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1948—1954年之间创作完成。全书从1919年的《凡尔赛合约》开始一直写到1945年《波茨坦宣言》二战结束,既有对战争的原因、经过的描写,又有战争过程细节的再现;既有重大国际事件的叙述,又有战争中各国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是研究二战的重要史料。
##书是好书,但是翻译和纸张不太好,精选本总有些地方不连贯,读起来总感觉少了些什么,以后有时间再弄个完整版看看吧。
评分##丘吉尔的回忆录是一部巨著,这本精选本是一个管中窥豹的好机会,这位卓越的领导人对二战中自己在各个关键节点的决策和思考做了相对来说客观的记录。很多史实是已经熟知的,但是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那个时刻,只有丘吉尔这样的铁腕人物,能够掌管大不列颠王国如激流中的礁石一般承担起似乎战无不胜的德军的重任。
评分##2021书55
评分##对二战还不了解
评分##借丘吉尔的经历简明扼要的梳理了二战经过,前因后果,不同国家政治角力,远比纪录片要有深度。丘吉尔高度评价了罗斯福总统,对斯大林貌有微词,诡谲的是在战争高峰罗斯福去世,尾声时丘吉尔辞职,斯大林因战果扩大逐渐膨胀,为战后的世界带来不定因素。苏联作为新型的政体国家可能对西方世界抱有怀疑,努力扶持中欧亲苏势力,迫害政治犯,在美国投放原子弹加速日本投降一周前才对日宣战,出兵东北,并在日本投降后大肆掠夺东北物资,虽签订苏中友好同盟条约,最终在60年代撕毁,最终也在霸权主义支配下走向衰败解体。其实真正的爱好和平,自由民主才是重要的。
评分翻译很粗劣,被硬翻的长句堵得差点看不下去。丘吉尔对自由世界的巨大贡献和价值体系的捍卫自不必说,面对高阶现实主义者斯大林,书中流露出来的无可奈何更加令人难忘。至于国民政府和二战中的中国战场,丘吉尔是完全看不起的。????????
评分##有时间可以去阅读整个全集
评分##精选版有的地方衔接不少,晦涩。翻译又是个渣渣,难懂……。
评分##年阅读量100+本书的过来人,给看书的朋友们(成年人)一个忠告:任何打着类似“精选版、精简版”的书,都不要看。这种书阉割了大量至关重要的细节,完整脉络被割开打乱,看这种书就是浪费生命。这本书也不例外,因为过度阉割导致其像一篇冗长的“*旗下讲话”,无聊又老调常谈,看这个还不如借中学生的历史课本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