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之旅:我的早年生活》中,C.S.路易斯对诸种对其产生深刻影响的精神和思想条分缕析。它是研究路易斯必不可少的一手传记,也是反思启蒙以及反思现代性的一部经典著作
##本书是路易斯以自传阐释他Joy概念。正如他所说Joy才是真正的主角,他只是蓝花的信徒。路易斯是对该词理解最透彻的文学家,直至他皈依基督才有了确信结论。该词的翻译最值得路学商榷,有喜乐/悦、惊乐/悦、渴悦(台译林鸿信)和本书的悦慕。我将其特性归纳为:一,强调未满足的渴欲desire,无法诉说,因从未经历,无法隐藏,因不断联想。二,与幸福happiness快乐pleasure区分,伴随哀伤、刺痛,心意难平的憧憬longing。三,无法为人掌控,指向“渴慕追寻”(sehnsucht)的过程。综上我还是倾向林译的渴悦,邓老师认为渴悦遗漏希慕的成分,我认为他遗漏渴望之义更为不达。但邓老师的译注还是依旧良心,处处都似与读者斟酌,不忘自我纠正前译,时而附上原文比对和中西互释。语调也有意贴合传记的诙谐修辞。
评分##仿佛为我而写。
评分##“叔本华谓,人生就像钟摆,永远摇摆于痛苦和无聊中。不得所欲,痛苦;得所欲,无聊。假如外在生活免不了此类运命,那么,路易斯所书写的无端而来的悦慕,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密不通风的生命囚牢中。偶尔透进来的丝丝天光。” 最大的收获是,悦慕是路标,而不是自己的“恐惧与颤栗”的心境、状态,它若不来,去盼望,不要慌乱甚至绝望。 以及,对“为己”与“自我中心”的对比分析。安·兰德的“自私”是“为己”。“自我”。
评分##悦慕这个词,翻译得有些怪异,读完整本书也不能理解悦慕究竟是什么。大概是我没有神秘主义的经验……做了一些重要的摘录,主要是那几本最影响路易斯的书和他喜欢的一些著者。
评分##要是当作一本自传来读,那我觉得看懂了大概。但译者说这本书并不是自传,我也挺认同的。因为书里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偏哲学的文字,就感觉作者在盘道,而我就没入道,理解起来很难啊。最后我还是说下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的刘易斯。从小就看了很多书,这本书里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书和作家。较早地自我觉醒,对周围的环境和人有所认知。
评分这是C.S.路易斯的归信之旅而不能算自传,关于他提出的特别概念悦慕(Joy),反而是这本书的主角,这个悦慕就像悟道后的喜悦,也是神性所在。中间的心路历程非常真切,从儿童时期对悦慕惊鸿一瞥开始,最后蓦然回首,就如《顿悟入道要门论》中说: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评分##要是当作一本自传来读,那我觉得看懂了大概。但译者说这本书并不是自传,我也挺认同的。因为书里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偏哲学的文字,就感觉作者在盘道,而我就没入道,理解起来很难啊。最后我还是说下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的刘易斯。从小就看了很多书,这本书里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书和作家。较早地自我觉醒,对周围的环境和人有所认知。
评分##The journey of Joy, the journey to God. 路易斯语言极其优美。一些话语即便借助修辞,也只能被感受不能被理解。十分动人的文字,感受到了“崇高”的“神性”。
评分##路易斯没留下自传或回忆录作品,这一部更像是班扬风格的心灵自传,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忏悔录,着力点在于人生不同阶段灵魂的走向。书中没有令人目眩神迷的皈依奇迹,就是很朴实地讲述自己的父母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精神痕迹,自己和哥哥在三个恶魔般的公学所受的教育,爱读什么书,做了些什么研究,最重要的一条线索是反映在艺术、文学中的现代思潮对作者灵魂的影响,对现代主义的种种反思与内心当中被切斯特顿、麦克唐纳、托尔金等作家唤起的灵性良知彼此交错,最终回归拥有健全信仰的知识人状态的历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