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5
近代山区社会的习惯、契约和权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杜正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法律史,研究兴趣为基层社会组织、乡村生活和民间信仰等。曾在《历史研究》、《历史人类学学刊》、《近代史研究》、《文史》等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有专著《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州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浙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参与选编《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第一辑、第二辑)。
龙泉司法档案不仅完整记录了近代法律制度的基层实践,也记录了法律与社会经济生活、民众观念之间的互动机制和变迁过程,包括人们怎样用法律的语言来陈述自己的生活和遭遇,为自己的行动辩护和创制意义。在异姓承嗣、祭田纠纷和族谱编纂等问题上,地方宗族主动应对继承法律改变带来的挑战。在抱告制度废除、男女平等原则确立和诉讼规则改变的背景下,女性仍然受制于宗法伦理,同时又积极地利用这套规则和话语;她们更多地现身于包括法庭在内的公共空间中,但同时又受困于制度中更为隐蔽化的性别不公。诉讼中的契约使用显示,法律制度、国家财政、地籍整理运动和地方原有的社会矛盾、权力结构共同作用,对地方上“凭契管业”的传统发生影响。在民国时期的基层社会中,“礼”、“俗”仍然与“法”一起是建构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但是,随着法律的改变,“礼”和“俗”也被重新分类和定义了。民国时期的民众和基层法律官员的决策、行动和表达,是在这样一个规范被重新分类和定义的过程和环境中进行的,同时他们也都参与塑造了这个过程。
##补标
评分 评分##本书利用龙泉司法档案,从习惯、契约和产权三个方面对近代司法改革如何在地方社会的语境中得以实践以及地方社会的因应进行了探究。“异姓承嗣”法律与习俗的演变表明,所谓的习惯实际上是未被纳入礼法制度而被标记为地方性的“俗”,它并不是法律的后备资源。是近代习惯法概念的引入使得礼法对立面的习惯转变为新法律的法源,礼和俗也被重新定义与分类。通过对晚清民国诉讼中的契约与产权问题的讨论,揭示了中国传统的契约镶嵌在具体而生动的社会关系之中,本质上是熟人社会的产物,一旦离开了这个环境,便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在传统诉讼模式中,情理而非契约才是地方官处理相关纠纷的主要依据。这就决定了西方的“权利”概念在传统中国难以产生。民国时期官方的地籍资料和产权凭证制度的建立不仅重塑了地方产权秩序,也为乡村内部权利斗争提供了新的武器
近代山区社会的习惯、契约和权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