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陪著孩子走嚮:我傢孩子也曾是中等生
定價:30.00元
作者:袁小榮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6409812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陪著孩子走嚮:我傢孩子也曾是中等生》教你怎樣科學引導中等生,讓他:
1.愛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基礎,正確的動機是學習的動力,明確的目的是動力的源泉。這些比一兩次成績重要得多。
2.有自信—成績差就批評孩子?那就大錯特錯瞭!成績差更要錶揚,幫助孩子重建自信心,這是學習的支柱!
3.有後勁—成績差,就引導孩子看自己的長處,經營自己的長處,樹立陽光的心態。這是成長的持續動力。
4.有方法—學習沒有捷徑,但是有更有效率的方法,掌握這些方法,就能事半功倍!
目錄
引言:彆對你傢的中等生太嚴厲
Part 1 我傢路路也是中等生
我傢路路也是中等生,麵對他的成績,我們也曾掙紮,是剝奪他原本已少得可憐的快樂,加強學習,還是相信兒子,遵循他的天性去引導?我們選擇瞭後者。孩子還隻是一個小學生,他的人生纔剛剛開始。小學時代的成績,對於人生的漫長馬拉鬆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相反,擁有一個快樂而充實的童年,比什麼都重要。
1 從沒考過90分的孩子
2 從23到32
3 我不想給自己太大壓力
4 作業正在扮演殺手的角色
5 興趣比什麼都重要
6 為自己而學
7 可怕的考前綜閤癥
8 不愛問問題的中等生
9 “胸無大誌”的路路
Part 2 Stop!彆再逼中等生瞭
孩子是中等生,傢長往往又氣又急,不斷給孩子加壓。其實,孩子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中瞭——在學校,老師不關注,同學漠視;迴到傢,等待他們的又是傢長的橫眉冷對、枯燥漫長的補習。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承受瞭太大的壓力,很容易産生心理扭麯。這對於孩子剛剛開始的人生纔是緻命的打擊。
1 屢遭打擊的路路
2 沉默寡言的孩子
3 焦慮到罵人的靜靜
4 常說“煩死瞭”的抑鬱男孩
5 “無所謂”的路路
Part 3 被霧霾遮擋的閃光
你全麵客觀地評價過你傢的中等生沒有?如果你仔細去看他們,你會發現,這些孩子可能除瞭學習成績差強人意以為,其他方麵沒有任何問題,他們有好性格、好品質、好人緣。相比那些隻有成績好,其他方麵都很糟糕的優等生來說,他們纔是未來真正的創造者。
1 懂愛的路路
2 路路的平和與感恩
3 路路是個“智多星”
4 有主見的路路
5 路路是個小管傢
6 自律的路路
7 小路路的大胸懷
8 自己去看演唱會
9 受歡迎的路路
Part 4 拯救自信
長期的高壓已經將中等生的自信心磨沒瞭。而一個失去自信的人,怎麼可能獲得人生的成功呢?或許,這纔是輸在起跑綫上。
1 媽媽,我是不是笨的人
2 我要是你就好瞭
3 贊美彆人更要欣賞自己
4 允許“花球”慢慢開
5 為努力的孩子鼓掌
6 給孩子3次成功的機會
7 我傢的“評優”時間
8 路路要競選三好學生
9 鼓勵就會創造奇跡
10 每天一個勵誌故事
11 用積極的情緒感染孩子
12 高不成就低就
Part 5 好成績不是逼齣來的
學習要掌握科學的方法,一味的苦學是難以齣好成績的。科學的學習就是把握住正確的學習目標,以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去學習,從玩中學,從日常生活中學,還要讓孩子見到學習的成果——不是反應在考試成績上,而是反應在學習的真正意義上,就是解決生活難題上。這纔是好的學習。
1 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兒
2 滿分是目標,但也要一分一分進步
3 考得不好有“糖”吃
4 信任孩子
5 關注成績上升而不是名次上升
6 鼓勵每次小的進步
7 關注失敗的關鍵點
8 給孩子一個成功的暗示
9 彆和一個難題較勁
10 正麵強化興趣
11 我傢的“十萬個為什麼”
12 我傢的讀書時間
13 路路的“讀書破萬捲”
Part 6 起跑綫上比什麼?
起跑綫上比的不是考試成績,比的孩子擁有的成功的資本,比的是綜閤實力。一個隻有考試成績好,其他方麵都很糟糕的孩子,是難以贏得人生這一超級馬拉鬆的冠軍的。所以,不管你的孩子是優等生,還是中等生、差等生,隻要孩子有良好的學習動機和習慣,有良好的品質和性格,他就擁有瞭通往成功的船票。
1 不是“名”的樂趣
2 給孩子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3 傾聽,給孩子尊重
4 給孩子一點“冷”教育
5 給孩子一個英雄去崇拜
6 教孩子彆濫用自由
7 給孩子一點苦日子
8 把好習慣刻入骨髓
9 不孩子一個童年
10 玩就是好的教育
11 孩子,沒有什麼比你的快樂更重要
結束語
作者介紹
文摘
《陪著孩子走嚮:我傢孩子也曾是中等生》:
一年級時,期末考試成績第20名,那時他的班級有50個學生。
二年級時,期末考試成績第20名,那時參加考試的學生隻有四十多人。
到瞭三年級,期末考試成績仍然是鐵打不動的20名。
一、二年級時,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我還能安慰自己,孩子剛剛上小學,還不太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可是到瞭三年級,小學的學習生活已經過去一半瞭,學習成績還在中遊晃蕩,這可咋辦呢?
我心裏著急,路路爸卻很淡定,一直說:“我兒子能厚積薄發。”於是對路路的學習,依然是“放任自流,偶爾監督”。
但這都隻是錶麵上的,在我心裏,還是希望路路能夠“厚積薄發”,早點成為優等生的。我想每個父母都是這樣的,要說真不在乎孩子的分數,那是假的,但太在乎,又怕傷瞭孩子。
於是,每次路路考試迴傢,我都會假裝不經意地問:“這次你們班級考試考得好嗎?你在班裏考第幾名啊?都考瞭多少分啊,告訴我一下唄。”每次聽到兒子說“還行吧”“一般吧”,我的心就開始下沉,但我臉上還得錶現齣假裝不在乎的樣子。或許我問的次數太多,兒子也感到我這個媽媽“有點煩人”,後來索性不告訴我具體分數,而傢長會後在路路爸那裏聽到孩子的具體分數時,我都覺得不理想。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路路四年級期末,路路班主任趙老師找我們談話。
這一次,路路考瞭班級的第25名。趙老師說:“路路算不上聰明的孩子,但頭腦靈活。還有兩年就要小升初瞭,以他現在的成績,肯定上不瞭重點中學的,不過我們還有兩年的時間。這兩年時間,傢長、老9幣共同努力,多給孩子輔導輔導,還是有希望取得理想成績的。”
路路的第25名的成績給瞭我重創,老師的話更給瞭我警醒。我想,這樣下去不行,就得像老師說的那樣,多輔導、多監督纔行。於是從那時起,我們傢一改“放任自流,偶爾監督”的方針,開始瞭傢庭輔導計劃。
每天下班後,我或者路路爸就拿起瞭路路的書本,輔導路路做作業。做完作業後,又帶領路路復習、預習。每天都要學到10點鍾,然後上床睡覺。路路放學後的生活,再也沒瞭動畫片、故事書、足球、戶外跑步
五年級期中考試,路路的成績沒有一個科目上90分(這可能與我們的輔導方式及路路一貫的“放任自流”有關,但當時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所幸,他的成績也沒有下降,都在85分左右。我和路路爸私下裏說,90分可能是路路考試分數的“大限”,上去瞭提升就會很快,不過想要考過90分卻有點難度,所以我們的輔導還要堅持下去。為瞭路路的學習,我和路路爸經常吵架。因為路路爸經常在傢裏做“好人”,每次他輔導路路,不齣半小時,兩個人肯定會瘋玩在一塊兒。而我每次黑著臉訓路路時,他爸爸都會嬉皮笑臉地替路路答應,而一臉不服氣的路路,看見爸爸這樣,也會嬉皮笑臉答應。雖然路路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瞭我和路路的衝突,但那時我一心要提高路路成績,特彆討厭他的這種做法。直到後來我纔明白路路爸這樣做的重要性,這是後話瞭。
……
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雖然不直接點明,但我感覺它在探討的是一種教育哲學,一種關於如何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深層思考。我想,它一定不僅僅是關於“中等生”這個標簽,而是更宏觀地審視瞭傢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我腦海裏浮現的畫麵是,作者和孩子一起經曆著人生中的起起伏伏,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常,其實蘊含著深刻的親子互動和教育智慧。也許書中會有很多關於如何理解孩子“中等”狀態下的真實需求,如何引導他們發掘自身潛力,以及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為孩子建立更健康、更全麵的成長觀。我不期待看到那種“雞娃”式的速成秘籍,而是希望它能提供一種溫和而堅定的支持,幫助傢長在陪伴孩子這條充滿未知和挑戰的道路上,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和方嚮。或許,這本書會引導我們去重新定義“成功”,不再局限於分數和排名,而是更看重孩子內心的成長、品格的塑造以及對生活的熱愛。我期待它能帶來一些新鮮的視角,讓我們從更寬廣的維度去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長,最終幫助他們成為獨立、自信、有價值的個體。
評分讀過這本書,我設想自己會獲得一種“潤物細無聲”般的教育啓示。我希望它不是那種大聲疾呼、振聾發聵的宣言,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點點地滲透進我們的教育觀念中。我腦海中勾勒齣的畫麵是,作者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同行者,分享著自己在教育道路上的點滴感悟,那些曾經的迷茫、睏惑,以及最終撥雲見日的豁然開朗。它可能會揭示,為什麼有些孩子在看似平凡的成績背後,卻擁有著過人的韌性和創造力。也許書中會探討如何識彆和培養孩子的獨特天賦,即使這種天賦並不符閤主流的評價標準。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平衡“管”與“放”,如何在給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間的同時,又能有效地引導他們規避風險。這本書,我希望它能幫助我們跳齣“分數至上”的思維怪圈,去關注孩子的全麵發展,包括他們的情感健康、社交能力和品德修養。最終,它應該能讓我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找到內心的力量,讓他們能夠勇敢地、自信地去麵對未來的生活。
評分我想,這本書一定會以一種非常細膩和人文關懷的筆觸,去描繪一個孩子成長的軌跡。它可能不像許多教育書籍那樣,充滿瞭理論和方法,而是更側重於情感的共鳴和精神的滋養。我能想象到,作者會用一種非常溫柔的語言,去講述他們和孩子之間的故事,那些故事裏有歡笑,也可能有淚水,但字裏行間都充滿瞭愛和理解。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傢長如何從孩子的視角去思考問題,如何去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即使那些聲音並不成熟,也應該被尊重。這本書可能會強調,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遠比讓他們記住更多的知識點更為重要。它可能會提供一些非常實用的建議,關於如何在傢中營造一個積極的學習氛圍,如何鼓勵孩子參與傢庭事務,以及如何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本“治愈係”的教育讀物,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溫暖和力量,從而以更從容、更智慧的心態去陪伴孩子成長。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預期會看到一股清流,一股能衝淡教育焦慮的暖流。我猜想,它會以一種非常樸實、接地氣的方式,去講述一個普通傢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麵臨的真實挑戰。也許書中會描繪一些傢長可能都會遇到的睏境,比如孩子學習上的瓶頸、人際交往的煩惱,甚至是青春期的叛逆。但作者不會停留在抱怨和焦慮,而是會分享他們是如何一步步地去觀察、去理解、去溝通,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齣現一些具體的案例,那些關於“我傢孩子”的點點滴滴,它們會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自己的影子,讓我們産生共鳴。或許,這本書會強調“陪伴”的力量,這種陪伴不是簡單的在場,而是深入的傾聽、耐心的引導和無條件的愛。它可能會告訴我們,如何與孩子一起製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如何鼓勵他們嘗試新鮮事物,即使失敗瞭也能從中學習。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本“安心書”,讓無數正在為孩子教育煩惱的父母,能夠找到一份內心的平靜和前進的動力。
評分在我看來,這本書很可能是在倡導一種“低焦慮”的育兒觀。它不追求把孩子塑造成“彆人傢的孩子”,而是希望幫助傢長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我腦海中浮現的畫麵是,作者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平和的語氣分享著自己的教育哲學。它可能會提醒我們,不要過度關注孩子的“中等”錶現,而是要去發現他們身上閃耀的“亮點”。這本書可能會深入探討,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如何讓他們學會自我激勵,以及如何在麵對挫摺時,保持積極的心態。我期待書中會有一些關於親子溝通的技巧,那些能夠真正走進孩子內心的溝通方式。它可能會強調,傢長自身的成長和心態調整,對孩子的教育同樣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們明白,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而充滿愛的過程,我們不必過於急躁,而是要耐心陪伴,靜待花開。它應該能給予我們一種“慢”的智慧,讓我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一份教育的寜靜和從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