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化妆设计
定价:58.00元
作者:徐家华,张天一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5064752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本科)。本书概述了化妆设计的类别及功能,图文介绍了中西方历代、近现代的妆饰特征,阐明了化妆的设计要素,讲解了化妆设计的表现方法,*后全面呈现了化妆的设计流程,并列举了大量精彩的师生作品案例。
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历代妆饰、西方历代妆饰、近现代妆饰的发展与融合、化妆的设计法则、化妆的设计表现及应用等。
全书内容丰富,叙述简要易懂,并配有大量的图片资料,系统而全面地概括了有关化妆设计的原理、方法与程序,可供高职高专类院校及中等化妆设计专业教学选用,也是自学化妆设计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
目录
章 化妆设计概述
节 化妆的类别
第二节 化妆的功能
第二章 中国历代妆饰
节 商周时期的妆饰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妆饰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妆饰
第四节 唐朝时期的妆饰
第五节 宋朝时期的妆饰
第六节 元朝时期的妆饰
第七节 明朝时期的妆饰
第八节 清朝时期的妆饰
第三章 西方历代妆饰
节 古埃及时期的妆饰
第二节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妆饰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妆饰
第四节 巴洛克、洛可可时期的妆饰
第五节 19世纪的装饰
第四章 近现代妆饰的发展与融合
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妆饰
第二节 20世纪20~30年代的妆饰
第三节 20世纪中期的妆饰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的妆饰
第五节 20世纪末的妆饰
第六节 21世纪初的装饰
第五章 化妆的设计法则
节 化妆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第二节 化妆设计的形态要素
第三节 化妆设计的色彩要素
第四节 化妆设计的质地要素
第六章 化妆的设计表现及应用
节 写实风格化妆的表现及应用
第二节 写意风格化妆的表现及应用
第三节 象征风格化妆的表现及应用
第七章 化妆的设计流程
节 化妆设计的基本流程
第二节 汲取灵感
第三节 艺术构思
第四节 平面表达
第五节 立体表现
第八章 造型作品案例分析
后记
作者介绍
徐家华,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上海戏剧学院服装与化妆教研室主任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化妆造型总设计
享受特殊贡献津贴专家
获奖:
1993年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2000年获宝钢教育基金全国教师奖。
2001年担任上海APCE会议大型演出人物造型艺术总监。
2002年获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化装委员会教育工作者奖。
2005年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8年获上海市艺术人才奖。
2008年获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化装委员会特殊贡献金奖。
2008年获北京市委、市、北京奥组委颁发的先进个人奖。
2009年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主要著作:
《舞台化妆设计与技术》
《着色》
《现代美容化妆400题》
《发式造型》
《化妆造型》
《首饰世界》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一直对色彩搭配和光影的运用非常着迷,但苦于没有系统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拿到这本书后,我简直爱不释手,里面的案例分析得非常透彻,从基础的皮肤质地分析到针对不同脸型的修饰技巧,讲解得深入浅出。尤其是关于眼妆的部分,作者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分层叠加法”,让原本觉得复杂的眼影晕染变得简单易懂。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步骤为朋友化了一次妆,效果立竿见影,朋友激动得不行,直夸我进步神速。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这么做”,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恰到好处,让我对化妆这件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盲目跟风,而是真正掌握了其中的美学原理和实用技巧。书中的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也极大地帮助了我理解那些微妙的细节,比如如何用高光塑造骨骼的立体感,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少能找到如此细致讲解的内容。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类专业书籍抱有一点保留态度,总觉得会不会过于枯燥或者理论化。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叙述风格非常活泼且具有亲和力,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就像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化妆师在你身边手把手指导一样。我特别欣赏它对“妆容与场合适应性”的探讨。书中用了很大篇幅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的灯光环境(自然光、室内暖光、舞台冷光)来微调粉底的色号和遮瑕的力度,这一点太实用了!我之前总是在户外和室内看起来色差很大,现在明白了是光线对色彩的折射和吸收原理在作祟。书中还贴心地附带了一些小卡片,上面总结了不同肤色人群的常见误区和快速补救措施,让我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对策。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一个普通的教程,它更像是一本化妆师的“工具箱”,随时可以翻阅,总能从中找到新的启发。
评分作为一名正在准备进入美妆行业学习的学生,我最看重的是内容的专业性和前瞻性。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停留在基础的“三庭五眼”老生常谈,而是深入到了高级的“面部轮廓重塑”和“特殊材质(如珠光、哑光、金属色)的融合运用”。特别是关于“新娘跟妆”那一章节,作者详细分析了婚礼流程中妆容可能遇到的挑战,比如长时间带妆的持妆度、镜头感等,并给出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用喷雾定妆来增强持久力,以及如何处理流泪情况下的眼妆补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还讨论了化妆品成分对皮肤的影响,倡导健康与美丽并重,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格局很高,不仅仅是追求表面的漂亮,更关注消费者的长期体验和皮肤健康。我打算将这本书作为我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参考书。
评分我是一个化妆新手,很多市面上的书籍对我来说都像是天书,充斥着我听不懂的专业术语。然而,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极其合理,从最基础的工具认识和清洁保养开始,逐步过渡到眼影的晕染,再到最后的定妆。作者仿佛预设了我的每一个疑问,并在章节的末尾设置了“自测与反思”的小栏目,非常有助于巩固学习效果。我最喜欢的是它对“工具的重要性”的强调。书中不仅展示了各种刷子的形状和功能,还详细说明了如何挑选适合自己预算和需求的优质工具,避免了新手乱花钱买一堆用不上的东西。通过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用手指拍打粉底和用美妆蛋上妆会有天壤之别,那是接触面积和压粉力度的差异造成的。读完前五章,我已经能自信地完成一个日常通勤的自然裸妆了,成就感满满!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艺术品,每一页的留白和色彩搭配都透露着一种高级的审美。我通常不太喜欢看厚厚的书,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质都非常精良,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除了技术层面的讲解,我个人更偏爱其中穿插的“化妆史略与文化解读”。比如,它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化妆风潮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潮,这让我对化妆这项活动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不再认为它只是简单的涂涂抹抹。书中对“亚洲审美特点”的分析也相当到位,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欧美的流行画法在亚洲人脸上可能不适用,以及如何进行适度的本土化调整。这种跨文化的视角让这本书显得更加成熟和耐人寻味。它不只是一本教你化妆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美”的哲学探讨,每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