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观念史稿》全面揭示西方政治观念的历史脉络,是政治观念史与政治史结合的卓越尝试。
第五卷《宗教与现代性的兴起》延续了上一卷关于“大混乱”的分析,通过16世纪的哲学和政治辩论剖析现代性的兴起。
变化之势聚焦于未来的一个点:中世纪基督教对神造闭合宇宙的理解,正被一种显然属于现代形式的人类意识取代,那就是将人视为宇宙间意义的正当来源。
本卷尤其重视博丹,将其视为地中海文明的代表,后基督教时代文明失序的泥潭中涌现出的真正的先知。除了君主制、正义战争理论和法哲学等传统主题,本卷还探究了占星学、宇宙论和数学问题。
##布鲁诺的无限与实体:它既是光又是镜子,感觉的客体与主体是同一的。另,博丹应该对沃格林本人的政治宗教观念有不小的影响。不同在于,博丹只在俗世历史之内发掘意义,取消了历史的终末论张力,结果是某种类似异教自然观的自然节律论和规律循环论,但又有以利亚的色彩,博丹的内在化步骤开启了孔德的历史三阶段论;而对沃格林来说,圣史当是可思及、可崇信且不可抹灭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七星推荐。三分之二才聚焦博丹,前面已足够精彩,但后面三分之一简直了!让你一边饱含敬意,一边忍俊不禁——“他指向的是诸民族品性的互补功能;王权君主国只是法兰西对人类的一种特定贡献。通过地球之脐的观念,宇宙多样化的理论被用来服务于这种法兰西民族观念。欧洲势力是世界的中心,法兰西是欧洲的中心,巴黎是法兰西的中心,法律学校是巴黎的中心,而博丹正坐在法律学校的中心写作《方法》。”一句废话也没有的天马行空!
评分 评分##价值的缺失必然带来迷茫,无论个人还是共同体。1949社会主义理想(理想的失望)→1980s生产力发展理想(向钱看的失望)→2020s的价值是什么?苟活主义恐怖阴影下?or民族主义虚荣光辉中?除此之外,似乎看不到一种新的终极的价值理念可以号召这个共同体了。也许不是其中一种,而是二者的兼而有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