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钢琴八度练习曲:作品553

车尔尼钢琴八度练习曲:作品55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车尔尼 著,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 编
图书标签:
  • 钢琴曲
  • 练习曲
  • 车尔尼
  • 钢琴教学
  • 古典音乐
  • 技巧提升
  • 八度练习
  • 钢琴考级
  • 进阶练习
  • 音乐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ISBN:9787103034439
版次:1
商品编码:10055581
品牌:人民音乐出版社(PEOPLE’S MUSIC PIBLISHING HOUSE)
包装:平装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0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八度在众多的钢琴演奏的技巧中,是一种光芒四射的技术之一。似乎八度也只是手大的钢琴演奏者的专利,那些手小的演奏者连八度都够不着,在弹奏八度时,无疑会带来许多烦恼。所以,手小的学习者(特别是儿童)对于手指扩张及八度的练习应及早开始,即《车尔尼钢琴练习599》后期。首先可以试着双手弹六度的和音(1、5指),以音阶形式弹奏。开始时会弹不准,只要反复练习,困难是可以解决的。这个是练习八度的过渡阶段,应该从慢、轻开始,待到动作娴熟自然了,手也在不断的活动中长大了,之后再弹八度就会驾轻就熟了。
  八度练习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手掌的架子要稳固——掌关节不要塌陷,两边手指撑开立住,5指指关节要突出。一般左手弹奏和弦,右手为旋律。因5指弱,需格外关注。还要注意落音时的整齐。
  2.手腕灵活,不僵也不软。动作开始时尽量用大臂来带动,落在键上后下再使劲,而应让臂膀放松下来,尽可能只用手臂的重量,切勿只用腕或只用小臂;动作时如同拍皮球,几个关节自然配合;慢奏时可以多使用大臂,快奏时力量就应向腕部移动。总之,绝不能硬。
  3.落键时手指要主动触键,反弹功作与演奏速度一致,用耳朵分辨,追求优荚的音色。大多数的八度应该是干净、整齐,具有弹性的音色。
  4.如果可能的话,在连续的八度中,应用4、5指替换弹奏,一般4指用在黑键上。用了4指后,会减轻手掌长时间僵硬的状态,使肌肉得到一定的缓解。手大的人,若能使用到3指,弹奏起来会更方便。
  5.八度在音乐中要表现得有轻重、刚柔。练习时应结合音乐的内涵,注意美感。
  6.在钢琴演奏中,弹奏八度需要一定的体力,练习时不要超强、超时练习,以免把手练坏。
  针对该练习曲集的各条说明,请见每条的注释。

作者简介

  卡尔·车尔尼(CarlCzerny)(1791年2月21日——1857年7月15日),奥地利人。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
  尔尼出生于维也纳,他的父亲(Wenzel Czerny)也是钢琴家。车尔尼从小跟随父亲、胡梅尔(Johann Nepomuk Hummel,1778-1837)和安东尼奥·萨列里(Antonio Salieri,1750-1825)学习钢琴,他3岁时就能弹钢琴,7岁时能将自己的乐思记录下来,9岁就登台演奏莫扎特的C小调钢琴协奏曲,10岁时已能清晰流畅地弹奏莫扎特、克莱门蒂的全部钢琴作品,并且具有超凡的音乐记忆力。从15岁起就开始了钢琴教师的生涯。Carl Czerny(1791-1857)_Portrait1801年,年仅10岁的车尔尼去见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贝多芬被车尔尼精彩的演奏所打动,接受了这位学生。车尔尼师从贝多芬学钢琴并受胡梅尔和克莱门蒂(Muzio Clementi,1752-1832)的影响,钻研他们的教学法,车尔尼曾参加了克莱门蒂在维也纳的授课。贝多芬曾在1801年——1803年的三年间免费教他弹奏钢琴。车尔尼于1812年首演了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皇帝”,他对于贝多芬的作品积极宣传,并在他的作品500号《钢琴理论及演奏大全》的第四册的第二、三章中论述如何正确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他能够背奏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车尔尼很快就成为维也纳著名的钢琴教师,他的学生包括弗兰兹·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Kullak,Leschetizky,Theodor D?hler(1814-1843),Sigismond Thalberg(1812-1871),Stephen Heller(1813-1888)等,后来都成为著名的钢琴家。他免费教李斯特弹琴,李斯特也说:“我的一切都是车尔尼教我的”,并把自己写的练习曲题献给车尔尼。车尔尼在1842年出版了他的自传,"Memery of My Life"。车尔尼去世于维也纳,由于没有家庭,他的遗产都留给维也纳音乐及表演艺术大学和其他的慈善机构。卡尔·车尔尼Carl Czerny(1791-1857),版画车尔尼是19世纪上半叶维也纳钢琴学派的创始人,他总结了浪漫主义以前的注重指力的钢琴技巧,同时又指出了手臂重量的重要性,他在《钢琴理论及演奏大全》指出:“弹奏时,手的动作要藏起来,手指不可以抬得比必要时高。为了做得正确,有必要增强肌肉的内在紧张,在不破坏手指柔软运动的范围内,加入手臂的重量”,他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钢琴演奏架起了一座桥梁。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不包含《车尔尼钢琴八度练习曲:作品553》内容的图书简介,旨在全面介绍一部钢琴学习者的进阶教材,侧重于技术、音乐性和演奏表现力: --- 《钢琴技艺的精进:高级手指独立与和声织体构建》 导言:通往演奏大师之路的基石 本书《钢琴技艺的精进:高级手指独立与和声织体构建》是一部专为具备扎实基础、渴望迈入高难度钢琴演奏领域的学习者量身打造的综合性教材。在钢琴学习的漫长旅途中,技术与音乐性的平衡发展是实现艺术表达的关键。本书旨在填补传统基础练习与专业演奏曲目之间的鸿沟,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练习曲目、详尽的演奏指导和深入的音乐分析,帮助学习者彻底克服技术瓶颈,塑造成熟的音乐嗓音。 我们深知,真正的钢琴艺术不仅仅在于指尖的快速与准确,更在于对乐思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细腻传达。因此,本书在技术训练的严谨性之外,更强调对和声结构、声部交织以及不同演奏风格的把握。 第一部分:手指的“独立宣言”——精准控制与跨越障碍 本部分聚焦于提升手指的绝对独立性和灵活性,这是演奏复调作品和复杂织体(如巴赫赋格或浪漫主义晚期作品)的先决条件。我们不再满足于平均的力度分配,而是追求每根手指都能根据音乐需要,独立地、有目的地运动。 1. 异速同构练习(Asynchronous Motion Studies): 本章节包含一系列针对不同手指组合的练习,要求手指以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执行任务。例如,要求拇指与无名指保持慢速的连奏,而食指、中指与小指则需快速地完成三连音或十六分音符的琶音。这类练习旨在打破大脑对所有手指“同步行动”的习惯性思维,培养演奏者对指尖力量的精确控制。这对于处理需要清晰分离的对位线条至关重要。 2. 弱指强化与无名指的“解放”: 传统练习中常被忽视的无名指和小指的力度和清晰度是本书着重攻克的难点。我们设计了大量的“五指组合变奏”,尤其侧重于无名指的清晰触键和跨越性跳跃。通过结合不同的音程结构(如增四度、减五度、大七度)进行反复练习,使演奏者能将这些“弱指”提升到与主导手指同等的清晰度。 3. 跨越与伸展的平衡艺术: 本书提供了针对大幅度横向移动和高难度跨越的专项训练。这些练习不仅要求手臂和手腕的放松,更强调手掌肌肉的动态变化。练习设计模拟了钢琴文献中常见的宽广琶音、大和弦连奏以及复杂的大跳音程。关键在于,如何在保持触键的即时性与连贯性的同时,实现精准且毫不费力的跨越,避免“撞击”琴键的僵硬感。 第二部分:和声织体的精妙构建——声部清晰度与层次感 钢琴演奏的魅力在于能一人同时扮演管弦乐队的角色。本部分致力于教会学习者如何清晰地分离和突出不同的音乐声部,构建具有立体感的和声织体。 1. 多声部线条的“点对点”分离: 针对复调音乐,如巴赫的《平均律》或莫扎特的奏鸣曲中的对位段落,本书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声部聚焦”练习法。学习者需要练习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某一条旋律线(无论是高音声部、中音声部还是低音声部),确保其音量、音色和连贯性完全独立于其他声部。我们通过改变特定声部的力度标记(如将其中一条线标记为 ff,而其他线标记为 pp)来进行极端对比练习,训练大脑对不同手指下达“差异化”指令的能力。 2. 琶音与分解和弦的“色彩变化”: 传统的琶音练习往往只追求速度和均匀性。本书的进阶琶音练习要求在快速的分解和弦中嵌入明确的旋律轮廓。例如,在快速的C大调琶音中,要求特定的音符(如每组的第三音或第五音)被突出为“旋律点”,使其听起来像是清晰的吟唱,而非均匀的背景噪音。这要求对触键深度和释放时间的微小调整。 3. 踏板的“呼吸”与“融合”: 深入探讨了延音踏板在构建和声层次中的作用。本书提供了结合踏板运用的练习,重点在于如何使用踏板来“模糊”不重要的过渡音,同时“清晰”地烘托主要和声的色彩。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踩下去”和“抬起来”,而是关于如何通过踏板的轻微松动和再踏,实现和声的平滑过渡和层次的微妙叠加。 第三部分:风格与表现力的深化——从技术到艺术的飞跃 技术是表达的工具,而非目的本身。本部分将技术训练融入到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作曲家风格的理解之中。 1. 触键的“颗粒感”与“歌唱性”: 探讨了不同风格对触键要求的影响。例如,古典时期的清晰、分离的“颗粒感”(Clarity and Separation)与浪漫主义时期追求的“歌唱性”(Cantabile)之间的区别。本书提供了一系列音阶和和弦练习的变体,要求学习者能够在同一把位上,瞬间切换触键方式,模拟不同作曲家对“音色”的特定要求。 2. 节奏的灵活性与弹性处理(Rubato的科学): 高级演奏对节奏的掌控要求极高的弹性。本部分分析了“弹性速度”(Rubato)在不同风格中的应用,从巴赫的“内在节奏的稳定”到肖邦的“自由呼吸”。通过结构化练习,教会学习者如何在保持内心节拍稳定的前提下,对旋律进行微小的加速与减速,使音乐听起来充满生命力,而非死板的机械运动。 3. 演奏中的“空间感”: 本书最后强调了对音乐“空间感”的感知与塑造。这包括对重音的精确处理,对乐句起承转合的结构性认识,以及如何通过力度和速度的对比,在听众的脑海中“画出”音乐的轮廓。学习者将被引导去思考:在一段乐句的最高点,如何通过细微的减速和力度控制,将高潮处的张力推向极致,并在收尾时,如羽毛般轻盈落地。 结语: 《钢琴技艺的精进:高级手指独立与和声织体构建》不是一部简单的技术清单,而是一份系统化的思维导图,引导学习者从“学会弹奏”迈向“学会演奏”。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钻研与实践,学习者将获得驾驭复杂钢琴文献所需的全面技术能力和深刻的音乐洞察力,为未来的独奏生涯奠定坚实而富有创造力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车尔尼钢琴八度练习曲:作品553》简直是打开了我钢琴练习新世界的大门!以前总觉得八度技巧是高不可攀的,只能在那些大师级的乐谱中望而却步。但自从拿到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八度练习也可以如此系统、如此循序渐进。它不像我之前尝试过的那些练习曲,上来就给你一堆难度系数爆表的音程,让人心生畏惧。这本书从最基础的指法、手型训练开始,慢慢引导你建立起正确的八度肌肉记忆。每一次练习,我都能感受到手指的延展性在一点点增强,手臂的协调性也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很多练习曲的旋律也意外地动听,让我在枯燥的练习中也能找到一些音乐的乐趣,不至于太疲惫。这本书的设计真的非常人性化,对于我这种正在努力提升八度演奏能力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我经常会在练完一首曲子后,找到对应的八度练习,然后你会发现,之前觉得很难处理的段落,现在变得轻松多了。这种循序渐进的成就感,是其他练习曲很难给予的。我特别喜欢它的一些乐句设计,不仅锻炼了手指的力量和独立性,也同时要求我们对音色的控制,这对于培养音乐表现力也非常有帮助。

评分

我是一个对音乐有着极大热情,但总觉得自己钢琴技术不够扎实的爱好者。拿到《车尔尼钢琴八度练习曲:作品553》这本书,我感觉就像发现了一块宝藏。以往我对八度音程的印象就是“宽”、“难”、“容易出错”,总是刻意去回避,结果可想而知。但是这本书,它把八度练习分解得如此细致,从最基础的手指独立性训练,到手臂的协调发力,再到手腕的微调,每一个小细节都给了我清晰的指导。它不像那种“一刀切”的练习,而是让你从易到难,一点点突破心理障碍。我最喜欢它的一些小练习,虽然只有短短几小节,但却能让你立刻感受到八度练习的核心。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乐谱清晰易读,不像有些书印得模模糊糊,看着就影响心情。我经常会在练完当天的基本功后,选择一两个我感兴趣的八度练习曲来练,惊喜地发现,很多以前觉得难以驾驭的乐句,现在居然能弹得比较流畅了。这种进步,虽然是细微的,但对我来说,是巨大的鼓舞。我甚至开始觉得,八度练习也不是那么可怕,甚至还有点“好玩”起来。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改变,就是让我重新认识了八度,并且敢于去挑战它,去征服它。

评分

我是一个已经学习钢琴多年,但总感觉在技术上原地踏步的琴童家长。这次给孩子挑选这本《车尔尼钢琴八度练习曲:作品553》,主要是想针对性地解决孩子在弹奏一些奏鸣曲或协奏曲时,经常遇到的八度问题。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有点犹豫,毕竟车尔尼的名头代表着“难度”,但翻开书后,我发现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简单的音阶式的八度连接,到和弦式的八度分解,再到复杂的琶音八度,每一步都衔接得非常自然。它不像市面上一些号称“速成”的教材,拔苗助长,反而会适得其反。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八度工程师”,一步步为你打下坚实的基础。孩子的反馈也很有意思,他一开始觉得有些练习有点“奇怪”,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练,但随着练习的深入,他自己开始体会到,原来以前弹不好的地方,现在因为这些基础的训练,变得不再是问题。而且,书中一些练习曲的节奏感很强,孩子觉得练起来很有“劲”,不会觉得像是在完成枯燥的任务。我观察到,孩子的手腕和手臂的放松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是之前很多练习都未能达到的效果。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对于想要系统提升八度功底的钢琴学习者来说,绝对是一本值得信赖的教材,它真正做到了“慢工出细活”。

评分

作为一名钢琴教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攻克八度难关的教材。这本《车尔尼钢琴八度练习曲:作品553》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结构设计非常科学,充分考虑到了不同阶段学习者的需求。初级部分,它以非常温和的方式引入八度概念,注重手指的延展和手腕的灵活运用,避免了初学者可能产生的紧张和僵硬。中级部分,则开始挑战更复杂的八度组合和节奏型,并且巧妙地融入了音乐性,让学生在练习技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音乐的律动。高级部分,则对技巧的要求更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域宽度和爆发力。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不少练习曲的音乐风格多样,涵盖了不同的时期和作曲家风格,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技巧,也能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更重要的是,车尔尼的练习曲向来以其严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著称,这本书也不例外,每一个练习都仿佛是在为下一个练习铺路,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高难度的八度技巧。很多学生反馈说,自从开始练习这本书,他们在弹奏肖邦、李斯特等作曲家的作品时,感觉豁然开朗,之前的很多技术瓶颈都迎刃而解了。这让我更加确信,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技巧训练,更在于它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评分

这本《车尔尼钢琴八度练习曲:作品553》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钢琴练习教材。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指法操练,更是一种对钢琴演奏基本功的全面而深刻的挖掘。书中对八度这个看似“简单”但实则充满挑战的音程,进行了非常系统化的拆解和训练。从基础的指间扩展,到手臂与手腕的协同发力,再到不同速度和力度下的八度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恰到好处。我尤其欣赏它在练习曲中融入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这使得枯燥的技术训练变得不那么单调乏味。很多练习曲都有着鲜明的旋律线条和动感的节奏,让我在练习技巧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这本书的编排非常人性化,能够适应不同程度的学习者。对于初学者,它能够帮助建立稳固的八度基础;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它则能帮助他们突破瓶颈,进一步提升演奏的深度和广度。每次练习这本书,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手指更加灵活,手臂更加放松,对音色的控制也更加细腻。它不仅仅是一本练习曲,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钢琴老师,耐心地引导我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音乐世界。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要在钢琴演奏上有所突破,尤其是想要攻克八度难关的琴友们。

评分

网购方便,价格稍贵。有点皱……

评分

车尔尼钢琴八度练习曲:作品553

评分

很好东西 很喜欢非常好的东西

评分

还没用,不过应该是正版

评分

比较难,有针对性的练习曲

评分

书很不错,满意!没什么褶皱!

评分

书很不错,满意!没什么褶皱!

评分

没想到这么薄,送来都快卷成腌菜了。不过对手小的人练八度来说还是有用的,总比哈农好听一点儿。如果手不是特别小的话可以不用这本

评分

车尔尼钢琴八度练习曲正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