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诵 经典素读教程系列:中华国学课本(0册) 9787101099270

中华诵 经典素读教程系列:中华国学课本(0册) 978710109927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庆华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
  • 经典
  • 素读
  • 中华诵
  • 教程
  • 启蒙
  • 儿童
  • 文化
  • 教育
  • 传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末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9270
商品编码:3011222185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诵 经典素读教程系列:中华国学课本(0册)

定价:18.00元

售价:10.8元,便宜7.2元,折扣60

作者:张庆华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101099270

字数:

页码: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华诵·经典素读教程系列:中华国学课本(0册)》内容可读性强、编排线索简明、序列清晰、便于学生诵读和学习。通过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我们在“度、量、正、懂”四字上进行了反复斟酌。少儿传统文化学习要做到适当、适度、适宜、适合。课本所编选的诗歌、古文、韵文等,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朗朗上口,便于记诵。

目录


编者的话

古诗
1 插秧歌
2 四时田园杂兴
3 橘颂
4 黍离
5 浪淘沙
6 采桑子
国学常识·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

古文
7 平天下
8 容人
9 圣人之道
10 圣德
11 君子本性
12 修德
13 无为
14 天行
15 水德
16 进学
国学常识·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对联
17 经典长联
18 美文联
19 美韵联
20 美意联
国学常识·中华茶文化

附录:亲子共读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编者的话

古诗
1 插秧歌
2 四时田园杂兴
3 橘颂
4 黍离
5 浪淘沙
6 采桑子
国学常识·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

古文
7 平天下
8 容人
9 圣人之道
10 圣德
11 君子本性
12 修德
13 无为
14 天行
15 水德
16 进学
国学常识·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对联
17 经典长联
18 美文联
19 美韵联
20 美意联
国学常识·中华茶文化

附录:亲子共读


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中华诵》系列,点亮智慧之光 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积淀了无数璀璨的智慧瑰宝。从孔孟老庄的深邃哲思,到唐诗宋词的绝代风华,再到史记汉赋的磅礴气象,中华国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然而,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如何让古老的智慧重新焕发生机,与年轻一代的心灵产生共鸣?《中华诵》系列,正是为此而生。 《中华诵》系列,并非仅仅是一套教材,更是一扇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一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庄严承诺。它以“素读”为核心,回归经典阅读的本真,旨在让读者在原汁原味的经典语境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悟先贤的人生智慧,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最终实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自我觉醒。 “素读”的奥义:回归经典,体悟真味 “素读”,顾名思义,即“朴素地阅读”。它反对过度解读、过度加工,提倡读者以一颗虔诚、谦卑之心,直接面对经典原文。在《中华诵》系列中,“素读”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 回归文字的本初之美: 经典文本是中华文化最直接的载体,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素读”鼓励读者去品味文字的音韵美、结构美,感受其朴实无华却又意蕴无穷的力量。 亲近先贤的心灵: 通过“素读”,读者仿佛能穿越时空的阻隔,直接与孔子、老子、庄子、屈原、李白、杜甫等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进行心灵对话。在他们激昂的文字、深邃的思考中,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精神追求,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素读”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的探寻。在没有过多旁白和注释的引导下,读者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去揣摩字句背后的含义,去构建自己的理解框架。这个过程,极大地锻炼了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增强文化自信: 当读者能够直接阅读和理解中华经典时,他们会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从而在内心深处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 《中华诵》系列的核心理念: 《中华诵》系列之所以能够引领国学阅读的新风尚,其背后蕴含着一系列深刻的核心理念: 1. 传承中华文脉,赓续民族精神: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在于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和不断传承的精神内核。“中华诵”系列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致力于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创新者。 2. 回归教育的本质,涵养人格力量: 真正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中华诵”系列深谙此道,它将经典阅读与人生修养紧密结合,引导读者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学习仁爱、诚信、孝悌、礼义等传统美德,培养温良恭俭让的君子品格,提升人生境界。 3. 以人为本,注重个体体验: 每一个读者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理解方式。“中华诵”系列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读者的个体差异,提供开放性的阅读空间,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感悟,让经典真正融入到个人的生命体验之中。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经典的价值在于其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中华诵”系列不仅强调阅读的深度,更注重阅读的广度和应用性。它鼓励读者将从经典中汲取的智慧,运用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生活品质。 5. 倡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 经典浩瀚如烟海,如何有效学习,避免望而却步,是许多人面临的难题。“中华诵”系列在编排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为读者提供科学的学习路径,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扎实的国学基础。 《中华诵》系列所涵盖的经典宝藏(以非0册,例如后面几册为基础展开): 虽然您提到的《中华国学课本(0册)》可能是一个基础性的、入门的引导,但《中华诵》系列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其后面几册对具体经典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呈现。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完整的《中华诵》系列,将如同一个巨大的宝藏库,涵盖中华文化的各个重要领域: 思想哲学之巅: 儒家经典: 《论语》的仁爱精神,《孟子》的民本思想,《大学》的修身齐家,《中庸》的持中之道。读者将有机会直接领略孔孟之道如何在为人处世、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提供智慧指引。 道家经典: 《道德经》的辩证法,《庄子》的逍遥意境。通过“素读”,感受“道法自然”的超然,体悟“无为而治”的智慧,领略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独特魅力。 其他诸子百家: 墨子的兼爱非攻,法家的法治思想,兵家的战略眼光,医家的养生之道……这些思想的火花,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光谱。 文学艺术之辉煌: 诗经的朴素真挚: 感受早期诗歌的纯真情感和生活气息。 楚辞的浪漫奇诡: 走进屈原的世界,体会爱国情怀和浪漫主义的极致。 唐诗的壮丽多姿: 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白居易的通俗,王维的写意……一首首千古绝唱,展现了盛唐气象和人生百态。 宋词的婉约豪迈: 苏轼的旷达,李清照的清愁,辛弃疾的悲壮……词牌的韵律,情感的起伏,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元曲的生动活泼: 感受元曲的通俗易懂和市井烟火气。 古文的典雅深邃: 《古文观止》等经典名篇,学习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议论。 历史地理之壮阔: 《史记》的宏大叙事: 穿越历史长河,了解中国古代的帝王将相、风云变幻。 《汉书》、《后汉书》等二十四史的细节描摹: 深入了解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 《山海经》的神话传说: 探索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想象和认知。 人生智慧与处世之道: 《菜根谭》的人生哲学: 在平淡中体悟深刻,在繁华中保持清醒。 《围炉夜话》的居家伦理: 学习传统家庭的美德和处事原则。 《增广贤文》的民间智慧: 感受朴素而又富有哲理的民间谚语。 《中华诵》系列,不仅仅是阅读,更是生命的滋养: 《中华诵》系列所倡导的“素读”之风,其目的并非为了应试,也不是为了成为“博古通今”的学究。它真正想要达到的,是让经典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为我们应对人生挑战的智慧源泉,成为我们塑造品格的精神支撑。 在浮躁的时代,寻得内心的宁静: 经典中所蕴含的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在迷茫的人生,获得前行的方向: 先贤们的智慧,提供了关于人生意义、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深刻启示,帮助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人文的光辉: 学习经典中的仁爱、诚信、宽容等美德,能够让我们在与人交往中更加圆融,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在文化交流中,成为中华文明的代言人: 深刻理解并能够运用中华经典,是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自信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基础。 《中华诵》系列,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创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引领着一股国学复兴的新浪潮。它邀请每一位渴望提升自我、涵养智慧的读者,走进中华经典的殿堂,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生命之旅。让我们一起,“中华诵”,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的我们心中,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中华诵》的经典素读教程系列,光是名字就带着一种庄重典雅的气韵,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最欣赏的是它所呈现出的那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现在的教育环境里,很多时候我们更注重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像这种回归经典的课程,显得尤为珍贵。它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而是试图搭建一座桥梁,让现代的孩子能够触摸到古人智慧的脉搏。从整体的编排来看,似乎很注重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篇章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更具哲理性的内容。这种设计,对于初次接触国学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降低了门槛,让“学经典”不再是一件望而生畏的大工程。我特别期待看到它如何处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是采用生动的讲解,还是结合现代生活的实例来阐释,这点决定了它是否真的能“活”起来,而不是成为书架上又一套蒙尘的典籍。总之,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份用心打磨的、旨在传承精粹的教育蓝图。

评分

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关于国学和经典的读本多如牛毛,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很多为了追求“新颖”而过度地“现代化”解读,反而失去了古文原有的韵味和厚重感。所以我对这套《中华国学课本》抱有一种“去芜存菁”的期望。我设想它在装帧设计上,可能会尽量保持简洁大气,避免那些花里胡哨的现代卡通元素来稀释经典的庄重感。更重要的是,我关注其文字的注释和白话翻译部分。这些辅助性的文字,最能体现编者的功力与态度。如果注释过于繁琐,会打断阅读的流畅性;如果翻译过于口语化,又会削弱原文的力度。理想的状态是,它能做到“恰到好处”:既能让不识文断字者无碍阅读,又不至于让通晓文理者觉得空洞乏味。这需要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

评分

我最近对这套“中华国学课本”系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要是因为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真正激发孩子对“美”和“德”的感悟的读物。现在的教材往往信息量很大,但深度和韵味却有所欠缺。拿到这套书的系列介绍后,我立刻感觉到了它与众不同之处。它似乎并不急于灌输知识点,反而更像是提供了一方静谧的土壤,让阅读者自行去品味文字背后的意境与力量。比如,关于诗词歌赋的部分,我猜想它不会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上,而更可能引导孩子去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种辽阔与悲壮,或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恬淡与超脱。这种对情境和心境的培养,才是国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套书的意义就远远超出了教科书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份精神食粮,滋养着年轻一代的心灵。

评分

从“中华诵”这个系列名称来看,我感觉出版方似乎想要打造一种“诵读文化”。这一点非常触动我,因为“诵读”本身就是古代学习的重要方式,它强调的是声音、节奏和记忆的结合,是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远非现代的默读或应试学习可比。这套教材如果能成功地鼓励学习者大声朗读,让那些抑扬顿挫的音韵重新在课堂或家中回响,那将是对传统文化生命力的一种巨大激活。想象一下,孩子们在诵读《诗经》的质朴,或是《楚辞》的瑰丽时,那种气韵是如何自然而然地被内化于心的。我希望这套书不仅仅是一套“读本”,更是一套“行本”,它能够引导读者去实践那种将经典融入日常言行、体悟其中人生哲理的生活方式,真正实现“知行合一”,让经典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知识,而是可以随时取用的精神力量。

评分

作为一名终身学习者,我对任何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出版物都会保持一种审慎的期待。这套“中华诵”系列,以其系列名称的磅礴气势,暗示了它所承载的内容重量。我的关注点在于它在选材上的独到眼光。经典浩如烟海,如何取舍,如何平衡“经”与“史”、“道”与“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选取的篇目过于偏重某一方面,比如只重道德说教而少了文学审美,那么它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我希望能看到它在《论语》《孟子》这些基础之外,也能巧妙地穿插一些诸子百家的精粹,甚至是对唐诗宋词中蕴含的哲学思考的提炼。好的国学课本,应该像一位高明的园丁,懂得什么时候该修剪枝叶,什么时候该施肥浇水,让每一篇文字都能在学习者的心中生根发芽,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体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解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