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起源于作者詹姆斯·道斯对二战老兵“中国归还者”的访谈。这些人年轻时曾犯下最残暴的罪行,却将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了反战主义的布道。作者以小说家的笔法演绎抽绎他们的战时回忆,串起了本书各主题之间的脉络,并汇集哲学、文学、宗教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关于“恶”的思考,藉以还原“邪恶”的真相、成因、背景,及其内隐的意涵。
作者也借此探讨了再现创伤所引发的一系列难题和悖论,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应对邪恶和残暴等人性的晦暗面,而在这一过程中,“同理心”又能发挥多大效用。此一困难的人性钻探,将在阅毕本书后得到解答。
##以对日本侵华战争中下层士兵的访谈为起点而开始的一场关于人、关于恶和其中的各种可能的阐释,作者观点比较靠近实际的人权建立,广博的引用使得阅读难度较高,很多话需要认真读几遍才能明白具体的指向,指涉到的很多方面都非常吸引人,而整本书弥漫着的理想的绝望气质在不停的告诉我们人的复杂,世界的复杂,很多观点值得闲暇时自己拿来做思考实验。
评分##把人性中嗜血的一面 以自我为中心的一面描写的很到位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 看上去在帮助别人 同情别人 实际上还是为了自己 人会从痛苦中得到快感 从别人的不幸中获得优越感 帮助他人获得荣誉感
评分##以对日本侵华战争中下层士兵的访谈为起点而开始的一场关于人、关于恶和其中的各种可能的阐释,作者观点比较靠近实际的人权建立,广博的引用使得阅读难度较高,很多话需要认真读几遍才能明白具体的指向,指涉到的很多方面都非常吸引人,而整本书弥漫着的理想的绝望气质在不停的告诉我们人的复杂,世界的复杂,很多观点值得闲暇时自己拿来做思考实验。
评分##最受启发的是第二章中作者对书写恶的忧虑:1.人权色情(对被折磨、被肢解的身体的描绘会引起淫欲兴趣)2.创伤的悖论(不可言传使之成为创伤,却又必须被说出来)3.邪恶的悖论(既要把加害者描述成恶魔,又不能把他们描述成恶魔)4.自恋的悖论(与凶残相关的工作要求人们适当地凝视自我,而凝视自我本身又是不适当的 )5.书写的悖论(采访某个人的故事,不是萃取数据,是进入一段关系,但只有远离后,才能书写他们)【2021009微】
评分##人性中善恶并存是毋庸置疑的,研究并理解激发恶的原因也许并不能阻止恶行,对这个世界失望多于希望,但又不能让希望全无,几千年来科技有进步,人性却很难说。文学与学术夹杂的写作手法看起来有点混乱感,讲了一个代表性故事,进行文学分析,再进行理论分析,大概是这样子。
评分##2021(54),至今277本。年轻时军人被洗脑而不自知,老来悔之晚矣。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是要有序引导人民狂热,世人皆醉。人干不过制度,只有随波逐流,还能怎么呢!?
评分##对道德虚荣心和人为什么喜欢痛苦故事的剖析还挺深刻的
评分##理想主义者必然会崩溃,唯有现实主义者可以负重前行。自由意志是否是人类作恶的源头?一个充满罪恶的自由人的世界,要比一个充满无罪奴隶的世界完美。全书讨论的问题过于多了,信马由缰,稍微有些散乱。
评分##把人性中嗜血的一面 以自我为中心的一面描写的很到位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 看上去在帮助别人 同情别人 实际上还是为了自己 人会从痛苦中得到快感 从别人的不幸中获得优越感 帮助他人获得荣誉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