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8
中國與世界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於爾根·奧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
1952年生,曾在倫敦德國史研究所和弗萊堡大學工作,現為康斯坦茨大學近現代史教授。他齣版過大量有關18世紀以來的歐亞曆史著作。其作品包括《中國與世界:十八世紀至當代》(獲得德國史學傢協會奬)《中國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等。於爾根·奧斯特哈默因其在曆史學研究中的卓越成就分彆於2010年和2016年獲得萊布尼茨奬、湯因比奬。目前,他正在從事20世紀的去殖民化史研究,並和入江昭(Akira Iriye)閤作主編6捲本《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本書為讀者全麵而深入地迴顧瞭從18世紀到1949年中國與西方世界和日本的關係,論述的重點時間段是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作者非常詳細地論述瞭中國與外部世界的政治和經濟關係,並從不同的理論視角解讀它們對之後中國發展所造成的影響。例如,作者分析瞭,西方和日本在中國開設銀行、修建鐵路讓中國對其産生依賴的程度。作者寫作本書的目的在於將中國對外部世界的理解與西方對中國的理解平衡起來。
##兩大主題:圍繞中國加入由國傢構成的世界體係、以及中國融入世界經濟體係的過程。某些觀點有爭議也有啓發。(短評寫不過,略)廣州貿易是全書的一個重點論述,是脫離世界體係的憾事,他還把中國與歐洲、中國與日本進行比較,也談及中國為何無法明治維新。他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就是世界大背景下的民族主義的興起。理解他的觀察視角,應當去讀三大本的《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他從時間和空間上定義瞭“19世紀”的概念,然後從各個主題詳細描述19世紀如何成為一個全球化的世紀,他說,19世紀的一個重大發明就是“民族國傢”。“帝國與民族國傢是19世紀人類聚居的兩大政治單位。”這組關係的對立是構建當今世界政治區域的最重要因素。
評分 評分 評分##歐洲人視角來寫中國從18世紀之後的曆史。 世界史優點,往往不在於史料,而在於框架。你可以不同意其看法,但也可以藉此瞭解旁人看中國的維度。甚至可以說,人人都滿意的中立和客觀,很難成為這類書的長處。 這本書特點之一,跳齣瞭費正清的“衝擊迴應”框架,引入“世界社會”的概念,這個改變在本書中的含義是指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主要是政治和經濟兩大支柱構成的,偶有文化。 作者將中國與國際社會之間的關係定義為一種交互式關係,影響往往是雙嚮的,“對這種關係起決定性作用的,並不僅僅是政客,中外商人群體(business men)同樣也在其中扮演瞭重要角色。”
評分##以前上學的時候對曆史沒有一點興趣,關於曆史課都是死記硬背的曆史事件。這次看完這本書終於把清朝到近代的曆史事件的點串起來瞭。比較刷新我的認識的是,清末的時候英國等國傢其實並不準備像殖民印度那樣殖民中國,因為殖民的話需要負責更長遠的責任,並且殖民隻適閤比較廣闊且荒蕪的地區,他們隻是想利用清政府的軟弱落後,榨取所有經濟利益。還有一點印象比較深的是,美國在1945年以後麵對國共之爭的不站隊的態度以及他們最初對在中國的期待是蔣介石領導下的民主的資本主義國傢的中國盟友。
評分 評分##經濟史 殖民
評分 評分中國與世界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