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3
中國財政史十六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劉守剛,男,1971年生,江蘇建湖人。2000年、2004年分彆從上海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華東政法學院法律史專業畢業,分獲經濟學博士學位與法學博士學位,2007年從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後流動站齣站。2001年起至今,任教於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方嚮為財政史、財政思想史與財政政治學。已齣版《中國公共生産探源與政策SHOU*選擇》《西方立憲主義的曆史基礎》《國傢成長的財政邏輯》《傢財帝國及其現代轉型》等專著,以及研究生教材《財政經典文獻九講》,並在《管理世界》《財經研究》等雜誌發錶多篇論文。
民族富強之路的財政邏輯 劉守剛
今天的中國是曆史上中國的延續,那麼曆史上王朝興衰背後的財政原因是什麼?十八屆三中全會說財政是國傢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那麼兩韆年帝國國傢治理的智慧與教訓有哪些?
《中國財政史十六講》一書,不以傳統的史料堆積為主要內容,也不以簡單的時空框架為安排形式,而緻力於運用財政政治學理論來重新闡釋自商周直至當代的財政史料,從而以財政的視角揭示中華國傢的發展規律,通過將財政思想演變與財政製度實踐有機地交融在一起,揭示韆百年來中國人用財政工具治理國傢的秘密以及嚮現代轉型的艱難路徑。
在此曆史大變局時刻看這本書挺有意義。沒曆史大局觀和一定財務基礎讀起來略有吃力,但是書本闡述的觀點是耳目一新。兩韆年曆史脈絡,用財務邏輯來分析解讀三大階段的財務變革,探討國富or民富好;財務量入為齣or量齣為入等觀點,至今值得我們思考。在不同政治製度和時代背景下不同財政政策有不同作用。看待曆史忌諱用當下思維解讀過去,應用代入思維,總結當時政策優劣和結果得失,再迴到當下分析我們應該做什麼能讓現狀變得更好。曆史上一切衝突和變革的基礎是利益,國之利益民之利益,如何解讀利益背後的行為和結果,是我們需要反思的。當下現狀是全球疫情蔓延拐點未知;國內成瞭一片淨土,復工復産火熱,但是財政問題依舊嚴峻;國內外實業凋敝,民生睏苦居多;政府增加赤字讓利百姓和實業,政府和民眾應該做什麼,最終結局如何,其實曆史早有答案
評分##是好書,但不夠精煉。
評分##以統一的思想邏輯梳理中國財政史,脈絡清晰。隻是有必要寫這麼長麼,一些內容反反復復......
評分##不喜
評分“財政史是民族整體曆史中最為基本的部分, 財政史使人們能洞悉社會存在和社會變化的規律, 洞悉國傢命運發展的推進力量。 …… 從國傢財政曆史入手的研究方法,在用於研究社會發展的轉摺點時,效果尤為顯著。 在社會轉摺時期,現存的形式相繼隕滅,轉變為新的形式。 社會的每...
評分##羅胖解讀
中國財政史十六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