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怎么管 孩子才会听,如何教 孩子才爱学
定价:29.8元
作者:李玉杰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64099602
字数:122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爱上学习的孩子*省心,有自我约束力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 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当老师难,当好孩子的**任老师更难!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怎样才能让孩子有自我约束的能力?
内容提要
当老师难,当孩子的任老师更难。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刚出生的婴儿,都是一块需要雕琢的玉,玉不琢,不成器,父母的任务就是要把这块玉雕琢成器。作者通过对女儿的早期教育和对近百个幼儿不良习惯的矫正的实践,总结出家长对孩子0-3岁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帮孩子获得好的行为习惯。
目录
作者介绍
李玉杰,知名家教作家,大成家教编委会主编,儿童优发展理论创立者,长期关注儿童教育和中国家庭教育,在刊物发表各类教育论文、随笔、新闻作品共计100多万字。著有《男孩为何要穷着养》《培养棒的男孩》《培养棒的女孩》等多部家教类畅销图书。
文摘
第1章早期教育的奥秘
人是一种精神动物,幼儿也不例外。成人的大脑每天都离不开精神食粮,可是许多家长让幼儿的大脑每天都处于饥饿状态。早期教育就是解决幼儿的精神饥饿问题。
早期教育是科学的。它从婴儿出生时就开始。目的是把孩子与生俱来的灵性与能力往利于孩子成长的方向引导,从而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幼儿的时间不是可以随便浪费的。它比人一生的任何时期的时间都宝贵,因为幼儿期正处于人的脑部发育期,而人的脑部发育只有一次,这时的学习并不是多数人印象中枯燥的“学习”,而是在帮助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这个时间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引导对了,它会积极地影响人的一生。
1.0~3岁认知兴趣敏感期
兴趣是好的老师。
0~3岁是幼儿认知兴趣的敏感期。让孩子在这个时期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987年我怀孕期间,开始关注早期教育方面的书籍。当时书店里这方面的书非常少。一天,我偶然看到一本书——《零岁教育的奥秘》。书很薄,只有几十页厚,但书中的理念却强烈地吸引了我。我买下了它。没有料到的是,这本薄薄的书影响了我的一生。
这本书通过卡尔威特的事例来说明卡尔威特教育理念:孩子潜能递减法则,即越接近零岁的教育,对人的潜力开发也就越充分。卡尔威特教育理念与婴幼儿的脑部发育情况相适应。婴儿刚出生时,脑的平均重量约为370克,到6个月时即达700克左右,1岁时达900克左右,3岁时约为出生时脑重量的3倍,7岁时接近成人的脑重量。脑既是肉体之躯,又是精神活动的器官。所以,脑的充分发育既需物质营养,也需要精神营养。良好的信息刺激是大脑的精神食粮。抓住幼儿脑部发育的重要时期,利用其脑神经的敏感性,对其进行早期教育,对促使幼儿大脑的发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受卡尔威特教育理念的影响,女儿一出生,我就开始对她进行早期教育。
视觉、听觉与手的抓握能力
从女儿出生15天起,我开始用玩具刺激她的视觉和听觉。拿“不倒鸭”玩具,在她眼前左右缓慢移动,她的眼睛也随之移动;用小铃铛在她的耳边轻轻摇动,她的头随之转动。我把“不倒鸭”放在她的手里,训练她手的抓握能力。很快她就熟练地自己玩“不倒鸭”了。她躺在床上,把“不倒鸭”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又从手上传到两只脚上,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女儿8个月大时,我开始引导她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她的眼睛看到什么,我就告诉她那是什么。比如:女儿关注电视机时,我就一边用手指着电视机,一边给女儿说这是电视机;当女儿关注洗衣机时,我就说这是洗衣机。婴儿看到什么,家长就说出她关注的事物的名称。这样帮助他们认识世界,有利于婴儿早说话,也是对婴儿初的语言教育。
当女儿需要什么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时,我心领神会,但没有即刻满足,而是先替她用语言表达出来,再满足她的需要。女儿指着水,我没有即刻把水端给她喝,而是问:你是想喝水吗?她点头,我再把水递给她。孩子听我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就是孩子思维的过程,也是对语言理解的过程。
听是说的基础。孩子听得多了就会提早用语言表达自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很多孩子说话晚,反应慢,就是因为家长没有有意识地给孩子多讲话,没有给孩子创造听的环境。
……
序言
序言
在女儿出生之前,我有过许许多多的理想,但那些各色的理想中,多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更多的也只是想想而已,很少付诸实践。1988年,女儿出生后,25岁的我迷上了早期教育。很快,我对女儿的早期教育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于是,我萌发了新的理想: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像女儿一样,从家长正确的早期教育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从对女儿早期教育开始,我不断地探索幼儿的心理、行为、认知和个性成长特点,之后经过了20多年对近百位幼儿的个体教学实践,证明了我在女儿身上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个例。只要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就能够取得理想的早教效果。
早期教育有两个重要阶段。个阶段是0~3岁。第二个阶段是3~6岁。
0~3岁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佳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婴幼儿脑部发展的关键时刻,对孩子进行良好的信息刺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对女儿的早期教育就是在早期教育的个关键期0~3岁进行的。效果令人惊喜,刚满3岁的女儿就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对女儿0~3岁的早期教育中我始终没有给她提过“学习”这两个字。她是在不知道自己在学习的情况下,学会了自主学习。这就是我的早教方式:教在有意,学在无意。好的教育是无痕迹的。
早期教育的第二个关键期是3~6岁。如果孩子在3岁之前经历过良好的早期教育,那么3~6岁时就已基本形成自主学习和独立自主的能力了。相反,如果孩子在3岁前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诸多不良习惯在3岁之前就会形成。家长每天都要为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而烦恼,自然顾不上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女儿有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后,我又对近百个幼儿进行了第二阶段的早期教育。0~3岁的幼儿更适合父母在家里教。这些孩子中的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0~3岁的家庭早期教育。由于隔代长辈溺爱,家长因工作繁忙而不得不对孩子放任自流等原因,多数孩子的不良习惯在3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比如:有的孩子在半岁时就养成了睡觉非要妈妈抱才能睡着的习惯;有的孩子才一岁多就知道用哭闹来控制家长;有的孩子两岁时已经十分任性霸道,稍不满足就会大哭大叫。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不良行为会愈演愈烈,越变越多。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我用引导孩子自主活动与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忘掉了自己的不良行为,并且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又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此同时,孩子的个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许多人认为,孩子情商低,是因为孩子学知识造成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知识和情商并不是对立关系。使孩子情商低的原因,是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比如家长用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学习,或为了让孩子学习而答应孩子的诸多不合理要求,甚至为了让孩子学习而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这样的管教方式必然会使孩子出现很多问题。
不少人认为孩子情商低是孩子学知识造成的,这种归因方式说明他们并不了解幼儿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就像是说:学习好的孩子都是行为不端的孩子,而学习不好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有知识的人都是情商低的人,而没知识的人都是情商高的人。即使家长不让孩子学知识,但如果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也不会因为没学知识而行为习惯就好了。只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用适合幼儿的方式去教幼儿学习知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孩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处可使,既可减少孩子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还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的早期教育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会观察到,有些家庭的亲子关系非常融洽,孩子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也愿意听取父母的建议。而有些家庭,孩子似乎和父母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隔阂,沟通起来总是充满阻碍,甚至会引发争吵。这让我思考,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差异?“怎么管孩子才会听”这个话题,就像是触碰到了亲子关系中最敏感的神经。我看到这个标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如果家长能够掌握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是否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建立起更和谐的家庭氛围?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理解孩子心理,如何用更恰当的方式与孩子交流的指导。我期待它能帮助家长们,在面对孩子叛逆期、不理解期的时候,能够保持冷静,用智慧和爱去引导,最终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评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看到周围的年轻父母们,在育儿的道路上摸索前进,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他们的脸上,时常写满了疲惫和焦虑,因为孩子教育这件事,实在太复杂了。有的时候,他们会因为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而抓狂,有的时候,他们又会因为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而欣慰。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给这些父母们提供了一盏指路明灯。我看到书名的时候,就联想到那些孩子不配合,家长手足无措的场景。我能想象到,当家长们面对一个难以沟通的孩子时,内心的那种无助感。而“怎么管孩子才会听”,就像是对这种无助感的回应,它承诺了一种解决方案,一种能够改善亲子关系的途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技巧,让家长们能够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亲子关系。
评分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格和能力。而“如何教孩子才爱学”,这句话,在我看来,触及的是教育的本质。我曾见过一些孩子,他们学习成绩优异,但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知道如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反,也有一些孩子,他们可能在学业上并非顶尖,但却充满好奇心,勇于探索,善于与人合作。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让孩子爱上学习,远比让他们死记硬背知识点更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智慧,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起终身学习的习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突破性的理念,让我们重新审视学习的意义,并找到真正能够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实现自我价值。
评分“如何教孩子才爱学”,这句话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学习不应该是枯燥的任务,而应该是探索世界的乐趣。但是,现在的孩子,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很多时候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我身边就有朋友的孩子,对学校的课程提不起兴趣,整天沉迷于游戏,让他做作业就唉声叹气的。我观察过,那些真正热爱学习的孩子,他们脸上总是闪烁着好奇和求知的目光,他们主动去探索,去提问,去解决问题。那么,如何才能点燃孩子学习的火种呢?这本书的名字,恰恰触及了这个核心问题。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路,一些能够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力的实用方法。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如何将知识融入生活,如何让学习过程变得有趣且有意义,最终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享受成长的过程。
评分这本书我一直很好奇,因为我身边好多年轻的家长都在讨论。尤其是“怎么管孩子才会听”,这句话触动了我内心最深的焦虑。现在的孩子,好像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真的很难沟通。我记得上次和朋友聊天,她就抱怨说,试了好多种方法,孩子就是不听话,甚至觉得她说的话是“耳旁风”。我当时就想,是不是我以后的育儿道路也会这样?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它,仿佛它能解答我所有关于孩子“不听话”的困惑。我一直认为,所谓的“听话”,并不是要孩子盲从,而是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和尊重的关系,让孩子愿意听取父母的建议,同时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觉得也许有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我迫切地想了解,它会提供什么样的具体策略,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理解和尊重中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