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个性化养育: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
定价:32.00元
作者:赵璐玫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407551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教育部副部长 刘利民,德育专家 张红郑重推荐。
尊重孩子的个性,接受孩子的不同,个性化养育才是面向未来的养育方式。
内容提要
《个性化养育: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作者赵璐玫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及小学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她从教育者和母亲两个角度,以自身丰富的经验告诉父母们,如何保护孩子的个性,以及在孩子的教育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作者自己的孩子壮壮,天资平平、在以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的中国教育体系中不被看好,但是作者以母亲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智慧,无条件地接纳和支持孩子,保护孩子的兴趣和天性。在母亲不动声色又苦心孤诣的培养下,儿子成长为热情开朗、兴趣广泛、内心强大、善于思考又长于表达的人,终留学美国,拥有了成功、自信的人生。在《个性化养育: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中,作者从壮壮幼儿期开始,讲述自己的养育经历,并结合从教经验。为父母们提出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养育忠告,是一部非常难得的教育实践指导书。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个性化养育才是立足于未来的养育方式,妈妈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尊重孩子的个性,接受孩子的不同。
目录
序 言
推荐序一/001
推荐序二/004
自序/006
编者手记/007
上.养育篇
幼儿:
爱是点点滴滴、无怨无悔的付出……2
1.我的儿子来了/2
2.“孩子,你是可爱的”/3
3.初为人母的记忆/5
4.“壮壮,你怎么不认识颜色!”/7
5.“妈妈,晚安!”/9
6.“妈妈,我会死吗?我害怕!”/12
7.“妈妈,你要个接我!”/14
8.“妈妈你别走!”/17
9.“壮壮的小嘴巴真利索”/19
10.“壮壮,有客人来了!”/22
11.爱的教育是好的早教/24
12.“妈妈,我在这边儿玩哪!”/27
13.让孩子学“艺术”,我曾走进误区/29
14.道德教育就在生活中/33
15.“妈妈让我再玩儿一年!”/35
16.孩子能不能“打”?/37
17.“孩子,对不起!”/40
小学:
爱是鼓励、支持、引导、理解、包容……43
1.儿子上学天 /43
2.“主动和老师交流”/46
3.“妈妈,我让你失望了”/48
4.我辅导孩子学习的想法/51
5.妈妈要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52
6.我辅导孩子学习的具体做法/55
7.“孩子,妈妈懂你”/57
8.我要给孩子营造快乐/59
9.把孩子的爱好发展成特长/62
10.教育孩子需要专门的时间去做吗?/65
11.家长应该研究孩子为什么撒谎/68
12.“我要孩子有个好身体”/71
13.男孩子也“整容”/73
14.和孩子一起“议论老师”/76
15.辅导孩子写作文/79
16.学校生活中的“风波”(之一)/83
17.学校生活中的“风波”(之二)/87
18.老师和妈肺腑之言/88
中学:
爱是平等交流、尊重差异、顺其自然……91
1.让孩子骑车上中学/91
2.孩子在长大/94
3.“妈妈,我想要我的压岁钱!”/96
4.“妈妈,我再给你讲一个逗事”/99
5.仍然是文体活动的积极分子/102
6.教育孩子不要“早恋”/104
7.记得那年闹“非典”/109
8.壮壮就这样学习/110
9.学习不应该仅是一件苦事/113
10.放儿子离开我/115
下.交流篇
......
作者介绍
赵璐玫,北京市某重点小学党支部书记,常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具有30多年任教经验,多次荣获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奖励。主持编写过《思智引航》、《教林思语》等多部教育丛书,并发表过多篇专业论文。
文摘
序言
读完《个性化养育: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我最大的感受是,它重新定义了“成功”的育儿标准。过去,我们总是在追求孩子的“优秀”,比如成绩优异、特长突出,仿佛只有达到这些目标,才算是一个成功的家长。但这本书告诉我,真正的成功,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发掘自己的潜力,并且健康快乐地成长。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来强调“尊重”的重要性,这种尊重不仅是对孩子的意愿,更是对他们内在需求的尊重。我记得书里讲了一个案例,关于一个孩子对自然科学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但他却不喜欢学校里的应试教育。家长没有强迫他去迎合学校的模式,而是鼓励他探索自己的兴趣,甚至为他搭建了一个小型的实验室。最终,这个孩子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个故事让我深深触动,因为它挑战了我一直以来对“教育”的狭隘认知。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作为家长,更应该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塑造者”。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把他们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模样。
评分我是一个对孩子成长轨迹充满好奇的家长,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更深入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书籍。《个性化养育: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这本书,无疑给了我极大的满足。它没有空泛的口号,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儿童成长的规律,以及个体差异的重要性。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把孩子简单地分为“好”与“不好”,而是倡导我们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独有的闪光点。书中对“天赋”的解读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局限于我们通常理解的音乐、绘画、运动等方面,更是涵盖了如同理心、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更广泛的维度。我开始尝试去观察和记录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微表现,去发掘他们那些不曾被注意到的“小特长”。例如,我的孩子虽然数学成绩平平,但在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方面却有着惊人的天赋,这让我非常兴奋。这本书鼓励我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去看见孩子身上更多元化的可能性。它让我明白,育儿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次“探索”,去发现孩子隐藏的宝藏,并给予他们最适合的养分,让他们真正地“美好”地成长。
评分天呐,这本书简直是一场育儿观的“革命”!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总觉得自己在尽力而为,但有时候也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充斥着说教和模板式的指导,看了之后总觉得“纸上谈兵”,难以落地。而《个性化养育: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这本书,让我感觉像是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循循善诱的智者。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充满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并且非常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如何识别和培养孩子的不同“学习风格”,这一点对我启发特别大。我一直觉得我的孩子学习不专心,总是分心,看了那一部分,我才意识到,可能不是他不学,而是我的教学方式不适合他。作者提到了视觉型、听觉型、动手型等等,并给出了相应的学习方法。我立刻尝试了书中的一些建议,比如给孩子多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或者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他学习,效果真的出乎意料的好!孩子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专注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本书不只是给出了“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给出了“怎么做”,让我这个迷茫的妈妈找到了方向。
评分这本《个性化养育: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挺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但看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之前很多“理所当然”的想法,在某些方面是多么的僵化和武断。作者提出的“个性化养育”这个概念,不是简单的说要“区别对待”,而是深入到对孩子内在特质、潜能以及独特发展轨迹的深刻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来阐述观点的方式,那些故事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娓娓道来的经历,让我能感同身受,甚至能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影子。比如,书中提到一个孩子对细微声音特别敏感,家长起初觉得这是“矫情”,但作者却引导我们去理解这可能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并提供了相应的沟通和引导技巧。这让我反思,是不是有些时候,我们习惯性地用成人的逻辑去衡量孩子的反应,而忽略了他们真实的内在体验?这本书真的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孩子理解的新视角,让我不再仅仅盯着所谓的“标准”,而是去欣赏每一个孩子独一无二的光芒。它给了我勇气去挑战一些传统的育儿观念,也给了我方法去探索更适合我孩子的养育之路。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像一本育儿“秘籍”,让我豁然开朗!我是一个对孩子教育非常焦虑的家长,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者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市面上太多关于“鸡娃”的书籍,看了之后反而增添了不少压力。但《个性化养育: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这本书,却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和希望感。它强调的是“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这个理念本身就非常有疗愈作用。书中不仅仅是理论,更重要的是作者分享了许多非常实用且接地气的经验。比如,如何与孩子建立信任,如何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如何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等等。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解释了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并且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应对方法。我曾经因为孩子发脾气而束手无策,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学会了如何冷静地去倾听和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制止。现在,我和孩子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家庭氛围也更加和谐了。这本书不是要教你成为一个“完美”的家长,而是帮助你成为一个“理解”和“支持”的家长,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