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是一次共同的成长
:38.00元
作者:齐大辉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68216951
字数:1
页码:2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做个好父母,这才是你一生大的成就!
◆和善而坚定地改变自己,成就孩子的一生!
◆齐大辉教授独创“用工学原理解决家庭问题”,善于利用科学语言、工学原理、操作工具、百姓口诀来有效解决亲子问题与家庭问题,让家长在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尤其是在教子工具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22个科学原理,60余张自画图表,30万家庭应用与操作案例证明,助你从自然型父母向有效家长转变。
◆齐大辉教先后应邀做客中央电视台《家规72小时》、文化部《家学论语》、北京电视台《对话成长》、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等多家电视台的家教节目。《人民日报》曾发表齐教授署名文章《家长教育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工程》。
◆父母做对了,孩子才!学做有效家长,培养杰出孩子,经营幸福家庭!内容提要
一本让你从教育观念乃至教育方法全面革新的书!
父母的观念,是孩子的起跑线。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创造一个孩子很容易,但是塑造一个孩子却不容易,孩子如同一部新电脑,家长输入的原始程序对孩子一生影响都至关重要。所以,爱是一次共同的成长,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提升自己。
本书是齐大辉教授经过十余年调研,在经过三十万家庭应用与操作案例证明基础上,进行的经验总结。在本书中,齐教授介绍了家庭教育中*常用的22个科学原理,利用科学语言、工学原理、操作工具、百姓口诀来有效解决亲子问题与家庭问题,让家长在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尤其是在教子工具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从自然型父母向有效家长转变。
●改变孩子的核心原理——开门原理
●引导孩子的法宝——杠杆原理
●教育孩子的智慧——“三借”原则
●和孩子沟通的理性模式——发包原理
●和孩子相处的秘诀——几何原理
●解决冲突的方法——冲突原则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方法——橄榄球原理
●让孩子走向成熟的秘诀——凸凹原理
●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钟表原理
●让孩子守规矩的原则——ABC原则
……
父母作对了,孩子才!学做有效家长,培养杰出孩子,经营幸福家庭!
目录
**章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真实环境 001
1.自然型父母与有效型家长 003
三种自然型父母 004
你是哪种类型的家长 009
从自然型父母到有效型家长 014
2.有效型家长的标准 019
正确的价值观 020
正向的好榜样 022
正常的观念 024
3.有效型家长六步走 027
**步:改变观念 030
第二步:建立概念 031
第三步:学习原理 035
第四步:掌握方法 037
第五步:使用工具 039
第六步:养成习惯 040
第二章 家长做对了,孩子才 043
4.爱是需要学习的 045
改变孩子的核心原理——开门原理 046
引导孩子的法宝——杠杆原理 054
对待孩子的正确方法——眼球原理 065
教导的智慧方法——“三借”原则 074
孩子成长的关键——“三色”原则 083
5.跟孩子沟通的技巧 091
沟通的理性模式——发报原理 092
沟通的五种方式 100
沟通的三种语调 108
沟通的陈述技巧 116
沟通的三步逻辑 126
正确的沟通:“4D1K”原理 130
6.与孩子相处的技巧 137
和孩子相处的秘诀——几何原理 138
情绪控制的原则——处事原则 146
解决冲突的方法——冲突原则 155
如何解决“孩子问题”——倾听原则 163
如何做到认真——认真原则 169
7.如何引导孩子成长 179
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钟表原理 180
让孩子有所作为的原理——摁钉原理 189
决定孩子人生轨迹的原理——弹道原理 200
学会放手,让孩子走向成熟的秘诀——凸凹原理 208
孩子爱上学习的方法——橄榄球原理 216
8.为孩子树立规则和界限 223
让孩子守规矩的原则——ABC原则 224
孩子健康成长的秘诀——规避原则 233
如何教孩子理财——花钱原则 241
让孩子自制的原理——滞后原理 247
作者介绍
齐大辉
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学院中心主任教授。北京市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独创“用工学原理解决家庭问题”的实践手段,跳出教育搞教育,善于利用科学语言、工学原理、操作工具、百姓口诀来有效解决亲子问题与家庭问题。提倡与孩子讲约定、操作方法口诀化,吸引了众多家长粉丝。
齐大辉开创的《家庭公约》先后在30多个城市的妇联系统、200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应用。长期在清华大学职业经理人训练中心、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等机构讲授“家长教育”系列课程。先后应邀做客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的家教节目。《人民日报》曾发表齐教授署名文章《家长教育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工程》。
著有《一次管一生的教育》《家庭公约》等畅销书。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正版”有执念的人,所以看到这本书明确标注了正版保证,心里就踏实了不少。对我来说,知识和智慧的传播需要被尊重,尤其是在涉及家庭教育这种对社会影响深远的话题上。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和装帧都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的珍视,拿在手里有分量感,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可。内容方面,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关系重塑”的视角。很多育儿书籍侧重于“管教”和“规则建立”,但这本书更聚焦于“连接”和“信任的构建”。它让我明白,一个稳定的亲子关系,远比所有刻板的规矩都来得重要和持久。作者在书中穿插的一些小故事,比如如何处理孩子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或者如何在日常琐事中发现教育的契机,都处理得极为细腻,充满了人情味,让人觉得非常接地气,是真正可以在厨房、在睡前故事时间里立刻应用起来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却充满力量,那种柔和的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让人感觉非常温暖和安心。我是在一个书店的角落偶然发现它的,当时正为最近和孩子的沟通问题感到焦虑,随手翻开几页,里面的章节标题和一些引人深思的句子,立刻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它不像那些堆砌了太多理论的育儿书,而是充满了真诚的个人经验和深入骨髓的理解。我尤其喜欢作者描述的那些生活中的小场景,那些细微的情感流动,仿佛就是在我家刚刚发生过的事情一样,让人忍不住想停下来,仔细思考自己是否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信号。那种共鸣感,简直是太强大了,它让人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育儿路上的种种挑战,而是有一个充满智慧的长者在轻声引导。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毫不费力,即使在疲惫的夜晚,也能让人保持专注,沉浸其中,这对于一个需要挤时间阅读的家长来说,实在是一份贴心的设计。
评分我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正值我家庭生活的一个小低谷期,感觉和孩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无论怎么努力,似乎都找不到有效的桥梁。朋友推荐这本书时,我其实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毕竟市面上的“育儿秘籍”太多了,大多都是大同小异的空话。然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探寻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它没有用那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教,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友在分享他的心路历程。书里关于“倾听的艺术”那几章,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沟通”,其实只是在等待对方说完,好轮到我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反思是痛苦但又极其必要的,它迫使我放下自己的预设立场,真正去感受孩子的情绪波动,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的行为结果。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方法,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修正和心灵洗礼。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好,张弛有度,绝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它不像那种一板一眼的教科书,而是更像一本高质量的散文集,每一章的过渡都自然流畅,让你有一种读下去的冲动。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父母身份”的解读——它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持续学习、不断迭代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教育理念日新月异,父母很容易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心理支撑,那就是“允许自己不完美”。它没有鼓吹做一个“超人父母”,而是鼓励我们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局限,并在与孩子互动中共同成长。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如何处理亲子冲突的段落,简直是我的“救星”,它们提供了一套更具同理心和建设性的对话脚本,帮助我从“对抗”模式迅速切换到“合作”模式,效果立竿见影,让家庭氛围都变得轻松愉悦了许多。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过于宏大叙事、空谈理想的育儿书籍敬而远之。这本书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它的“微观”和“实用性”。它从最日常的餐桌对话、睡前整理玩具这些家长最容易忽略的细节入手,层层深入到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和情感联结的建立。我清晰地记得其中一段话,大意是说,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物质的丰裕,而是看到他们真实的样子并接纳他们。这句话对我触动极大,因为我发现自己过去常常不自觉地在孩子身上投射自己的期望和未完成的梦想。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暂停键”,让我们有勇气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我们到底在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自己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父母?这种深度反思,是任何速成指南都无法给予的。阅读完毕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深呼吸,对未来充满了更清晰、也更温柔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