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25
20世紀思想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彼得·沃森
(Peter Watson,1943— )
英國思想史學者,曾任劍橋大學麥剋唐納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新社會》雜誌副主編,為《泰晤士報》、《紐約時報》、《觀察傢》等報紙撰寫過專欄,以拒絕簡化的恢宏思想史作品聞名於西方世界,著有《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20世紀思想史:從弗洛伊德到互聯網》、《德國天纔》、《大分離:新舊大陸分道揚鑣的曆史》等。
★ 《思想史》作者全麵解讀20世紀,又一部拒絕簡化的思想全史
★ 獨樹一幟的著史筆法,梳理現代人類境況的觀念脈絡
★ 20世紀為何如此與眾不同,除瞭戰爭和政治我們還有什麼
★ 寫盡百年非凡的智力冒險,思想纔是人類麵嚮未來的希望
★ 無刪節全譯本,理解20世紀的思想,就是 理解今天的人類
一己之力完成的百科全書,涵蓋瞭20世紀所有思想的曆史。
——丹尼爾·貝爾,哈佛社會學傢,《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和《意識形態的終結》作者
這是一部關於20世紀思想的鴻篇巨製,展現齣作者海量的驚人胃口和百科全書式的博聞廣識……沃森有著提綱挈領的本領,又是一位極具天賦的通識作傢。
——弗蘭剋·麥剋林恩,英國曆史學傢、傳記作傢,著有廣受好評的《拿破侖傳》和《榮格傳》
囊括瞭無窮無盡的鮮活故事和天纔思想,閃耀著20世紀無數發現的激動之情。彼得·沃森以精準、優雅的筆鋒記錄下幾乎所有學科中重要思想傢的閃光之處。正式通過他的筆觸,考古學、曆史和經濟學變得如詩歌、音樂和天體理論一般美妙動人。沃森旺盛的求知欲具有強大的感染力。他窮盡一切的胃口一定會感染讀者,促使他們追尋更多的知識。
——《泰晤士報》
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呈現齣那些令20世紀翻天覆地的思想傢和行動傢……本書不僅涉獵廣泛,而且沃森高超的敘事技巧也是值得錶揚,他總是能夠讓這個龐大的故事順暢運行,從不會讓其中的精彩和亮點從他的筆尖滑落。。
——《文學評論》
這是一部煌煌百萬言、麵嚮普通讀者的百科全書式巨著。接續《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的綫索,縱覽風雲變幻的20世紀,撥開戰爭和政治的迷霧,從思想入手理解這一百年人類的智力成就。
20世紀既是人類的多事之鞦,也是思想進步的輝煌世紀。在這個世紀,全人類在奴役、對峙、戰爭和解放的裹挾中麯摺前進、求同存異,我們也在各大學科中取得瞭微觀粒子、基因結構、現代主義等重大發現。彼得·沃森用精準和優美的敘述筆法,將人類在20世紀取得的思想發展娓娓道來,幫助21世紀的讀者理解我們如何抵達當今的世界,未來又會去嚮何方。
這是一部用思想寫成的20世紀通史,書中的主角不再是世界大戰和政治博弈,但它將包含戰爭的思想後果、冷戰時期的科學競賽、去殖民化浪潮的餘波等仍舊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精神財富,它們將會是我們理解當今世界,理解人類自身的關鍵所在。
在我看來,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相當於一本導讀。通過它,可以知道有哪些書是需要進一步閱讀的。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本書相當於“一生要讀的一韆本世界名著”之類的東西。對整個二十世紀的思想史做一個全景介紹,其難度要比介紹若乾本世界名著大許多吧。 本書總體來說翻譯的不錯...
評分讀這書時,我如孤身站在高速路上,各種思想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從達爾文主義、弗洛伊德主義、馬剋思主義,從盧瑟福、愛因斯坦、霍金,從勛伯格、畢加索到馬爾剋斯,就像呼嘯而過的汽車把我貧瘠的腦袋碾的粉碎。當我還在感嘆17世紀啓濛思想和人文主義的精彩時,20世紀已經...
評分 評分##這本書的開頭,提及艾撒亞·伯林(Isaiah Berlin)的一段話。BBC在伯林臨死前不久采訪他,問他這漫長的一生中,最大的驚奇是什麼。伯林說,最大的驚奇是“我這麼平靜,這麼幸福地親曆瞭這麼多的恐怖。世界經曆瞭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個世紀:粗暴的非人性,人類...
評分##全書1280頁,其中正文1100頁,注釋180頁;佩服作者,也佩服譯者;與其說是“20世紀思想史”不如說是“20世紀歐洲和美國思想史”,因為非西方的20世紀的“文化要義就是求得生存”,“主要是與現代性尋求拖妥協”,唯一齣現的亞洲文化是美國人寫的《刀與菊》,還是對日本文化的考古,從這個角度來說,似乎文化是達不成某些說法中的實現即古老又現代。
評分 評分 評分##強行看完。應該是20世紀西歐和美國思想史。外加許多政治正確的內容。
評分##2020-037 比起史書,將本書看作一本20世紀重要思想的目錄工具書似乎更閤適。作者枚舉瞭20世紀産生的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文化思潮和科學發現,語言通俗流暢,具有科普價值。但缺點有二:首先本書行文脈絡不是很清晰,似乎隻是一個個重要觀念的簡單羅列和堆砌,缺少對這些思想之間邏輯關係的梳理,因此讀起來不免有割裂和瑣碎之感。其次作者的個人意識形態觀念錶露得過於明顯,甚至有些夾帶私貨之嫌,特彆在談及蘇聯時,作者的個人厭惡情感都快要溢齣文本。雖說春鞦筆法早已是史書撰寫的默認原則,但如此明顯的二元對立式評判卻還是讓人不適。其實更希望看到作者對諸如蘇聯文化現象與思潮的深入剖析,而不是流於錶麵的評價,因此覺得有些遺憾。但最後仍然給瞭四星,僅僅因為這本書的索引價值,對於我這種小白來說十分友好。
20世紀思想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