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阿博特育儿笔记
定价:35.00元
作者:雅各布·阿博特
出版社:研究出版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8016895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风靡全球的西方教育界必修育儿课程,无数家长老师从中获益。
本书朴素、从容地娓娓道来,历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结合实际的案例加以说明,耐心而细致地教给父母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切中问题实质,令读者感动于作者细致的专业研究。
二、据不完全统计,该书自出版以来,英文版再版已超过300次,全球总超过2500万册。
本书为西方育儿经典,书中的观点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非但不过时,还纠正了时下许多误导性教育的错误,能读到这本书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他们和他们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
三、美国教育家、儿童作家雅各布·阿博特传世之作。
阿博特是一位多产的儿童作家,著有180多本著作,对儿童心理深有研究,而本书是他*一本家庭教育书籍,书中观点却毫不逊色于专门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专家。他的书籍遍及世界各地,受到家长和老师们的欢迎。
四、本书为经典插图版,印制精美,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本书为插图典藏版,图文并茂,值得珍藏。
内容提要
《阿博特育儿笔记》是作者*一部论述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方面作用和意义的经典,在西方被誉为教育界的必读书,再版无数次,至今仍经久不衰。作者想要通过本书告诉读者,如何运用促进青少年道德与心理发展的正确方法,在符合儿童心理结构及其特点的原则下,以柔和的手段建立父母的坚定。本书列举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种种麻烦,案例所提及的道理和方法非常实用,切中问题的实质,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难觅的瑰宝。
目录
01 教育孩子,首先要选对方法
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
耍小伎俩、小把戏的教育方式
循循善诱,并且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关爱
用父母的使孩子服从教育
什么才是正确的方法
02 无能的父母才会选择暴力
种带有暴力性质的教育方法——体罚
第二种带有暴力性质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恐吓
恐吓只是保姆与用人的教育方式
恐吓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创伤
第三种带有暴力性质的教育方法——严厉的斥责
抛弃暴力,用“怀柔”的方法教育孩子
【家教实例】再好的方法,也要选对时机
03 父母必须要有
父母应该承担的两个重要责任
父母如何发挥自己的
优柔寡断可能招致孩子的憎恨
给孩子自由,但决不放任自流
【家教实例Ⅰ】自由和的配合,更容易使孩子听话
【家教实例Ⅱ】压制孩子,会让孩子变得无法教育
04 教孩子听话的种方法:有错必惩
谁该对孩子不听话负责
让孩子听话的三种方法
对孩子要有错必惩
决不要出于爱心原谅孩子的错误
让惩罚变得既柔和又具实效
一旦开始就要执行
【家教实例】乔治与埃格伯特
05 惩罚孩子的基本原则
惩罚的性质与做法
【家教实例】玛丽散步
惩罚的目的是告诉孩子:有错必惩
争取得到孩子的合作,这会让孩子热心于改错
惩罚也可以充满乐趣
惩罚也要讲究方法
06 教孩子听话的第二种方法:学会奖赏
孩子的顺从不能是“买”来的
不妨间接给予孩子奖赏
奖赏的原则:把孩子正确的行为与获奖的快乐联系起来
不能让孩子从听话变成盲从
父母不能用压制孩子
多给孩子一点儿缓冲时间
千万不要弱化父母的
07 培养孩子也是一门艺术
培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
【家教实例】玛丽的教育
给父母的三条指南
08 教孩子听话的第三种方法:了解孩子
认清什么才是正确的
褒扬正确,但决不能忽视错误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家教实例Ⅰ】詹姆斯与他的弟弟妹妹
【家教实例Ⅱ】德拉与玩具娃娃的故事
09 情感共鸣产生的认同感:孩子之于父母
情感共鸣的力量
从情感共鸣中产生的认同感在儿童时期的作用
【家教实例】学会关爱
孩子为什么会恐惧
10 情感共鸣产生的认同感:父母之于孩子
蹲下来,与孩子分享快乐
走进属于孩子的世界
与孩子形成共鸣必须要凭借真切的情感
适应孩子的观点
孩子的“傻瓜式恐惧”
当孩子犯了错
11 对孩子要多关注,少挑剔
表扬总比惩罚好
让孩子形成习惯
孩子为什么会犯错
表扬与惩罚的分寸
孩子学走路、学说话时父母采用表扬手法是正确的
小学生次习作,千万别令他感到沮丧
如何纠正孩子在拼写上的错误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12 孩子犯错并非故意
【家教实例Ⅰ】爱吹牛的孩子
孩子犯错,在于他还无知
人人都会犯错,因而不能揪住孩子的错不放
【家教实例Ⅱ】儿童学习拼写真的很困难
千万不要嘲笑孩子
13 孩子本性就好动
孩子好动是有道理的
孩子蹦蹦跳跳不是坏事
引导孩子行为的实用原则
14 孩子的想象力
父母要努力使孩子的想象力之树茁壮成长
父母促进孩子想象力发展的几种方法
将无生命的物体拟人化
玩具:启发孩子的想象力之桥
【家教实例Ⅰ】用篮球来培养孩子的细心
【家教实例Ⅱ】老师与难劈的木头
心理的活动可以缓解肌肉疲劳
15 真话与假话
让孩子讲真话是父母的责任
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孩子真的不明白
孩子很难区分想象和记忆
父母如何教孩子区别真和假
16 孩子的判断和理智
心理成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重要问题上,切莫信赖孩子的理智
对待孩子理智的处理方式
用柔和的方法启发孩子的智慧
一般的原则
17 认真对待孩子的愿望和要求
在关于孩子的重要事情上,父母要保持
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
在事前而不是事后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家教实例】适度引导孩子试错
要这样对待孩子的愿望
18 珍视孩子的发问
好奇心强烈的孩子聪明
不要将孩子的发问看作自己烦恼的源泉
对待孩子的发问,回答宜简短
回答应该是沟通式,而不是说教式
一个即使没有什么新信息的回答也是适宜的
要时刻准备说“我不知道”
19 教孩子正确使用金钱
不正确的做法会造成终生的伤害
定期给孩子一些零用钱,让他们学会管理金钱
指导孩子理财的两种方法
金钱的使用:学会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金钱的使用:让孩子懂得义务
不妨与孩子进行一些小小的交易
不正确的做法会导致的苦果
20 体罚并不是好方法
《》的训导
何时会用到体罚
“老师”实在太无能
因父母的疏忽和教育不善而被宠坏的孩子
孩子固执地与父母持久对抗怎么办
躯体的疼痛会很快过去,心灵的创伤会停留很久
21 让孩子知道对父母感恩
爱的两种形式:获得爱,给予爱
孩子情感发展的顺序
感恩教育的培养
22 结 语
人生早期留下的印象影响深远
童年时形成的基本概念贯彻终生
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作者介绍
雅各布·阿博特,美国儿童作家,创作范围广泛,作品涉及青少年文学、简史、传记、宗教普及和少量的科普读物;著有一百八十多本图书,代表作有《罗洛在工作》《罗洛在游戏》等“罗洛系列丛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接地气”,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的理论,只有最实在、最贴近生活的育儿经验。作者就像是你的邻家姐姐,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分享着她为人母的点点滴滴。我喜欢她关于“规则”的论述,她并没有把规则描绘成束缚,而是将其看作是帮助孩子建立界限和安全感的基石。她分享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巧妙地设置规则,并让孩子心甘情愿地遵守,而不是强制执行。她还提到了“坚持”,强调了育儿过程中的持续性和耐心。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但作者的经历告诉我,坚持下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育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耐心、爱心和智慧的长期过程。
评分我一直觉得育儿是一门艺术,而这本书则像是为这门艺术提供了最精美的画笔和最丰富的颜料。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张力,她没有罗列枯燥的理论,而是将育儿的智慧融入到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之中。我特别欣赏她关于“沟通”的见解,她强调了倾听比说教更重要,也分享了许多非常实用的沟通技巧,例如如何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以及如何在孩子情绪激动时保持冷静,并给予有效的回应。她还特别提到了“共情”,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理解孩子的情绪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很多时候,我们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感受。这本书提醒我,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他们的视角去看待世界。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更加顺畅了,也更能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亲子关系也因此更加亲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约却充满暖意,浅色的背景衬托着一抹柔和的色彩,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爱与耐心。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真诚而亲切的语调,仿佛是作者在娓娓道来自己的育儿经历,没有丝毫的说教感,而是充满了感同身受的理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观察”的部分,作者强调了倾听孩子内心需求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强加自己的意愿。她分享了许多生活中的小细节,例如如何通过孩子的肢体语言捕捉他们的情绪,以及在面对孩子哭闹时,如何用平静而坚定的态度去引导,而不是陷入焦虑。这种细腻的观察和富有同理心的处理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受益匪浅,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与孩子互动时的一些习惯。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你迷茫时,递给你一杯温热的茶,并用充满智慧的话语点醒你,让你在育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也更加坚定。
评分从这本书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育儿的技巧,更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颠覆了我以往的一些固有观念。她强调了“尊重”的重要性,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被尊重和理解。她分享了如何在生活中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特别喜欢她关于“赞美”的观点,她认为赞美应该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而不是空泛的鼓励,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内在驱动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育儿的真正意义在于陪伴和引导,而不是控制和塑造。它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开放、更包容的父母,也让我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体验到了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
评分这本育儿书给我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知识层面,它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孩子深深的爱和尊重,让我为之动容。她并没有刻意去描绘一个完美的育儿场景,而是坦诚地分享了她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困惑,以及她是如何一步步找到解决方法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独立”的探讨,作者不仅仅是教会孩子生活自理,更是引导他们建立自信,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她用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解释了为什么过度的保护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以及如何适时放手,给予孩子探索世界的空间。读完这部分,我仿佛卸下了心中很多不必要的包袱,也更加理解了“放手也是一种爱”的真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是一本关于爱与成长的哲学书,它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智慧、更有爱的父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