在地理上的形成和演變

地理變化對方言分布格局的影響――以江蘇邳州方言為例

用GIS手段解讀混閤方言的成因――以靈石高地為例

澎湖縣語言地理研究

淺談揚雄《方言》中的語言層次問題――以“江淮”方言為例

首屆中國地理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掠影
《漢語方言的地理語言學研究》 概述 《漢語方言的地理語言學研究》是一部聚焦於漢語方言空間分布規律及其背後地理因素影響的學術專著。本書並非對漢語方言的逐一羅列或語法體係的詳盡分析,而是深入探討語言現象與地理環境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它以前人研究為基礎,結閤最新的地理信息技術和語言學理論,為理解漢語方言的多樣性與演變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本書旨在揭示語言變異的地理根源,勾勒漢語方言在中華大地上的清晰脈絡,並為語言學、地理學、曆史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核心內容與視角 本書的核心並非簡單地描述“哪裏的方言是怎樣的”,而是著重於“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它將地理環境的物質性與人類社會活動的空間性視為驅動語言變異的重要力量,並試圖通過嚴謹的分析,揭示兩者之間的因果關聯。 地理環境的影響: 這裏的“地理環境”涵蓋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多個層麵。 自然地理要素: 山脈、河流、海岸綫、盆地、高原等自然屏障和地理分隔,如何阻礙瞭語言的傳播,形成瞭相對孤立的方言區;水係如何成為交通乾道,促進瞭語言的交流和融閤,又如何可能在特定節點形成語言接觸帶。例如,秦嶺淮河一綫作為南北方氣候、植被、農業生産方式的天然分界,在漢語方言上也錶現齣顯著的差異。書中將詳細考察這些地理隔絕和連接在方言形成中的具體作用,分析它們如何塑造瞭方言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特點。 氣候與資源: 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如溫度、濕度、降水等,雖然不直接決定語言形式,但它們會影響當地居民的生産生活方式,進而間接影響到語言的詞匯發展。例如,在寒冷地區,可能發展齣更多描述冰雪、寒冷以及相關活動的詞匯;在濕潤多雨的地區,則可能對與水相關的自然現象有更精細的描述。書中會嘗試分析這種間接影響的案例。 地質地貌與交通: 崎嶇的山地和開闊的平原,不同類型地貌對古代交通網絡的形成有著決定性影響。古代交通不便,尤其是在山地地區,語言的傳播速度和範圍受限,有利於地方方言的形成和保持。相反,發達的水陸交通則會促進方言的交流、融閤,甚至導緻強勢方言的擴散。本書將利用現代地理信息係統(GIS)等技術,重構古代交通網絡,分析其與方言分布的對應關係。 人類社會活動的空間性: 語言的傳播和演變並非被動接受地理環境的影響,而是與人類社會活動的空間實踐緊密相連。 人口遷移與分布: 曆史上不同時期的大規模人口遷移,如中原人口南遷,對南方方言的形成和發展産生瞭深遠影響。本書將通過對人口遷徙路綫和落腳點的分析,考察其對當地方言帶來的同化、混閤或創造效應。例如,考察客傢方言的形成與遷移的曆史過程,並將其地理分布與古代移民路綫進行比對。 經濟活動與貿易: 經濟中心的形成、貿易路綫的開闢,都會吸引人口聚集,促進語言接觸,並可能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語言現象。本書將關注沿海、沿江、絲綢之路等重要的經濟活動區域,分析其方言的共性和獨特性。 政治中心與行政區劃: 曆代政治中心的所在地、行政區劃的劃分,也會對語言的傳播和規範産生影響。強勢的政治中心可能輸齣其語言,影響周邊地區;而行政區劃的相對穩定,則可能鞏固特定方言區的形成。本書將考察曆史上都城、區域中心城市的語言影響力,以及行政邊界與方言邊界的重疊或偏離。 文化交流與認同: 地域文化的形成,如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民間藝術等,雖然不是地理環境的直接産物,但它們在空間上的傳播和地域性,也與語言緊密相連。本書會探討文化交流如何在地理空間中展開,以及這種交流如何體現在方言的某些特徵上,例如,特定宗教術語在信仰區域的集中分布。 研究方法與技術 本書將采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融閤語言學、地理學、曆史學、社會學等多個領域的理論和工具。 傳統語言學方法: 對漢語方言的語音、詞匯、語法進行細緻的描寫和比較,是本書的基礎。通過對大量方言材料的分析,提取齣具有代錶性的語言特徵。 地理信息係統(GIS): GIS技術在本研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能夠幫助研究者將方言的地理分布數據可視化,繪製精確的方言分布圖,直觀地展示方言的邊界、等高綫(如語音相似度等高綫)、方言島等空間信息。通過GIS,可以疊加不同的地理圖層(如地形、交通、人口密度等),進行空間分析,尋找語言現象與地理因素之間的相關性。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工具對語言數據和地理數據進行量化分析,如聚類分析、相關性分析、迴歸分析等,以檢驗語言變異是否與特定的地理因素存在顯著關聯,並量化這種關聯的程度。 曆史文獻分析: 結閤古籍、地方誌、曆史地圖等一手和二手史料,追溯方言的曆史演變過程,考察人口遷移、行政區劃變動等曆史事件對當下漢語方言格局的影響。 田野調查與數據收集: 雖然本書可能側重於理論分析和現有數據的梳理,但其研究基礎必然包含對不同方言區的實地考察和語言數據收集,以保證研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預期貢獻與意義 《漢語方言的地理語言學研究》的齣版,旨在為學界帶來以下幾個方麵的貢獻: 深化對漢語方言形成機製的理解: 擺脫單純的描述性研究,從地理環境和社會實踐的宏觀視角,揭示漢語方言多樣性的深層動因,為理解語言的演變規律提供新的思路。 推動跨學科研究的融閤: 促進語言學與地理學、曆史學、人類學等學科之間的對話與閤作,展現地理語言學作為一門獨立且富有活力的交叉學科的研究潛力。 為方言保護與傳承提供科學依據: 深入理解方言與地理環境的互動關係,有助於更科學地製定方言保護政策,理解特定方言區為何形成,以及如何保護其獨特的語言文化遺産。 豐富中國地理語言學研究的理論體係: 以科學嚴謹的研究方法,對漢語方言進行係統性的地理語言學分析,為中國地理語言學研究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貢獻新的內容。 為區域文化研究提供新視角: 方言是區域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地理語言學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形成和演變,以及語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本書並非一本簡單的方言詞典或語法手冊,它試圖迴答的是一個更宏大的問題: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地理環境和社會活動是如何共同塑造瞭我們今天聽到的豐富多彩的漢語方言?它是一次對語言與空間關係的深度探索,一次對中華大地語言文化脈絡的追溯與解讀。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流的,封麵那種沉穩的青灰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立刻就給人一種莊重而又不失學術深度的感覺。我特彆欣賞那種看似簡潔卻處處透露著精緻的細節處理,比如側邊書脊的排版,字號和間距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讓人拿在手裏就有一種閱讀的衝動。內頁的紙張選用瞭偏暖的米白色,觸感溫潤,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刺眼疲勞,這對於一本專業性極強的學術著作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體驗優化。裝訂的工藝也相當紮實,無論是平裝還是精裝,都顯得非常耐用,可以經受住反復翻閱的考驗。光是這本書的實體質感,就已經值迴票價瞭,它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件有格調的陳設,彰顯瞭主人對語言學研究的認真態度。可以說,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瞭齣版方在細節打磨上的匠心獨運,這種對實體媒介尊重的態度,在如今這個電子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

評分

閱讀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瞭作者在田野調查的深度和廣度上所付齣的巨大努力。從文字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作者並非僅僅依賴二手資料的引用或對既有方言誌的轉述,而是真正深入到瞭那些交通不便、方言特徵保持得最為“原始”或獨特的角落。他對於語料的采集和記錄,展現齣一種近乎偏執的細緻,比如對聲學特徵的描述,采用瞭極其嚴謹的音標係統,即便是對於那些在主流方言學界可能被忽視的微小差異,也給予瞭足夠的關注和標記。這種詳盡到近乎苛刻的實證基礎,極大地增強瞭本書結論的說服力。我可以想象作者為瞭確認某一個特定音位的邊緣分布邊界,可能在崎嶇山路上耗費瞭多少光陰,這種“在地性”的經驗積纍,是任何宏大理論都無法替代的寶貴財富。

評分

如果說這本書有什麼值得商榷的地方,那可能在於其對某些邊緣方言群體的代錶性選擇上,雖然整體平衡性做得很好,但對於某些特定社會經濟因素影響下的語言急速變遷現象,似乎著墨稍顯不足。例如,隨著現代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加速,一些原本固守的方言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強勢方言滲透或同化,這種動態的、瞬時的變化過程,在本書的靜態地理考察中,或許難以得到充分的體現。我期待在未來的增補版或後續研究中,能夠看到作者如何引入時間序列分析或更即時的社會語言學數據,來捕捉這種“消亡中的邊界”的微妙形態。但這隻是站在一個希望研究更全麵的讀者的角度提齣的期待,對於它既有的研究範疇和深度而言,本書無疑是一部裏程碑式的學術力作,為後來的研究者提供瞭堅實而富有啓發性的參照係。

評分

我首先關注的是這本書的理論框架構建,它似乎成功地在傳統地理學方法論與現代語言接觸理論之間架設瞭一座堅實的橋梁。作者對於“方言區”概念的界定,展現齣瞭超越傳統描述性分類的野心,他似乎引入瞭某種基於空間統計學或GIS技術的分析模型,用以量化方言特徵的擴散梯度和滲透強度。這種跨學科的視野,使得全書的論述不再是簡單的“哪裏說什麼方言”的地圖羅列,而是試圖揭示“為什麼是這種分布模式”的深層動因。我個人對這種將物理地理環境、曆史人口遷移路徑與語音、詞匯的變異進行多維度耦閤分析的嘗試非常感興趣,它預示著方言學研究將可能從定性的田野記錄,邁嚮更具預測性和解釋力的定量研究範式。這種將地理空間視為一種主動塑造語言結構的變量而非被動背景的做法,是本書最引人注目的學術突破點。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和邏輯推進處理得相當高明,它既滿足瞭專業學者的嚴謹需求,也對初涉此領域的讀者保持瞭相當的友好度。前幾章似乎側重於對研究區域曆史地理環境和早期人類活動軌跡的宏觀勾勒,為後續方言的“起源與分化”奠定背景。進入核心章節後,論證的密度顯著增加,但作者巧妙地運用瞭大量的圖錶和對比案例來梳理復雜的語言變異現象。尤其是當他分析某一特定句法結構如何在不同地理阻隔下産生係統性的正交變化時,那種層層剝筍、抽絲剝繭的論證過程,簡直是一場智力上的盛宴。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枯燥堆砌術語,而是將復雜的問題通過清晰的路徑引導齣來,讓讀者能跟得上作者的思維跳躍,體驗到發現規律的樂趣。

評分

看瞭一下,太過學術性,有點枯燥

評分

書很好,方言地理學。要看到

評分

裏麵的內容還挺有意思的,特彆是講瞭一些方言詞匯的現象,挺有趣。p1 漢藏語係分為藏緬彝語族,苗傜語族,漢壯語族,而漢壯語族又分為漢語支和壯侗語支。 p21 近代北方“官話”是在“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衡遊薊北”(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序》)的曆史條件下形成的。 p22 明末方以智在《通雅》裏主張“因事而閤音,因音而成字”,首次提齣瞭漢語拼音化的要求。 p145 所謂“客傢”,是相對“土著”說的。 p182 元音分長短是粵音重要特徵之一。 p184 以鼻音-m,-n,-g收尾的叫做鼻尾韻。以塞音-p,-t,-k收尾的叫做塞尾韻或入聲韻。這類塞音尾隻有閉塞而沒有破裂。 至於聲母kw-,k‘w-,裏麵的w,雖然也具有半元音性的介音性質,但與聲母結閤的很緊。例如“關”kwa:n,骨kwat,坤k‘wan,規k‘wai,隙k‘wik,w和k k‘ 結閤緊密,可以看成是結閤輔音。 瞬間理解香港茶餐廳阿姨誇張的“對” d-wai。 p208 波-ball-球,多士-toast-烤麵包,硃古力-chocolate-巧剋力 p209 蛋撻-tart-一種加雞蛋甜點心 p235 秦漢時就有中原人遷移入閩。這可以從秦始皇命王翦統大兵定江南後立四郡一事得到證明。當時的四郡是閩中,南海,桂林,象郡;閩中就是現在的福建。 p303 外國輸入的物種,名稱前麵加一個“番”字。這是閩,粵,客各方言通用的一個詞頭。例如:番柿-西紅柿,番薯-白薯,番椒-辣椒。 p312 韻母係統:韻母包括韻頭(介音),韻腹(主要元音)和韻尾。韻母結構(不計介音)有四個主要類型:單元音,復元音(收-i,-u,-y元音尾),陽聲韻(收-m,-n,-g鼻音尾)和入聲韻(收-p,-t,-k塞音尾或帶緊喉作用)。 p315 我們從漢語詞匯最穩固的核心部分中發現,傢畜雌雄性彆的詞形和第三人稱代詞幾乎把漢語分成瞭南北兩大派。(公雞 雞公,官話-他,吳語-伊)。p1 漢藏語係分為藏緬彝語族,苗傜語族,漢壯語族,而漢壯語族又分為漢語支和壯侗語支。 p21 近代北方“官話”是在“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衡遊薊北”(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序》)的曆史條件下形成的。 p22 明末方以智在《通雅》裏主張“因事而閤音,因音而成字”,首次提齣瞭漢語拼音化的要求。 p145 所謂“客傢”,是相對“土著”說的。 p182 元音分長短是粵音重要特徵之一。 p184 以鼻音-m,-n,-g收尾的叫做鼻尾韻。以塞音-p,-t,-k收尾的叫做塞尾韻或入聲韻。這類塞音尾隻有閉塞而沒有破裂。 至於聲母kw-,k‘w-,裏麵的w,雖然也具有半元音性的介音性質,但與聲母結閤的很緊。例如“關”kwa:n,骨kwat,坤k‘wan,規k‘wai,隙k‘wik,w和k k‘ 結閤緊密,可以看成是結閤輔音。 瞬間理解香港茶餐廳阿姨誇張的“對” d-wai。 p208 波-ball-球,多士-toast-烤麵包,硃古力-chocolate-巧剋力 p209 蛋撻-tart-一種加雞蛋甜點心 p235 秦漢時就有中原人遷移入閩。這可以從秦始皇命王翦統大兵定江南後立四郡一事得到證明。當時的四郡是閩中,南海,桂林,象郡;閩中就是現在的福建。 p303 外國輸入的物種,名稱前麵加一個“番”字。這是閩,粵,客各方言通用的一個詞頭。例如:番柿-西紅柿,番薯-白薯,番椒-辣椒。 p312 韻母係統:韻母包括韻頭(介音),韻腹(主要元音)和韻尾。韻母結構(不計介音)有四個主要類型:單元音,復元音(收-i,-u,-y元音尾),陽聲韻(收-m,-n,-g鼻音尾)和入聲韻(收-p,-t,-k塞音尾或帶緊喉作用)。 p315 我們從漢語詞匯最穩固的核心部分中發現,傢畜雌雄性彆的詞形和第三人稱代詞幾乎把漢語分成瞭南北兩大派。(公雞 雞公,官話-他,吳語-伊)。p1 漢藏語係分為藏緬彝語族,苗傜語族,漢壯語族,而漢壯語族又分為漢語支和壯侗語支。 p21 近代北方“官話”是在“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衡遊薊北”(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序》)的曆史條件下形成的。 p22 明末方以智在《通雅》裏主張“因事而閤音,因音而成字”,首次提齣瞭漢語拼音化的要求。 p145 所謂“客傢”,是相對“土著”說的。 p182 元音分長短是粵音重要特徵之一。 p184 以鼻音-m,-n,-g收尾的叫做鼻尾韻。以塞音-p,-t,-k收尾的叫做塞尾韻或入聲韻。這類塞音尾隻有閉塞而沒有破裂。 至於聲母kw-,k‘w-,裏麵的w,雖然也具有半元音性的介音性質,但與聲母結閤的很緊。例如“關”kwa:n,骨kwat,坤k‘wan,規k‘wai,隙k‘wik,w和k k‘ 結閤緊密,可以看成是結閤輔音。 瞬間理解香港茶餐廳阿姨誇張的“對” d-wai。 p208 波-ball-球,多士-toast-烤麵包,硃古力-chocolate-巧剋力 p209 蛋撻-tart-一種加雞蛋甜點心 p235 秦漢時就有中原人遷移入閩。這可以從秦始皇命王翦統大兵定江南後立四郡一事得到證明。當時的四郡是閩中,南海,桂林,象郡;閩中就是現在的福建。 p303 外國輸入的物種,名稱前麵加一個“番”字。這是閩,粵,客各方言通用的一個詞頭。例如:番柿-西紅柿,番薯-白薯,番椒-辣椒。 p312 韻母係統:韻母包括韻頭(介音),韻腹(主要元音)

評分

專業性強專業性強專業性強

評分

書很好,包裝嚴實,無破損,是正版書記得有一次,我獨自一人齣來逛街。逛瞭大半天,什麼也沒有買到,不是東西不閤適,就是價格太高,就在我準備兩手空空打道迴府的時候,無意中發現前方不遠處有一個賣小百貨的商店,走上前去一看,商店裏麵正掛著一些極其精緻漂亮的背包,那時為瞭不至於兩手空空迴去,我總想湊閤著買點東西,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便商定瞭價格,付瞭錢之後,我正準備拿起我相中的背包離開的時候,無意中發現背包上有一根拉鏈壞瞭,於是我又重新挑選瞭一個,正要轉身離開,那店主居然耍賴說我還沒有付錢,硬拉著要我付錢,還說什麼誰能證明你付瞭錢呢?沒辦法,我是自己一個人去的,旁邊又沒有其它顧客,誰能證明呢?天曉得。我辯不過她,隻好憤憤不平地兩手空空迴去瞭。從那以後,我吃一塹,長一智,我就常常到網上購物瞭。

評分

購買瞭還沒看應該不錯吧

評分

裏麵的內容還挺有意思的,特彆是講瞭一些方言詞匯的現象,挺有趣。p1 漢藏語係分為藏緬彝語族,苗傜語族,漢壯語族,而漢壯語族又分為漢語支和壯侗語支。 p21 近代北方“官話”是在“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衡遊薊北”(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序》)的曆史條件下形成的。 p22 明末方以智在《通雅》裏主張“因事而閤音,因音而成字”,首次提齣瞭漢語拼音化的要求。 p145 所謂“客傢”,是相對“土著”說的。 p182 元音分長短是粵音重要特徵之一。 p184 以鼻音-m,-n,-g收尾的叫做鼻尾韻。以塞音-p,-t,-k收尾的叫做塞尾韻或入聲韻。這類塞音尾隻有閉塞而沒有破裂。 至於聲母kw-,k‘w-,裏麵的w,雖然也具有半元音性的介音性質,但與聲母結閤的很緊。例如“關”kwa:n,骨kwat,坤k‘wan,規k‘wai,隙k‘wik,w和k k‘ 結閤緊密,可以看成是結閤輔音。 瞬間理解香港茶餐廳阿姨誇張的“對” d-wai。 p208 波-ball-球,多士-toast-烤麵包,硃古力-chocolate-巧剋力 p209 蛋撻-tart-一種加雞蛋甜點心 p235 秦漢時就有中原人遷移入閩。這可以從秦始皇命王翦統大兵定江南後立四郡一事得到證明。當時的四郡是閩中,南海,桂林,象郡;閩中就是現在的福建。 p303 外國輸入的物種,名稱前麵加一個“番”字。這是閩,粵,客各方言通用的一個詞頭。例如:番柿-西紅柿,番薯-白薯,番椒-辣椒。 p312 韻母係統:韻母包括韻頭(介音),韻腹(主要元音)和韻尾。韻母結構(不計介音)有四個主要類型:單元音,復元音(收-i,-u,-y元音尾),陽聲韻(收-m,-n,-g鼻音尾)和入聲韻(收-p,-t,-k塞音尾或帶緊喉作用)。 p315 我們從漢語詞匯最穩固的核心部分中發現,傢畜雌雄性彆的詞形和第三人稱代詞幾乎把漢語分成瞭南北兩大派。(公雞 雞公,官話-他,吳語-伊)。p1 漢藏語係分為藏緬彝語族,苗傜語族,漢壯語族,而漢壯語族又分為漢語支和壯侗語支。 p21 近代北方“官話”是在“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衡遊薊北”(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序》)的曆史條件下形成的。 p22 明末方以智在《通雅》裏主張“因事而閤音,因音而成字”,首次提齣瞭漢語拼音化的要求。 p145 所謂“客傢”,是相對“土著”說的。 p182 元音分長短是粵音重要特徵之一。 p184 以鼻音-m,-n,-g收尾的叫做鼻尾韻。以塞音-p,-t,-k收尾的叫做塞尾韻或入聲韻。這類塞音尾隻有閉塞而沒有破裂。 至於聲母kw-,k‘w-,裏麵的w,雖然也具有半元音性的介音性質,但與聲母結閤的很緊。例如“關”kwa:n,骨kwat,坤k‘wan,規k‘wai,隙k‘wik,w和k k‘ 結閤緊密,可以看成是結閤輔音。 瞬間理解香港茶餐廳阿姨誇張的“對” d-wai。 p208 波-ball-球,多士-toast-烤麵包,硃古力-chocolate-巧剋力 p209 蛋撻-tart-一種加雞蛋甜點心 p235 秦漢時就有中原人遷移入閩。這可以從秦始皇命王翦統大兵定江南後立四郡一事得到證明。當時的四郡是閩中,南海,桂林,象郡;閩中就是現在的福建。 p303 外國輸入的物種,名稱前麵加一個“番”字。這是閩,粵,客各方言通用的一個詞頭。例如:番柿-西紅柿,番薯-白薯,番椒-辣椒。 p312 韻母係統:韻母包括韻頭(介音),韻腹(主要元音)和韻尾。韻母結構(不計介音)有四個主要類型:單元音,復元音(收-i,-u,-y元音尾),陽聲韻(收-m,-n,-g鼻音尾)和入聲韻(收-p,-t,-k塞音尾或帶緊喉作用)。 p315 我們從漢語詞匯最穩固的核心部分中發現,傢畜雌雄性彆的詞形和第三人稱代詞幾乎把漢語分成瞭南北兩大派。(公雞 雞公,官話-他,吳語-伊)。p1 漢藏語係分為藏緬彝語族,苗傜語族,漢壯語族,而漢壯語族又分為漢語支和壯侗語支。 p21 近代北方“官話”是在“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衡遊薊北”(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序》)的曆史條件下形成的。 p22 明末方以智在《通雅》裏主張“因事而閤音,因音而成字”,首次提齣瞭漢語拼音化的要求。 p145 所謂“客傢”,是相對“土著”說的。 p182 元音分長短是粵音重要特徵之一。 p184 以鼻音-m,-n,-g收尾的叫做鼻尾韻。以塞音-p,-t,-k收尾的叫做塞尾韻或入聲韻。這類塞音尾隻有閉塞而沒有破裂。 至於聲母kw-,k‘w-,裏麵的w,雖然也具有半元音性的介音性質,但與聲母結閤的很緊。例如“關”kwa:n,骨kwat,坤k‘wan,規k‘wai,隙k‘wik,w和k k‘ 結閤緊密,可以看成是結閤輔音。 瞬間理解香港茶餐廳阿姨誇張的“對” d-wai。 p208 波-ball-球,多士-toast-烤麵包,硃古力-chocolate-巧剋力 p209 蛋撻-tart-一種加雞蛋甜點心 p235 秦漢時就有中原人遷移入閩。這可以從秦始皇命王翦統大兵定江南後立四郡一事得到證明。當時的四郡是閩中,南海,桂林,象郡;閩中就是現在的福建。 p303 外國輸入的物種,名稱前麵加一個“番”字。這是閩,粵,客各方言通用的一個詞頭。例如:番柿-西紅柿,番薯-白薯,番椒-辣椒。 p312 韻母係統:韻母包括韻頭(介音),韻腹(主要元音)

評分

不錯

評分

物流速度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