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护理手册
定价:48.00元
作者:黄建琼,于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0302953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临床护理指南丛书》之一,专门介绍烧伤整形美容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的专业用书,本书是几十名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和中青年业务骨干总结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吸取外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编写而成的。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26章。上篇介绍了整形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及全身各部位先天畸形、全身多部位损伤、多部位瘢痕病变等的手术及护理,也介绍了常见的颜面部及胸部等部位的美容外科的手术及护理。下篇介绍了烧伤外科的急救、烧伤创面的处理及特殊原因、特殊部位烧伤、烧伤常见并发症等的处理及护理。
本书以“疾病概述—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为主线逐一介绍,内容丰富、全面,体现了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护理的专科特色,其实用性和科学性较强,可作为从事烧伤整形美容外科的护理工作人员的学习和指导用书。
目录
上篇 整形美容外科患者的护理
章 体表肿瘤的护理
节 黑色素细胞痣
第二节 脂肪瘤
第三节 皮肤囊肿
第四节 皮肤良性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疾病
第五节 神经纤维瘤与神经纤维瘤病
第六节 皮肤纤维瘤病
第七节 血管瘤
第八节 淋巴管瘤
第九节 鳞状细胞癌
第十节 基底细胞癌
第十一节 黑色素瘤
第二章 头颈部损伤与畸形的护理
节 头皮撕脱伤
第二节 颅骨缺损
第三节 先天性斜颈
第四节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第五节 秃发与头皮缺损
第三章 颜面部损伤与畸形的护理
节 面部软组织缺损
第二节 面部神经麻痹
第三节 半侧颜面萎缩
第四节 颜面部皱纹
第四章 眼部缺损与畸形的护理
节 眉畸形
第二节 眼睑外翻
第三节 上睑下垂
第四节 眼袋(下睑皮肤松弛症)
第五节 内眦赘皮
第六节 重睑成形术
第五章 外耳畸形的护理
节 小耳畸形及耳郭缺损(全耳郭再造)
第二节 外耳道闭锁与狭窄
第三节 招风耳
第四节 杯状耳
第六章 鼻缺损与畸形的护理
节 鼻大部和部分缺损(缺损与再造)
第二节 鼻孔狭窄或闭锁
第三节 驼峰鼻畸形
第四节 鞍鼻畸形
第七章 先天性唇裂与腭裂的护理
节 先天性唇裂
第二节 先天性腭裂
第八章 四肢损伤病畸形的护理
节 手部创伤
第二节 手部瘢痕爪型手样畸形
第三节 手部瘢痕拳样畸形
第四节 拇指缺损再造术
第五节 先天性并指畸形
第六节 先天性多指畸形
第七节 下肢慢性溃疡
第八节 肢体淋巴水肿
第九节 巨肢症
第九章 躯体损伤及畸形的护理
节 乳房缺失(乳房缺损再造术)
第二节 症
第三节 症
……
下篇 烧伤外科患者的护理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向几位资深的前辈推荐了这本书,他们反馈的共性观点是,这本书在“特殊情况”下的处理建议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例如,关于儿童烧伤的特殊性处理,或者在资源相对有限的环境下,如何优化既有的护理流程以达到最佳效果,这些内容在一些标准化的教材中是很难找到的详尽论述的。书中似乎对各种不常见的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脂肪栓塞等,在护理观察指标和初期应对措施上,提供了清晰的“红旗预警”列表。这种对低概率高风险事件的预见性部署,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工作安全感。它不像教科书那样面面俱到,而是更侧重于“高价值”的、能够直接在临床实践中拉开水平差距的关键节点处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令人安心的“老派”专业感。它没有过多花哨的修饰词,用语精准、直接,直击要害。很多医学书籍为了追求所谓的“易读性”而牺牲了专业术语的准确性,但这本手册显然在这方面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和专业。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的那几章,这些往往是护理工作中最容易被量化指标忽略的部分。手册里对烧伤患者常见的焦虑、抑郁,以及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剧烈疼痛,提出了非常人性化的干预策略,比如非药物干预手段的运用时机和技巧。这种将技术与人文关怀无缝结合的叙事方式,让人感觉编写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我们工作环境的同路人,深知临床工作的艰辛与复杂性。
评分从整体内容的逻辑推进来看,这本书仿佛是跟着一个烧伤患者从入院到康复的全过程在叙事。开篇聚焦于现场急救和初步稳定生命体征,随后逐步过渡到创面处理、感染控制,再到后期的功能康复和瘢痕管理。这种以时间线索和病程阶段为基础的组织结构,使得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变得非常自然,更容易内化为操作的本能反应。我发现它在介绍植皮术后的特殊加压包扎技术时,配图虽然简洁,但角度选择非常巧妙,几乎能让人在脑海中复现操作的力度和方向。总而言之,它成功地做到了知识的深度与实践的可操作性之间的完美平衡,是一部能伴随护士职业生涯持续成长的实用指南。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来浏览这本书的目录结构,从中可以窥见编撰者在知识体系构建上的严谨和系统性。它似乎不仅仅罗列了已有的操作规范,更像是在试图建立一个从基础病理到复杂处理的全景图谱。我注意到其中关于术前准备和术后早期并发症预警的章节划分得极其细致,不仅仅停留在“做什么”,更深入到“为什么这么做”的逻辑链条。比如,在处理大面积烧伤的液体复苏部分,它似乎引用了不同的经典公式,并且还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休克阶段的个体化调整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建议,而不是简单地套用一个公式了事。这种深度分析的写作风格,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巩固和更新知识的临床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鼓励我们跳出机械操作的思维定式,真正理解每一个护理决策背后的生理学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出心裁,封面采用了哑光处理,触感细腻,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专业气息的质感,让人一上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轻飘飘的速成读物。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上的用心,正文的字体选择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能在关键信息点上做到突出,比如那些重要的抢救流程和药物剂量,都会用略微加粗或者不同字号来区分,这对于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定位信息至关重要。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刺眼。书本的整体开本适中,方便携带,无论是放在工作包里,还是放在床头柜上,都不显得笨重。从物理层面上讲,它体现了对使用者——即一线护理人员——切身需求的深刻理解,知道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本摆设,而是一本能够经受住高强度、高频率使用的“工具书”。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专业性产生了初步的信任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