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观念史稿》全面揭示西方政治观念的历史脉络,是政治观念史与政治史结合的卓越尝试。
第七卷《新秩序与最后的定向》开篇就为我们呈现出:智识和政治上的无序是17世纪欧洲政治图景的基本特征,格劳秀斯、霍布斯、洛克和斯宾诺莎等人纷纷提出新的政治理论和人性论,以回应时代的危机。
本卷对唯科学现象主义背后隐藏的智识困境的揭示,是对现代性最深刻的批判,而恢复现实性的努力,则在篇幅很长的“谢林”一章得到论述。
谢林对观念的阐释,是“在危机纪元愈演愈烈的混乱中”致力于重新确立“一个稳固的定向点”。最后一章“尼采与帕斯卡” 再次考察现代性的开端及其最晚近的危机,以及克服现代性的努力。
##观念史卷七大致有两重动因。其一,基于17、18世纪的思想史对国家-实在之间的关系做了体系化分析,目的是为了以实在秩序为标准划分属于人的政治生存。另外,在基督教精神的没落中,诊断出了实在科学与现象科学的区分。谢林章写得相当惊艳,与第二个主题相关,也是该卷最哲学的一部分。
评分##“新秩序与最后的定向”,沃格林可能不会想到,一种新的现代性所代表的可能不是一种秩序,洋洋洒洒的七卷本也没有带来带有定向的指向。在这种混乱和迷惘中意图找到大雾中的光亮,也只不过是带有期盼性的悲剧。用现代性寻找秩序,或者说在现代性中寻找秩序,只能是一股“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叹息。但更值得悲哀的是,沃格林们越来越少了,约翰逊或者怀特这样的人却越来越多,那种千百年来能被总结为“让.雅克”式的白痴消逝在现代性中,被无边的秩序残忍而不留声响地解构,留下来的是一个个没有现代性的“现代人”,而他们乐此不疲地在为生和存赞叹,却完全不思考个中之意。
评分##英国思想家 谢林 尼采 帕斯卡尔
评分##观念史卷七大致有两重动因。其一,基于17、18世纪的思想史对国家-实在之间的关系做了体系化分析,目的是为了以实在秩序为标准划分属于人的政治生存。另外,在基督教精神的没落中,诊断出了实在科学与现象科学的区分。谢林章写得相当惊艳,与第二个主题相关,也是该卷最哲学的一部分。
评分##“新秩序与最后的定向”,沃格林可能不会想到,一种新的现代性所代表的可能不是一种秩序,洋洋洒洒的七卷本也没有带来带有定向的指向。在这种混乱和迷惘中意图找到大雾中的光亮,也只不过是带有期盼性的悲剧。用现代性寻找秩序,或者说在现代性中寻找秩序,只能是一股“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叹息。但更值得悲哀的是,沃格林们越来越少了,约翰逊或者怀特这样的人却越来越多,那种千百年来能被总结为“让.雅克”式的白痴消逝在现代性中,被无边的秩序残忍而不留声响地解构,留下来的是一个个没有现代性的“现代人”,而他们乐此不疲地在为生和存赞叹,却完全不思考个中之意。
评分##说到了谢林,还有尼采
评分##“新秩序与最后的定向”,沃格林可能不会想到,一种新的现代性所代表的可能不是一种秩序,洋洋洒洒的七卷本也没有带来带有定向的指向。在这种混乱和迷惘中意图找到大雾中的光亮,也只不过是带有期盼性的悲剧。用现代性寻找秩序,或者说在现代性中寻找秩序,只能是一股“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叹息。但更值得悲哀的是,沃格林们越来越少了,约翰逊或者怀特这样的人却越来越多,那种千百年来能被总结为“让.雅克”式的白痴消逝在现代性中,被无边的秩序残忍而不留声响地解构,留下来的是一个个没有现代性的“现代人”,而他们乐此不疲地在为生和存赞叹,却完全不思考个中之意。
评分##说到了谢林,还有尼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