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法國著名哲學傢梅洛-寵蒂的另一本重要著作。在《行為的結構》中,他運用鬍塞爾現象學的方法,吸收瞭格式塔心理學的結構理論,試圖賦予形式、結構以哲學的意義。他認為行為是主體的行為,行為錶述瞭人與自然和社會的永恒鬥爭。
《行為的結構》是一本重要的哲學著作,具有很高的齣版價值。
法國思想文化對世界影響極大。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孟德斯鳩法的思想、盧梭的政治理論是建構西方現代思想、政治文化的重要支柱;福科、德裏達、德勒茲等人的學說為後現代思想、政治文化奠定瞭基礎。其變古之道,使人心、社會煥然一新。我館引進西學,開啓民智,嚮來重視移譯法國思想文化著作。1906年齣版嚴復譯孟德斯鳩《法意》開風氣之先,1918年編印《尚誌學會叢書》多有輯錄。其後新作迭齣,百年所譯,蔚為大觀,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建設裨益良多。我館過去所譯法國著作以古典為重,多以單行本印行。為便於學術界全麵瞭解法國思想文化,現編纂這套《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係統移譯當代法國思想傢的主要著作。立場觀點,不囿於一派,但凡有助於思想文化建設的著作,無論是現代性的,還是後現代性的,都予列選;學科領域,不限一門,諸如哲學、政治學、史學、宗教學、社會學、人類學,兼收並蓄。希望學術界鼎力襄助,以使本套叢書日臻完善。
目錄
一種含混的哲學阿爾封斯·德·瓦朗斯
導論:意識與自然的關係問題
第一章 反射行為
導言:生理學對客觀性的界定及經典的反射概念。
實在分析與因果說明的方法
第一節 經典的反射概念及其輔助假說
1.刺激
2.興奮的位置
3.反射環路
反射的化學條件、分泌條件、植物性條件。——大腦條件與小腦條件;抑製與控製、協調與整閤的觀念;神經係統的等級概念。——反射對於同時發生的種種反應的依賴。——對於各種先前發生的反應的依賴:反射的擴散,反射的反嚮,韋伯法則與閾限觀念。
4.反應
概述;秩序問題;解剖學秩序與生理學秩序
第二節 格式塔理論對於反射的解釋
1.眼睛注視反射;各種興奮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與反應的關係。
2.推論
3.推論的證實:機能重組與替代:尤其以偏盲為例
4.反射的生物學含義
第三節 結論
1.“形式”範疇
2.這一範疇是多餘的嗎?在一種的生理學中,神經功能被歸結為一些物理類型的關係的交織嗎?
3.形式與目的。作為描述範疇的秩序。
第二章 高級行為
第一節 巴甫洛夫的反射學及其諸假設
它預設瞭對於行為的某種描述。物理-化學分析和生理學對行為的分析
第二節 行為的“中心區域”與定位問題
1.定位問題中普遍承認可的一些結論
疾病分析,結構障礙。——整體機能與鑲嵌機能。——定位的混閤觀念與功能平行論
2.對這些結論的解釋:協調的觀念足以說明它們嗎?
空間知覺方麵的協調與“形象的不協調”。——色彩知覺方麵;“色彩的層次”;語言生理學方麵。——協調觀念的歧義。
3.結論
駁生理學中的經驗論與理智論。各種中樞現象中的形式;但什麼是形式呢?
第三節 行為的各種結構
1.學習不能被解釋為彼此外在的神經事件的聯結
2.對行為的各種結構的描瑣
A)各種混沌形式與本能。B)各種“可變動形式”:信號;各種空間關係與時間關係;各種機械關係與靜態關係。C)各種象徵形式
結論:條件反射的含義:病理現象或高級活動。行為與生存。
第三章 物理秩序,生命秩序,人類秩序
導論:格式塔理論想要突破實體主義的各種二律背反。——實際上,由於未能對“形式”作齣哲學分析,它本身也迴到瞭二律背反之中
第一節 物理結構
1.在什麼意義上確實可以說:與實證主義的看法相反,物理世界包含著一些結構
2.但這些結構並不“在”某一“自然”“之中”
3.結構是對於某一意識而言的
第二節 生命結構
1.生命形式相對於物理係統的新穎性。新辯證法之項的機體及其環境
2.作為“觀念”的機體
3.機體中的超越機械論-活力論對立的意義統一
第三節 人類秩序
1.意識的生命
——在當代人那裏,意識與活動的關係仍然是外在的。關於知覺理論的一些推論
——初始知覺的諸特徵:它依附於人的意嚮而不是依附於對象,它體驗到實在而不是認識到真理
——有關於意識結構的推論:多種多樣的意嚮,實在意識
2.嚴格意義上的人的意識
3.駁心理學中的因果思維。用結構來解釋弗洛伊德主義
4.“心理”與精神不是實體而是統一性的辯證法或者形式。——如何超越“心靈主義”與“唯物主義”的二者擇一。——作為行為結構的心理
結論:前述分析的雙重意義。它們接受一種批判主義結論嗎?
第四章 心身關係及知覺意識問題
第一節 各種經典的解決
1.素樸意識及其經驗實在論
2.關於感性事物的哲學實在論
3.科學中的僞笛卡爾主義
4.知覺意識的笛卡爾式分析
5.批判的觀念。理智主義知覺理論對心身關係的解決
第二節 不存在著自然主義的真理嗎?
1.前述各章在何種意義上導嚮瞭先驗態度。被界定為意義的三個秩序的物質、生命和精神
2.但我們的結論不是批判主義的
3.應該區分作為意義的場所的意識與作為實際經驗之流動的意識
A)外部知覺。事物現象。——身體本身的現象。——如同迴到一種原初經驗那樣迴到知覺場。作為有充分根據的錯誤的實在論
B)錯誤,心理的與社會的結構
4.結構與意義。知覺意識問題
所引著作目錄
法中(西中)術語對照錶
中法(中西)術語對照錶
法中(西中)人名對照錶
中法(中西)人名對照錶
譯後記
精彩書摘
事先以“潛在內容”或“無意識知識”的形式作齣這些證明,這乃是在假定:任何不以錶象或內容的形式呈現給意識的東西都不能被意識所認識。我們應當明確錶達從這些看法所得齣的沒有言明的意識概念。我們已經說齣的那些足以錶明,擁有一個錶象或作齣一個判斷並不是與意識生命同外延的。意識毋寜是由含義意嚮組成的網絡:這些意嚮時而於它們自身是明晰的,時而又相反地不是被認識到而是被體驗到的。這樣一個概念使我們能夠通過擴大我們關於活動的觀念而把它與活動聯係起來。除非我們把人類活動所經曆的理智分析看作是達到動物性目標的一種更精巧的手段,否則人類活動就不能夠被歸結為生命活動。但是,從我們自己所持的觀點來看,正是目的與手段的這些完全外在的關係變成為不可能的瞭。隻要我們用某些“錶象”的擁有來定義意識,這種外在關係就是必然的瞭,這是因為,活動意識由此必然一方麵被還原為對其目標的錶象,並最終被還原為保證活動得以執行的身體自動機製的錶象。手段與目的的關係在這些情況下隻能是外在的。
行為的結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