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16年春,《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上市,木卫二也开始了自己新的写作计划,一张中国地图,23个“电影的故乡”,用脚步代替纸笔,丈量电影的宽度和厚度。
他从出生地福建永春出发,寻找在潮汕消失的《似水流年》;求学至杭州,开始被鬼故事与DVD启蒙的电影生命;流浪于北方、南方,发现每个城市的电影情缘;乘坐贵州凯里的绿皮火车,体味《路边野餐》的神秘意境;借影展去万玛才旦的青海、贾樟柯的平遥、王家卫的香港;漫步于台湾,在牯岭街回忆那个拥有杨德昌和侯孝贤的黄金时代……你会看见故乡、时代、生命、电影与人心,这是木卫二的旅程,也是每个人的一场大梦。
走过万里,将这本《浪迹》献给你。
【编辑推荐】
★如果中国只剩下最后一个影评人,那很可能是木卫二。
★他极富争议,又独立不羁,这是木卫二12年生涯的突破之作,跨越万里的“浪迹”行程,历时2年,完成成本极高的写作计划。
★他是贾樟柯最欣赏的影评人之一,黄觉&麦子、五条人推荐!12万豆瓣用户关注认证。
★《似水流年》的氤氲潮汕,承载贾樟柯电影梦的山西平遥,《路边野餐》的贵州凯里,《追风筝的人》的取景地喀什,侯孝贤的风物台湾……
★23个“电影的故乡”,92幅人文旅行摄影作品,一条从未走过的电影之路,连成中国电影的朝圣之旅。
★精美彩色印刷,双封锁线装订,独特封面镂空,可变的换封面照片,赠送“浪迹”明信片,成就一份独特的舒适阅读体验。
★“选择读书、看电影、出外旅行,源于对人类的生命和生活的世界还有着无穷尽的困惑、好奇和求知欲。如此一来,慢慢充实自己,并塑造出一个与别人不同、有独立思想的‘我’,组建一个我眼中的世界。”——木卫二
★独立日“在场Watching”系列重磅力作,见证电影与时代。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畅销后的又一力作,用旅行拓展生命的版图。
【名人推荐】
年轻人就应该旅行、拍照、看电影,喝酒、恋爱、交朋友!青年就应该文艺,或者说趁年轻多文艺。时间,让我们成为有故事的人。木卫二做到了。
——导演 贾樟柯
木卫二是一个独孤的旅行者,他微小如一粒尘埃,又丰富如灿烂星河,那些旅途中的电影与故事,是“三倍生命”的珍贵收藏。
——电影人 黄觉&麦子
仁科:《浪迹:电影与旅行》不仅是一本游记,它和我们的精神契合,木卫二是与我们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有心人。
茂涛:木卫二的这本书走到哪写到哪,轻松享受,带叙夹评,很有看头。
——音乐人(组合) 五条人
##怎么说呢,二哥文笔不错,表达也很有余味。但读下来就是只有单个的句子,断断续续,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得使用句子“蒙太奇”才能将句与句连接起来。而句子间没有的“叙述流动”,很可能是需要读些小说才能获得的能力。
评分##翻开书一阵恍惚。认识二哥居然快十二年了,不相见,参与商。我的人生还是这样蹉踬,来自电影的那些微弱的光,还时时闪烁在记忆深处。大概也是这些光,照亮着他这些年的旅途吧。
评分##有的人出发时是少年,归来亦是少年,让我们跟随影评人木卫二的运行轨迹环绕诗意中国,以至世界与星空。从iPhone4到iPhoneX,这是“苹果一代”的仰望与行走,从银幕,过山海,在异地,回梦乡。
评分##这样都能出书啊…
评分##轻拿轻放,还有回甘。二哥转型,回眸百媚生。????
评分##抛开书本浪迹去,能够边旅行边写字,多少钢筋混泥土樊笼内羡慕的人生。
评分##翻开书一阵恍惚。认识二哥居然快十二年了,不相见,参与商。我的人生还是这样蹉踬,来自电影的那些微弱的光,还时时闪烁在记忆深处。大概也是这些光,照亮着他这些年的旅途吧。
评分##3.5 木卫二的书里最好的一本,主题和文字尤为契合。
评分##这本书是给二哥做的第二本,也是“在场”系列的第一个选题。后来二哥为了写作而去各地奔走浪迹,拖了一年多才交稿,所以出版时间在杨时旸老师的《孤独的影猎人》之后,又占据了个“二”的位置。应该说,二哥这两年与我们的交情又加深了,喝酒吃饭,无话不谈,也在讨论图书和电影两个行业。从最开始和小河一起陪他去江浙沪做活动,到后来二哥一个人远赴新疆、贵州等地,我挺佩服他自己的行事态度,我也理解读者对他的喜欢和不喜欢,保持一个真实的自己是容易也不容易的,面对大潮,各种诱惑、各种挫折都有,也会丧,会慨叹。这本书可以当做一本影评,也可以是游记,也可以是摄影集(我们男神型美编大叔一直盛赞二哥的手机摄影),可以轻松读,也可以沉重读。这里有他的轨迹,也有当下中国的缩影,贾樟柯用电影讲江湖,木卫二用《浪迹》书写山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