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访谈录,由九篇对话、三篇评论组成,为诗人欧阳江河所编。
本书收录了中国第六代导演特别是独立电影导演对自己电影的剖析、对社会与人的价值观的畅谈,以及对自己从事导演生涯的回顾等等。所谈之电影,虽然多为小众、小投资电影,少有上映之作,但坚持独立电影的理念、不为票房所主导、反映时代特色、个人精神和底层人物生活的观念,传达了中国独立电影独立之精神。在电影产业欣欣向荣,却又唯票房、过度商业化的今天,这部书中所访谈的上世纪90年代涌现的这批年轻导演的独立思考和执着精神尤其让人钦佩。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这些“小众”的电影了,书中访谈的年轻导演也不再年轻,正因为如此,记录下他们的思考、他们的电影理念、他们的电影创作,更加必要。这一批独立电影人不该被遗忘,他们是中国电影史不可忽略的一笔,这也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访谈对话的形式,既介绍了中国独立电影的发展,同时也涉及对具体电影的解读。一部电影,带给我我们的,不只是娱乐,甚或更是为我们提供一种乃至多种的视角,使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思考人性的张力与局限、无奈,以及认知社会变迁的发展。
##名字起得很大,但内容很窄。
评分##书本身很一般,几篇访谈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多少还是能窥见不少导演的创作思维和态度,有的是一开始就摆明了要跨界玩出位的,有的是一早就给自己描画好了各种理论蓝图的,只有少数几个的话语间能看到几分真挚和诚恳。但至少,那时人们还是可以公开谈论盗版碟和社会批判的,甚至在某些导演眼中,盗版碟就是自己电影的正规发行渠道
评分##徐枫和章明的访谈牛头不对马嘴,徐:我看你这部作品里有很明显安东尼奥尼A片和B片的影子,章:我很不喜欢B片。这就尴尬了。质性研究学术方法课上,有个点讲得好,访谈者不能在问题中先入为主加入过多预判,否则不会是一场好的访谈。
评分好的访谈需要访谈者和访谈对象旗鼓相当,贾樟柯和章明两篇最好。另外,缺了娄烨和吕乐是非常不完整的。
评分##李玉、章明、李红旗那几篇令人印象深刻,产业讨论也令人信服,但是出于对贾樟柯粉丝般的狂热喜好,最后把几篇评论加进去,其中还有一篇是《世界》的版本学对比,好像就有点过分而夸张。
评分##访谈者不会提问,被访者回答的也是场面话……
评分##书本身很一般,几篇访谈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多少还是能窥见不少导演的创作思维和态度,有的是一开始就摆明了要跨界玩出位的,有的是一早就给自己描画好了各种理论蓝图的,只有少数几个的话语间能看到几分真挚和诚恳。但至少,那时人们还是可以公开谈论盗版碟和社会批判的,甚至在某些导演眼中,盗版碟就是自己电影的正规发行渠道
评分##李玉、章明、李红旗那几篇令人印象深刻,产业讨论也令人信服,但是出于对贾樟柯粉丝般的狂热喜好,最后把几篇评论加进去,其中还有一篇是《世界》的版本学对比,好像就有点过分而夸张。
评分##电影最初就是杂耍,杂耍就要有游戏感,从事这工作得为快感,不为太多背后的东西,还原最初的简单心态——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