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新文学史(上册)》分为上下两册,对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梳理,将民国元年作为中国新文学的起点,体现了新的文学史观和文学史分期理念;将新的文学史理论融入教材编写之中,以历史的、人性的、审美的文化价值立场架构起文学史描述的主线,贯穿起一部发现并体认“人的文学”历史,对文学的经典化品质进行了全面梳理,以求史料详尽、理论扎实、思路明晰地展开中国百年文学的历史版图。
民国文学史、共和国文学史是本书营构百年文学的两大历史要素。民国时段的文学史主要集中在五大板块:“五四”前后(主要是20年代)文学、30年代(主要是“左翼”)文学、国统区文学、延安文学和台湾文学;1949年后六十年共和国文学史则分为两大板块呈现,即1949-1979年的前三十年文学和1980-2010年的后三十年文学。在各章概述部分介绍文化背景,串联文学史脉络,简洁评述思潮、现象、社团;主干部分则以作家作品评述为主,文字力求清通简明;《中国新文学史(上册)》还以汉语文学史的整体观连缀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史,呈现各地域汉语文学发展的影响史;版式设计活泼美观,图文并茂,知识点分布清晰,语言表述准确。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编
综述
大陆文学
第一章 新文学三十年的晚清因素
概述
第一节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第二节 舆情小说
刘鹗:《老残游记》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
第三节 四大小说期刊
第二章 新文学潮
概述
第一节 新诗的诞生与发展
《新诗集》
湖畔诗人:《湖畔》
冰心:《繁星》
冯至:《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
李金发:《食客与凶年》
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
闻一多:《红烛》、《死水》
“新月派”:《新月诗选》
朱湘:《采莲曲》
戴望舒:《望舒草》
废名的诗
第二节 郭沫若
《女神》
《漂流三部曲》等
第三节 “为艺术而艺术”:浪漫主义风景线
“创造社”
郁达夫:《沉沦》、《达夫游记》
张资平:《梅岭之春》
第四节 “人的文学”:现实主义生命线
《小说月报》
许地山:《缀网劳蛛》
冰心:《超人》
冯沅君:《卷葹》
庐隐、丁玲:《丽石的日记》、《莎菲女士的日记》
凌叔华:《绣枕》
第五节 儿童文学
第三章 鲁迅与“五四文学”
概述
第一节 鲁迅与现代文学审美选择
《文化偏至论》
《摩罗诗力说》
第二节 鲁迅及其影响下的乡土小说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王鲁彦:《柚子》
……
台港文学与离散写作
精彩书摘
是一位自愿“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的孤独者,因为厌恶作戏的人生,所以对可悲到极点但又不知悲哀为何物的人“不布施”,且“无布施心”,自然也不会希求他人的怜悯(《求乞者》)。他憎恶社会上众多冷漠的旁观者,厌恶那“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的病态人生与社会(《复仇》),所以“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复仇(其二)》)。希望在哪里?作者自认青春已逝,所以要努力找寻“身外的青春”,.虽然也深切知晓“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但现实是“青年已多衰老”,他只得怀着一颗寂寞的心,“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希望》),变身为喝水补血的“过客”,追求梦中出现过的“好的故事”。
面对“狗的驳诘”,特别是当它指出人世间种种不平等的时候,“我”羞愧难当,只有落荒而逃,在这个充斥“聪明人”的国度,任何时候都会遭遇“立论”所指出的言说的尴尬其实也是立身的尴尬——因为连“死后”也无法避免“勃古斋旧书铺”的“小伙计”的骚扰。作者通过以上种种所隐曲表露的思想,都浓缩在“死火”的悖论式存在当中:处身“冰谷”之中,死火有“冻灭”的担心;如果走出这冰谷,死火则有“烧完”的危险,而无论是那一种,最后的结局都必然是死亡。死火清楚自己的命运,选择却是“不如烧完”,即如有可能,尽量散发出燃烧的光与热。
死火的选择就是鲁迅的选择。鲁迅认为,“大家都知道的,无须谁指引”的“一个终点”就是“坟”,“问题是在从此到那的道路”:因为“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所以“毫无顾忌地说话的日子,恐怕要未必有了罢”,但也正因为如此,“其实倒还是毫无顾忌地说话,对得起这样的青年”。鲁迅理想中的精神界的战士是这样的:“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这样的战士》)这是对抗“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现实的非常个人化的方式。这一方式,是鲁迅在思想自由遭外部政治挤压的情况下,把外在的矛盾内化的产物,或如《坟》的后记所云:“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
前言/序言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150/0,迈人大众化教育的门槛,至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400/0。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由以规模扩大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向以提高质量,注重内涵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本科阶段,素质养成、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教育,所占分量越来越大,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教育则很大程度向研究生阶段转移。这一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教学无论在理念、目标层面,抑或在内容、教法层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学术发展、学生阅读和学习习惯改变,信息和网络技术加速融入、影响甚至改变社会生活各方面等因素,更彰显出高等教育本科教材与新的教学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本世纪初,为了更好应对高等教育将要发生的诸多变化,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确定了新的教材编写设想,并通过专题会议等形式进行多次研讨。经过研讨,专家们认为,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信息化时代,高校本科阶段的办学规格、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较以往有较大转变的背景下,由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组织编写立足于新时期学生特点、纸质内容与数字资源高度集成的中文学科教材,非常必要;应该在密切跟踪、深入调查研究高校中文学科教育教学变化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形成每门课程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方案。现在,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这些教材编写设想陆续有了成果,并在以下几方面体现出一定的特色:
1.简明扼要。在新的形势下,中文学科本科基础课大都缩减了课时,尤其是地方院校,基础课的课时量往往缩减到原来的一半甚至更少。为适应这一教学情况的变化,新编教材首先在容量上进行了精简。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以往的教材通常由三到四册组成,而我们将其精简至两册;《古代汉语》通常由两册或更多组成,我们精简至一册。容量的压缩不是简单地做减法,而是尽量浓缩精华,将学习的重点、难点简明扼要地展现在教材中,使学生一目了然;在不必要做过多阐释的地方,仅用一两句话加以说明,从而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思考,也便于授课教师的个性发挥。
中国新文学史(上册)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