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激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较量,这场战役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这场战争的威力及破坏的持久象征。不过,尽管历史学家们对这场史诗般的战役投以诸多关注,但其中仍有极大的误解和未解之谜——而戴维·格兰茨,这位研究二战红军的最高权威,现在将其逐一解开。 格兰茨杰出的“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一部使用了过去从未见过或被忽略的资料来源,决定性地阐述了东线这场标志性战役的开始阶段。他梳理了双方的每日官方记录(包括红军总参谋部、内务人民委员部、德国第6集团军和苏联第62集团军),撰写出一部具有前所未见的细节和全新诠释的著作。乔纳森·豪斯是一位专注于20世纪战争的作家,他以额外的文字和见解大大强化了格兰茨的描述。 希特勒最初的目标并非斯大林格勒,而是该城南面的高加索油田,因而将他的“南方”集团军群一分为二,一部夺取位于侧面的斯大林格勒,另一部占领油田。格兰茨首次揭示出斯大林对此的应对,他命令红军奋起抵抗,不得后撤,这引发了一连串鲜为人知的激战,德军尚未到达斯大林格勒,便在这些战斗中遭到严重消耗。格兰茨指出,尽管前进中的德军基本上歼灭了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有生力量,但苏军不断发起反击,阻止德军的推进,其激烈度远超世人所想,最终在斯大林格勒门前挡住了德军的攻势。
##对于二战中苏德战争史该兴趣的同学,本书推荐一读。与其它描述斯大林格勒之战的书籍不同,本书充分考虑了以前没有曝光的苏方资料,从而对于斯大林格勒之战的战局有了新的见解。 作者认为,由于德军兵力不足,目标又过于分散,当第六集团军推进到斯大林格勒附近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同时还得忍受苏军不断的反攻。此外,由于苏军作战艺术的提高,德军在进军过程中虽然也消灭了很多苏军,但是没有实现其期望的歼灭战。换言之,斯大林格勒之战德国的失败在他们打进这座城市前就已经注定了。 以前有关此战役的描述基本是集中在城市战中,似乎如果希特勒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城市上,德国的命运会好点。然而,根据目前的数据,德国应该也会失败,只是也许不会那么惨而已。
评分##斯大林格勒,已无需多言...
评分##真细致,需要多读几遍。
评分 评分##作者虽然在政治上对苏联颇有微词,但在军事战史上的态度还是中肯的,这部书范围比想象中的大得多,作者竭力从整个战争的全面态势上来描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过程,他告诉我们,虽然红军因为缺乏训练与指战素养低下在南部战线遭受了一个又一个的惨败,但希特勒犯下的战略错误却更加地致命,他过于盲目自大地给力量不足的南方集群制定了远超出其能力的战略目标,是最终葬送了东线战场主动权的主要原因。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