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唐人街教父的传奇经历
20世纪初美国华人黑帮四次大规模火并全纪录
◎ 编辑推荐
☆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美东部、中西部华人堂口间四次大规模堂斗、时断时续的对峙、数不胜数的摩擦、大大小小的死伤,连同企望和平的谈判以及由此缔结和约的故事
☆关于由文化差异,由误解、无知、偏见引发冲突的故事
☆关于一群固执的人为有形的金钱、财产,无形的忠诚、面子以命相搏的故事
☆关于许多有责任、有决心阻止他们的警察局局长、警探以及普通警察的故事
◎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唐人街各堂口为争夺赌场、鸦片馆、妓院的控制权而爆发的厮杀混战,时间长达30余年。作者苏思纲充分利用新闻报道、官方统计数据、庭审记录等一手资料,精彩再现了纽约四次大规模堂斗的全过程。他生动描述了早期纽约华人移民艰难求生的痛苦经历,客观分析了堂斗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原因,揭示了华人在美国社会遭受的不公、屈辱和歧视。
◎ 媒体及名人推荐
纽约犯罪史上鲜为人知的一章。
——《纽约时报》
作者带我们漫步在最黑暗年代的唐人街。
——《纽约客》
本书是犯罪纪实作品的绝佳范例。它既是一部扎实的社会史著作,也是一个关于谋杀与复仇的精彩故事。
——《出版人周刊》
早期纽约唐人街被不公正地描述为神秘东方人聚居的“黄祸”之地。然而,苏思纲通过勤奋而熟练地搜寻证据,揭示了真相。他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关于唐人街堂口的扣人心弦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因为赌博、鸦片和其他恶行而进行的内斗仇杀。他通过《堂斗》再现了一个移民群体所经历的鲜为人知的艰辛和磨难。
——保罗•法兰奇,畅销书《午夜北平》作者
苏思纲娴熟地将学者和侦探的技巧融入叙事当中,他笔下的故事无异于一部出色的探案小说。他中文流利,能够熟练阅读中文原始文献,因此能够分清传说和残酷现实。
——李闰屏,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长
##第一代唐人街教父的传奇经历,20世纪初美国华人黑帮四次大规模火并全纪录
评分##东南沿海本身的宗族观念加上美国社会的排斥使得在美华人形成了大半独立于社会法治之外的自我管理体制。华人好面子,讲排场的特点,同时依靠于对当地政治势力的捆绑谋求自身的利益到如今的社会中其实还在有所展现。只是无论冲突多么剧烈,当抗日战争这种国难发生时,潜在的民族意识还是会激发出来让大家同仇敌忾。
评分##第一代唐人街教父的传奇经历,20世纪初美国华人黑帮四次大规模火并全纪录
评分##斧头仔、洗衣工、帮派火并……读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周星驰的《功夫》,哈哈哈
评分##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美东部、中西部华人堂口间四次大规模堂斗、时断时续的对峙、数不胜数的摩擦、大大小小的死伤,连同企望和平的谈判以及由此缔结和约的故事,也是关于由文化差异,由误解、无知、偏见引发冲突的故事。
评分##本书是大陆地区少见引进,讲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华人黑帮传奇的介绍性著作,去年此时阅读台湾学者陈静瑜的《八磅熨斗》让我对华人洗衣工传奇产生兴趣,本书指出最初美国东海岸的华人产业多是洗衣工出身。全书讲述了第一个华人官员李希龄创建的安良堂与“素鸭”创建的协胜堂,以及四姓堂等华人黑帮四次大规模斗争——“堂斗”的历程,展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纽约华人世界的血雨腥风,直至1925年两堂签订和平协议。后来,安良堂的堂主司徒美堂支持孙中山和抗日战争,40年代将安良堂的分支致公堂改造成为政党,最终加入了新中国爱国统一战线。李希龄的次子李锦纶成为民国政府20年代的驻美大使、30年代初期的代理外交部长,成就一段外交传奇。
评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题材,但作者写的太平了,从译出来的文字看,这就像是一个外国帮派的故事,没有特点,刻画的也不是很立体,可能是装帧太吸引我,期待过高。
评分##东南沿海本身的宗族观念加上美国社会的排斥使得在美华人形成了大半独立于社会法治之外的自我管理体制。华人好面子,讲排场的特点,同时依靠于对当地政治势力的捆绑谋求自身的利益到如今的社会中其实还在有所展现。只是无论冲突多么剧烈,当抗日战争这种国难发生时,潜在的民族意识还是会激发出来让大家同仇敌忾。
评分##阅读过程中一直在脑补香港回归后的黑帮片,两帮火拼,除了警察势力之外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在虎视眈眈……那味太熟悉了,还嫁接了近代的暗杀、情报战……不过内容本身还是过分纠结于细枝末节,在很多表面的细节上翻来覆去,却没办法再进一步,这或许跟作者主要资料来源为新闻报道有关。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反而是华人帮派斗争背后映射的在美华人的权力与生存之争,但这些都要去别的著作那了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