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早教经典:给孩子更好的爱 【意】蒙台梭利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蒙台梭利早教经典:给孩子更好的爱 【意】蒙台梭利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意】蒙台梭利 著
图书标签:
  • 蒙台梭利
  • 早教
  • 亲子教育
  • 0-3岁
  • 幼儿教育
  • 教育心理学
  • 儿童发展
  • 家庭教育
  • 育儿
  • 经典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麦点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949021
商品编码:3033501902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蒙台梭利早教经典:给孩子更好的爱

定价:29.80元

作者:【意】蒙台梭利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639490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能够有良好的品格、有好的习惯,但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去培养孩子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很多家长和老师却束手无策。当面对孩子调皮捣蛋时、当面对孩子无理取闹时……很多成人除了好好哄,能做的也只有打骂或“威胁”了。但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孩子当产生这种情绪和反应时,他们的内心到底想的是什么。当你如果无法理解孩子,无法走入孩子的内心,你又怎么能好好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培养出他们良好的习惯、的品格呢?而本书所讲述的“蒙氏教育”中,就是告诉了家长和老师,如何去了解孩子、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又该如何引导和教育。

内容提要


本书针对中国读者,对玛丽亚?蒙台梭利的书籍进行整理分类,分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系列”,共分别整理成三部——教出好性格的孩子;教出高情商的孩子;教出好习惯的孩子。让家长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到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希望本书能够让各位家长更好地理解蒙氏教育的理念,提升孩子的智慧和情商,培养出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目录


章 学校如何教育孩子

现代教育,主要培养孩子什么3

充分地利用教具,让课堂更精彩7

教师在课堂中应采用规范用语11

抛弃旧思想,开启新时代的教育22

第二章 父母如何爱孩子

做尽责的父母,做好孩子的任老师31

家庭教育,讲究的是原则39

爱,是孩子与成人之间的纽带53

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59

不要让孩子总是服从你63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66

第三章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从出生就要关注婴儿心理73

帮助婴儿适应环境、接受教育79

关注孩子心理发育的每个阶段84

从现实出发,培养孩子的想象力91

第四章 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与意志力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101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110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116

培养孩子的服从意识124

第五章 消除孩子不良的品行

不良的习惯根源往往在心理135

改掉孩子说谎的毛病138

了解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143

让孩子走出自闭,远离自卑147

帮助孩子摆脱恐惧152

帮助孩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158

及时制止孩子的不良言行163

第六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171

教孩子讲文明175

教孩子懂礼貌178

培养孩子的书写和阅读兴趣183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188

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191

让孩子学做简单家务197

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工作”203

第七章 培养孩子的自我发展

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213

儿童需要独立和自由217

培养孩子的智力发展225

尊重孩子的自由230

培养孩子的纪律性237

作者介绍


作者:李世强,内蒙古人。自由撰稿人、旅行作家、80后新锐作者。曾创办原创类型小说网站。做过图书编辑,做互联网营销策划多年。热爱文学、历史、旅游。并对职场、心理学、企业管类类书籍有较深了解和个人独特见解。柴一兵 自由作家、学者。某文化公司特约审稿编辑,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现定居北京。从事撰稿、编辑、策划等工作多年。

文摘


序言



《童年秘密》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 一本献给所有渴望理解孩子、引导孩子走向独立与成功的家长、教育者以及一切关心儿童成长人士的经典之作。 引言:看见那个全新的“人” 在我们成长的漫长旅途中,总有一些时刻,我们惊叹于生命的神奇,惊叹于孩子眼中那份纯粹的好奇,惊叹于他们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的巨大能量。然而,我们是否真正看见了那个在懵懂中努力成长的“人”?是否真正理解了他们内在的需求和发展的规律?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医生和科学家,用她毕生的心血,为我们揭示了童年隐藏的秘密,引导我们看见并尊重那个独一无二的“新人”。 《童年秘密》并非一本简单的育儿指南,它是一份对儿童生命力的深刻洞察,是一次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温柔革命,更是一封写给未来的情书。在这本书中,蒙台梭利博士以其敏锐的观察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儿童在生命早期所经历的非凡发展过程。她并非站在成人世界的角度去“教育”孩子,而是深入孩子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声音,观察他们的行为,从而发现了孩子们内在的、 tự phát 的成长动力。 第一章:敏感期——生命初期的“魔法” 儿童的世界充满了奇妙的“敏感期”,这是生命发展过程中,儿童对特定事物或活动表现出强烈兴趣的特殊时期。正如花朵在特定的季节绽放,儿童的敏感期也如期而至,他们会以惊人的专注力和毅力,反复地探索、模仿、学习。 蒙台梭利博士详细阐述了儿童在不同阶段可能经历的敏感期: 秩序的敏感期(0-3岁): 孩子对环境的规律性、事物的条理性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喜欢将物品摆放整齐,对固定的生活作息感到安心。一旦秩序被打破,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不安和焦虑。理解并满足孩子的秩序感,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有序的环境,是建立他们安全感和规则意识的基础。 语言的敏感期(0-6岁): 这是儿童学习语言最关键的时期。他们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周围的语言信息,模仿发音,学习词汇,并迅速掌握语言的规则。父母和教育者在这个阶段的语言输入至关重要,用清晰、丰富的语言与孩子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能够极大地促进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 动作的敏感期(1.5-3岁): 孩子对运动、协调和精细动作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热情。他们渴望自由地行走、奔跑、攀爬,也乐于用小手进行精细的操作,如抓握、堆叠、穿线。提供安全的运动空间和适合他们年龄的工具,能够帮助他们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独立性。 细节的敏感期(1.5-4岁): 孩子们会对环境中微小的、常常被成人忽略的细节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仔细观察事物的纹理、颜色、形状,并乐于模仿和探索。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是他们培养专注力和观察力的重要途径。 社交的敏感期(2-6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渴望与同伴互动,学习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他们会观察他人的行为,模仿社交礼仪,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交规则。引导孩子进行健康的社交活动,帮助他们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是他们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一环。 书写与阅读的敏感期(3-6岁):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儿童对书写和阅读的兴趣并非偶然,而是生命内在发展规律的体现。通过感官教具的引导,孩子们能够自然而然地掌握字母的形状和发音,最终独立地进入阅读的世界。 理解并尊重这些敏感期,意味着我们不再强迫孩子去学习他们尚未准备好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的内在节奏,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引导。当孩子在敏感期内得到满足,他们的学习会变得轻松而高效,从而建立起对学习的内在兴趣和自信。 第二章:内在的“工作”——儿童的自发性与学习力 蒙台梭利博士将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视为一种“工作”,一种出于内在驱动的、充满热情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工作”并非我们成人所理解的重复性、强制性的任务,而是孩子在探索世界、塑造自我的过程中,进行的充满自主性的实践。 自主选择与专注: 在适宜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沉浸其中,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力。他们会在自己选择的活动中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这种专注源于内在的驱动,而非外部的压力。 内在的秩序与自律: 当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被精心设计,符合他们的内在需求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内在的秩序感和自律性。他们懂得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并能管理自己的行为。这种自律并非压抑,而是通过自由选择和自我实现的体验而获得。 “正常化”的儿童: 蒙台梭利博士观察到,当儿童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当他们能够自由地进行有意义的“工作”时,他们会呈现出一种“正常化”的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高度的专注、安静、愉快、自律,以及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并非天生的沉静,而是生命力在适宜环境中健康发展的体现。 第三章:环境的设计——“助力”儿童成长的舞台 为儿童提供一个精心设计的“预备好的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这个环境并非简单的摆设,而是能够满足儿童生理、心理和智力发展需求的,一个充满探索可能性的空间。 安全与自由: 环境必须是安全的,让孩子可以自由地探索,不会受到伤害。同时,环境也应该提供足够的自由,让孩子可以自主选择活动,不受成人过多的干预。 有序与美观: 环境应井然有序,所有物品都有其固定的位置,方便孩子取用和归还。整洁、美观的环境能够培养孩子对美的感受力,以及对秩序的尊重。 尺寸与高度: 环境中的家具、教具、洗手台等,都应根据儿童的尺寸和身高进行设计,让他们能够轻松地独立完成各项活动,而无需依赖成人的帮助。例如,低矮的桌椅、方便取放的教具架,都体现了对儿童独立性的尊重。 感官教具: 蒙台梭利感官教具是这个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教具经过精心的设计,能够帮助儿童通过感官来学习和理解抽象的概念,如大小、形状、颜色、长度、重量等。每一件教具都具有“隔离错误”的功能,让孩子能够自我纠正,独立学习。 生活自理区: 环境中应该设置专门的生活自理区域,如穿衣区、清洁区、进食区等,让孩子能够学习并实践日常生活的技能,如穿脱衣物、洗手、整理餐具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和责任感至关重要。 第四章:成人角色——“协助者”而非“主宰者” 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中,成人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成人不再是孩子知识的灌输者,也不再是孩子行为的控制者,而是成为孩子成长的“协助者”和“观察者”。 观察: 蒙台梭利博士强调,成人的首要任务是细致、客观地观察孩子。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需求、兴趣、能力以及发展轨迹,从而提供最恰当的支持。 引导而非干预: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成人的职责是提供必要的引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替他们完成。过度的干预会剥夺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尊重: 尊重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节奏,尊重他们的选择。成人要避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而是要努力理解孩子内在的世界。 榜样: 成人自身的行为是孩子最直接的学习榜样。保持冷静、耐心、热爱学习的态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隐藏”的成人: 有时,最好的帮助就是“不作为”。当孩子能够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成人应该学会“隐藏”自己,不打扰他们的专注和探索。 结语:看见并释放那个完整的孩子 《童年秘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儿童内在世界的窗户。它挑战了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引导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接纳孩子。蒙台梭利博士所倡导的教育,并非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深厚的爱与尊重,一种对生命内在规律的全然信赖。 通过这本书,我们学会看见孩子身上隐藏的巨大潜能,学会尊重他们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学会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自由探索、自主成长的环境。当我们将目光从“教”转移到“帮助孩子自己去成长”时,我们就会发现,那个在眼中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孩子,正在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和方式,塑造着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独立的自我。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用心体悟的书。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理解孩子的钥匙,找到与孩子和谐共处的智慧,共同见证生命中最动人的绽放。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初次拿到手里,就被它朴实却充满力量的书名所吸引。“蒙特梭利早教经典”,这几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权威感,仿佛是一条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密钥。而“给孩子更好的爱”,更是直击了许多家长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们都渴望给予孩子最好的,却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因为方法不当而适得其反。当我翻开这本书,期待着能够从中找到关于“爱”的深刻理解和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时,却发现它所呈现的,远不止是理论的灌输,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对孩子生命内在规律的尊重和顺应。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教育”和“爱”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给予和控制,而是去发现和培养孩子自身的能力,去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自由探索、独立成长的环境。整本书的文字,虽然字字珠玑,但绝不艰涩,反而带着一种温暖和慈悲,就像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长者,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我仿佛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室,孩子们在其中专注而快乐地学习,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自信的光芒,而老师则像一位默默的园丁,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幼苗的成长。这种场景的描绘,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未来的亲子互动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信心。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获取知识,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和反思。它没有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对孩子发展规律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引导读者去“看见”孩子。我开始意识到,我们大人常常用自己的成年人视角去衡量孩子,用自己的经验去预设他们的发展轨迹,殊不知,这反而限制了他们的无限可能。书中关于“敏感期”的论述,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孩子在某些时期对某些事物表现出异常的专注和热情,并非偶然,而是他们内在生命力的一种自然流露,是一种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可能就会留下遗憾。这让我开始警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因为自己的忙碌和不理解,而忽略了孩子宝贵的敏感期。我开始尝试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观察孩子,去捕捉他们每一次微小的进步,去理解他们每一次看似“奇怪”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这种观察,让我逐渐发现孩子身上隐藏的许多我从未注意到的闪光点,也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回应和支持他们的成长。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过去教育中的不足,同时也指明了一条更符合孩子天性的道路,让我充满了期待,渴望去实践,去见证孩子的美好蜕变。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颠覆性的。我之前一直认为,教育就是不断地教给孩子知识,让他们学会更多的技能,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然而,这本书却告诉我,真正的教育,是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的秩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强调的是“内在”而非“外在”,是“能力”而非“分数”。我被书中关于“工作”的描述深深吸引,它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任务”,而是孩子自主选择、全神贯注地进行的活动,是他们探索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看着书中描绘的孩子们在“工作”中展现出的专注、平静和满足,我感到由衷的赞叹。这与我印象中孩子们活泼好动、容易分心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否在无意中剥夺了孩子专注的能力?我们是否过多地将成人的评价标准强加在了孩子身上?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爱,不是给予他们我们认为“好”的东西,而是去创造一个让他们能够发现自己“好”的环境。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一种对孩子个体价值的尊重,让我对如何与孩子相处,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方向。

评分

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育儿理念的彻底重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被书中提出的观点所打动,被那些充满智慧的字句所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育儿的书,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成长的哲学著作。它让我明白,爱并非无私的奉献,而是一种智慧的引导,一种对生命内在规律的尊重。我开始学会放下自己的焦虑和担忧,去相信孩子自身的潜能。书中对于“自由与纪律”的论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我一直以为自由和纪律是相互矛盾的,然而,作者却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是在纪律的框架下实现的,而真正的纪律,是孩子内在的自我约束。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让我豁然开朗。我开始尝试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选择权,让他们在安全和适度的范围内,去体验独立和负责。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惊喜。我看到了孩子身上潜藏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这让我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本书,真的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引领我走向了一条更具智慧和力量的育儿之路。

评分

翻开这本书,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大门。我之前对儿童教育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局限于如何让孩子学到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深刻和细腻的方式,揭示了孩子成长的内在逻辑。它让我看到了,孩子并非一张白纸,而是自带生命蓝图的个体,他们的成长需要的是顺应和引导,而非灌输和塑造。书中关于“环境”的论述,让我尤为受益。我开始意识到,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个环境,不仅包括物理上的空间,更包括情感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我开始审视自己家的环境,是否足够支持孩子的探索和独立?我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敢于去尝试和犯错?这种反思,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与孩子相处的时光,我努力去创造一个让孩子感到被理解、被接纳、被尊重的氛围。这本书,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看待孩子和世界的方式,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教育的认知,充满了探索和实践的动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