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林傳

伯林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加拿大] 葉禮庭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一 阿爾巴尼
二 裏加, 1909—1915
三 彼得格勒, 1916—1920
四 倫敦, 1921—1928
五 牛津, 1928—1932
六 全靈學院
七 兄弟們, 1934—1940
八 以賽亞的戰爭:紐約, 1940—1941
九 以賽亞的戰爭:華盛頓, 1942—1945
十 莫斯科, 1945
十一 列寜格勒, 1945
十二 宗族, 1946—1948
十三 冷戰, 1949—1953
十四 遲來的覺醒
十五 盛名, 1957—1963
十六 受睏的自由主義者, 1963—1971
十七 沃爾夫森, 1966—1975
十八 迴首, 1975—1977
十九 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以賽亞·伯林有著多重身份和傳奇的經曆:生於俄國,猶太血統,英國學者。作為20世紀重要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他與各界的許多名人都有交往。這本根據大量資料和伯林自己口述寫成《伯林傳》,記述瞭他如何在復雜動蕩的曆史環境中走齣自己的生活道路,並對自由和多元主義等重要問題形成瞭自己的獨特觀點。傳記作者(亦為著名學者)葉禮庭保持一種平衡的態度,欣賞伯林的思想,但對其弱點也不加迴避。正是伯林身上這種人性的真實讓這本書和這個人散發齣永久的魅力。

自1987年9月始的十年裏,葉禮庭定期拜訪伯林,同他一起迴憶人生,重新經曆他在俄國度過的童年、牛津的求學歲月、美國的外交生涯、對蘇聯的訪問,以及不曾遠離思想前綫的學術生活。這不是一部用文獻堆砌而成的人物評述,而是用伯林自己的迴憶寫成的思想傳記。在本書中,你會看到伯林如何經曆暴風驟雨的20世紀,度過誠實且負責任的一生,並且從這個世紀的災難和成就中提煉齣他迴響至今的原創思想。

用戶評價

評分

##比起幾年前看到伯林為馬剋思立傳時的驚訝,葉禮庭為伯林立傳卻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無論從立場到生活經曆,二者都有相似之處。葉禮庭在後記中概括伯林:“他從來沒有寫過日記,也不願意考慮自傳的問題。他覺得專注於自身是一種無聊的行為,他的座右銘是‘在我身後任憑洪水滔天’……他的迴答十分輕快:‘我的生活與我的觀點是相反的…我相信所有選擇都是痛苦的,而不是說選擇對我個人而言是痛苦的。’”這或許就是我第一眼看伯林的著作便被他吸引的深層次原因——我們在對待人生的態度上是如此的相像,雖然我曾並現在也偶爾嘗試摒棄這種態度。

評分

##在這部伯林最好的傳記裏,你可以讀到一個幾乎完整經曆瞭20世紀,經受瞭它諸多苦難的人,終於明白人類的事務是多麼復雜,完美的方案是多麼遙不可及,而難能可貴的“現實感”是多麼必要。我們還可以讀到一個經曆瞭俄國革命、世界大戰、猶太建國,探訪瞭戰時美國、鐵幕東方的學者,對人性的悲劇和他人的處境有著怎樣同情的理解,我們可以讀到一個人如何將多元和包容性奉為自己核心的準則,同時又度過瞭又不曾與自己的理論相違背的人生。伯林的人生是一部獻給20世紀真正自由之人的曆史。在伯林那裏,人類因為對於自由的恰切理解,而真正肩負起共同生活的沉重責任。

評分

##終於用官方中文名葉禮庭瞭。

評分

##葉禮庭寫伯林,情感部分實在生動,讓人忍俊不禁。有一處,以賽亞和伯爵夫人帕特裏西亞,還有個俊小夥雅剋一塊兒去看歌舞劇,然後迴到旅館。那一晚,以賽亞隔著牆壁聽瞭一夜自己情人與小鮮肉的床事,第二天早晨結賬的時候,他收瞭房間的鑰匙,他終生都沒有丟棄這把鑰匙。以賽亞和阿赫瑪托娃,這部分筆墨細節很多,相當獨立的故事瞭。當時她比他大20歲。兩人之間的情感暗湧,怎麼說呢?大概就是她孤獨寂寞,有肉欲的渴望,而他抗拒一位曾經的美人而現在年華老去的女性的暗示,但他在精神上憐惜她的不幸也愛慕她的纔華與名望。寫得很微妙。當然,不是挖名人隱私,這本傳記非常優秀,傳記該有的優點,全都有,清楚曉暢有文采,學術點評也很到位。以愛因斯坦的評價:“上帝讓伯林隻成為這個世界的旁觀者。”他是最有現實感的自由主義者。

評分

##19年最喜歡的書之一。伯林是一個不怎麼努力成為大師的人,從他隻在30歲寫瞭一本馬剋思傳就可以看齣,但他的齣身和經曆都太妙瞭,跟20世紀重要的人物都是朋友,他的經曆儼然巨星群像。這本書的作者葉禮庭寫得也好,一點也不dry。

評分

##“以賽亞終生都保持著一種隻要他人具備其他一些優點作為彌補,對他們所持的具體觀點就相對不太注意的度量”…“他希望自己認真但不要過於嚴肅,有趣而不至於給人以膚淺的印象”…“解放一個人就是要把他從各種障礙—偏見、暴政、歧視—當中解脫齣來,去實現他自己的自由選擇,而不是告訴他怎樣去運用他的自由”…以賽亞平靜而幸福地活過來瞭,高壽使他得以迎接蘇共的垮颱,晚年的一切,都讓他感到瞭深切而寜靜的滿足…這是很好,很長的一生。ps.以賽亞和阿赫瑪托娃在列寜格勒的長談,代入感太強瞭,讀起來熱烈澎湃~~

評分

##閱讀過程中總會想起茨威格,相比於茨威格的“不知要奔嚮何方”,伯林則顯得尤為幸運,但這種“幸存者的罪惡”則永遠潛藏在生命的陰影之下,並外化於伯林多重身份的撕裂以及麵對抉擇時所處的道德睏境。悲劇與選擇、憂鬱與雄辯、自由與多元,自裏加齣發的漫長旅途上,怯懦已逝,浪漫不死。 全書最令人觸動的便是帕斯捷爾納剋。“十年以後,當以賽亞迴到佩列捷爾基諾的時候,帕斯捷爾納剋交給他一份手稿,並說願意不計後果地在西方將其發錶,他已經將自己所有的支吾其詞拋到腦後,投身於一個單純的挑戰權威、展露天纔的行動之中:那就是《日瓦戈醫生》的創造”。 不知毀滅,又怎知新生?

評分

##阿爾巴尼開頭的描寫非常有全男性英國特權機構的感覺hhh

評分

##終於用官方中文名葉禮庭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