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3-31
学海堂与晚清岭南学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麦哲维(Steven B. Miles),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著有:
1、The Sea of Learning: Mobility and Identity in Nineteenth-Century Guangzhou.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2、Upriver Journeys: Diaspora and Empire in Southern China, 1570-1850.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学海堂是由有名汉学家阮元于道光五年在广州城北粤秀山创办的书院,以专重经史训诂为宗旨,是清代很有影响力的书院之一。《学海堂与晚清岭南学术》描述学海堂改变了广州的精英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背景相映;尽管学海堂占有垄断地位,但在广州城内或在三角洲腹地,仍存有其他诸多广府文人认同的文化生产基地。《学海堂与晚清岭南学术》通过考察文化学术各派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与地理上的认同现象,来展示十九世纪早期与中叶广州的社会文化景观和地方文化政治状况。
##番禺县人士多江南移民。。。整本书很大气,但书写方式我还是觉得欠缺一点,写故事的时候台有点生硬,读起来不够好玩。 《学海:十九世纪广州的社会流动性与身份认同》 一书 , 是美国中国研究学者麦哲 维历经十数载完成的力作。作者在前言中说 , 他希望自己无负乃师所望 , 写出一部思想家的历史 ( a history of intellectuals) , 而非仅仅是一部思想史 ( an intellectual history)。读毕此书,笔者...
评分##翻译可以更进一步
评分##关于士绅、社会流动、族群认同的构建的主题的一本书,应该算是当下主流的华南地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了,来源于他的论文:Creating Zhu'Jiujiang':Localism in Nineteenth-Century Guangdong,J-Store上提供下载……
评分##相比于世居珠江三角洲大族士人精英之雄厚资本,缺乏话语权的广州城新移民借阮元推行的江南汉学,重新书写广州文化地景,获取建构广州文化精英的文化资本和参与本地文化的话语权。虽说看起来是思想史与社会史的融合,但后者意味更浓。广州图书馆碰到,看前言和目录不错遂购,但广州各大书店都找不到,最后还好有网购这东西(:
评分##很不错的个案研究,思想史的分析稍弱,但瑕不掩瑜。其实若能在学海堂与其他书院间的人事交往诸方面再多着些墨,或者能稍避免太注重二元叙事之弊。
评分##可资取法的研究,非常猛。总体上来看基本上是艾尔曼《理学到朴学》的回应,整个呈现的方式也与艾尔曼相似,但在内容上细化了许多,而且选择岭南作为研究的对象,与江南相比有了更多特点。优点在于实现了对学海堂背后的学风转变、城乡士绅利益分野、书籍印刷和流传、广州城的危机与重建等角度的钩沉,以展现了一个全景式的学术史。此外,对于城市、乡村社会都有妥当的处理,在方志、族谱方面都不错。不过这本书厚得像块砖,正文只有全书的一半,后半部分是参考文献和史料(狗头)
评分##精彩!
评分##很不错的个案研究,思想史的分析稍弱,但瑕不掩瑜。其实若能在学海堂与其他书院间的人事交往诸方面再多着些墨,或者能稍避免太注重二元叙事之弊。
学海堂与晚清岭南学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