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9
紫禁城的黃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作者】:
莊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1938)
齣生於英國蘇格蘭。先後就讀於愛丁堡大學、牛津大學瑪格德琳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1898年被派往中國。1919年被聘為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英文教師;1924年溥儀被逐齣宮後,不再擔任該職。著有《儒學與近代中國》《佛教中國》《紫禁城的黃昏》等書。
【譯者】:
高伯雨(1906—1992)
原名秉蔭,又名貞白,筆名有林熙、秦仲龢、溫大雅等,廣東澄海人,香港著名學者、散文傢,以諳於掌故馳譽香港文壇。曾留學英國,主修英國文學。迴國後,在上海工作,抗戰期間迴港,為多傢報社寫專欄,並創辦《大華》雜誌。集結齣版的作品有以“聽雨樓”命名的文集五種,譯注有《英使謁見乾隆紀實》《紫禁城的黃昏》。
★《紫禁城的黃昏》在摘得九項奧斯卡金像奬的電影《末代皇帝》中齣鏡和被提及,它也是該電影的創作藍本。
★從西方人的角度看中國近代史,與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互為印證。
★掌故大傢高伯雨譯注,從多方角度辯證性地評述原文。
★兩百多條譯注,近百張插圖,生動還原曆史。
莊士敦在中國生活瞭三十餘年,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通”。1919年—1924年,他身為溥儀的英文老師,見證和參與瞭溥儀所經曆的一係列浮沉奇遇。在這本“目擊身經”的實錄裏,莊士敦不僅書寫瞭末代皇帝從少年時代到青年時代的身世,也藉此勾連起從義和團運動到袁世凱稱帝、張勛復闢、馮玉祥兵變等諸多重大事件的中國近代史。
譯注者高伯雨對書中提及的各個人物生平和風俗習慣都十分熟悉。全書包含兩百多條譯注,道齣曆史的諸多隱秘細節,為我們還原瞭真實而生動的時代麵貌。
——————————
倉皇顛沛之際,唯莊士敦知之最詳。今乃能秉筆記其所曆,多他人所不及知者。——溥儀
就全書“戲肉”,夾敘夾議,精彩非凡;查證引據,頗具功夫,令人佩服。——李敖
譯注簡直可以獨立當成一篇篇短小的隨筆來讀。我相信這是任何一種紫禁城的黃昏的中譯本所無可比擬的——藏書傢薑德明
##譯者是不是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個東西叫腳注?簡直就像個沒文化沒素質的人一直不停打岔。用得著你嗎?想打岔找存在感也得分場閤,最次你加個括號能纍著嗎?還好意思標榜譯注。閱讀體驗極差
評分 評分##莊士敦是位紳士,秉承善意和尊敬,誠懇地記錄下瞭那個曆史時刻。高伯雨是精於考據典故的大傢,尤其清末民初一段曆史人物,言之鑿鑿,好書好版本。 1、莊士敦連帝製復闢者都很難稱得上,他隻是帶著對一個偉大國度和一個曾經偉大王朝的崇敬之心開始對溥儀的教學。莊士敦的教育著眼於培養學生健康的身體和人格——能夠這樣做,一是基於他的品格,莊比很多中國人更像儒者:忠誠、正直;二是由於他的西方民主政治和教育的生活背景...
評分文/吳情 我看這本書是很久之前的事瞭,那時,我剛剛看瞭電影《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裏麵一個重要人物——莊士敦引起瞭我極大的興趣,一個外國人親曆瞭中國最為動蕩的幾十年,我想,如果從他的視角來看那個時代的中國,應該會有一番彆樣的感受吧,正好,譯林齣...
評分當意大利影片《末代皇帝》榮膺198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時,這似乎注定瞭英國人莊士敦這本《暮色紫禁城》的熱銷。在中國文獻中,莊士敦被認為是西方文化的代錶,文化侵略的急先鋒,而在英國人的眼中,莊士敦又是一個過於熱心擁抱異國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個效忠外國主子的“英奸”...
評分##1. 在推翻帝製、走嚮共和的革命運動中,對待末代君主的方式通常都是極端殘暴的。2. 任何人一旦品嘗過權力的美妙滋味,就難以再抗拒它的誘惑,更何況對一個從小被身邊人捧為天子、頂禮膜拜的人。
評分 評分 評分##3.14-3.26 《紫禁城的黃昏》 原本看《末代皇帝》的時候,並沒有覺得莊士敦是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可能是戲份不多。但看完這本書纔知道封建末代史上和溥儀生涯中,這麼一個人物可以說是最影響溥儀的人。 莊士敦其實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無論是在英國還是中國,莊士敦都屬上流最接...
紫禁城的黃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