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爱时尚,但这也是我所讨厌的
定价:68.00元
作者:洛依克·普里让,张玥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598042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句句有梗、或黑或炸,笑(喷)着看完。
调调儿相当法国、非常有趣好读的一本时尚界(黑)金句集。
创意行业人士和媒体人看完应该也心有戚戚。
1.辛辣刺激的*手表达,让你看到法国时尚圈众生相。
2.作者法国时尚圈,是法国*有影响力的时尚纪录片制片人。
3.随书附送别致手账。
4.全球销售势头和影响力强劲,法国已在11月推出新版。
内容提要
我爱时尚,但这也是我所讨厌的》本书收录了2013年到2016年汇总的法国时尚圈中的经典语录,有些作者曾在推特上发表,有些公开,这些话语出自模特、记者、设计师等时尚行业不同人群之口,可谓生动、辛辣、新鲜有趣。作者就像一个乐团指挥,将这些碎句短章重新编排,组成一幕时尚圈的人间喜剧,反映了他对这个行业的思考和感触。也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外人所不知的巴黎时尚圈。
目录
作者介绍
【法】 洛克·普里让
法国时尚圈有影响力的记者和纪录片制片人,他的几部纪录片都成了行业经典,如2005年的《香奈尔》,2013年的《设计中的卡尔·拉格菲》。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种高饱和度的色彩碰撞,配合着略带疏离感的模特神情,一下子就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时尚指南。我本来对“时尚”这个词是有点敬而远之的,总觉得那玩意儿跟我的生活格格不入,充满了各种不切实际的追逐和虚无缥缈的潮流。然而,这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却透露出一种微妙的反叛,仿佛在嘲笑那些过度包装的奢华,或者至少,是在用一种非常现代、甚至略带戏谑的方式,来解构我们对“美”的刻板印象。我记得其中一个章节的标题设计,采用了非常复古的衬线体,但内容却是在讨论虚拟现实中的穿搭趋势,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让我忍不住想翻开看看,作者究竟想表达一种怎样的矛盾心理。它不像那种教人如何搭配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追求潮流过程中,那种既渴望融入又害怕迷失的复杂心境。书的厚度也恰到好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值得细品的质感,而不是那种一瞥即逝的快消品。
评分读完整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辞藻或者对设计师生平的描摹,而是作者对“流行周期”那种近乎冷酷的洞察力。她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转瞬即逝的时尚热点,拆解成最基本的社会学符号进行分析。比如,她谈到为什么某些“丑陋”的元素会在特定历史时期成为主流,这背后牵扯到的经济背景、社会焦虑感,甚至是对既有审美体系的集体反叛,都被她梳理得条分缕析,让人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过去总觉得时尚是肤浅的,是少数人制定的规则,但读完后,我开始意识到,时尚不过是时代情绪最直观的外化表现。书里引用的那些历史案例,从战后的实用主义到千禧年的极繁主义,都与当时人们的集体心理状态紧密相连。这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是一种被动接受信息的行为,而更像是一场深刻的社会观察与自我反思的对话。我甚至开始用一种全新的、带有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我衣柜里的那些陈旧衣物,思考它们存在的社会意义,而非仅仅是功能性。
评分语言风格上,这本书展现出了惊人的驾驭能力。有时,它的叙述会突然变得极其个人化,像是一位老友在你耳边低语,分享着一些行业内部的秘辛或者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那种语气非常接地气,充满了烟火气,让我感觉自己真的走进了那个光鲜亮丽却又暗流涌动的圈子。但下一秒,笔锋一转,它又会立刻切换成一种高度学术化的论述模式,引用大量的哲学理论和艺术史概念来佐证观点,句子结构变得复杂且严谨,仿佛瞬间将你拉到了象牙塔内进行严肃的思辨。这种在“街头智慧”和“理论深度”之间的无缝切换,非但没有造成阅读上的割裂感,反而增强了文本的张力。它成功地做到了既能让一个时尚门外汉感到亲切易懂,又能让专业人士从中挖掘出新的研究角度。我尤其欣赏作者如何巧妙地平衡这种“严肃性”与“趣味性”,避免了将主题写得过于晦涩难懂,或者流于表面的娱乐化。
评分对于我这个对“追逐”本身抱有抵触情绪的人来说,书中关于“风格的消亡与重生”那几章,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并没有鼓吹盲目跟风,而是深入探讨了“模仿”在人类文化中的本质作用。她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真正的原创性往往诞生于对既有风格的故意扭曲和错位嫁接,而非凭空创造。这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我对时尚的排斥,更多的是对那种被动的、被灌输的美学的排斥,而不是对“自我表达”的排斥。书里没有提供“标准答案”,而是不断地抛出问题:你穿这件衣服,是因为它让你感到舒适和自信,还是因为杂志告诉你它很“in”?这种持续的质询,迫使读者走出“消费主义陷阱”,转而关注服装与个体身份认同之间的深层联系。它教你的不是“穿什么”,而是“如何思考你所穿的一切”。这才是对我最有价值的部分,它将一个看似外在的话题,彻底内化成了对自我价值观的审视。
评分从装帧和细节来看,这书的制作水准也体现了一种“反向的精致”。比如,内页的纸张选择,并不是那种光滑的反光纸,而是略带粗糙、吸墨性好的哑光纸,这使得那些黑白照片的颗粒感更加突出,反而营造出一种怀旧的、记录式的氛围,而不是那种过度美化的广告效果。在书的末尾,作者放置了一份非常规的“推荐阅读清单”,里面夹杂着从当代社会学著作到晦涩的后结构主义论文,甚至还有几部探讨身体与空间关系的纪录片名字。这进一步印证了全书的基调——时尚绝不是孤立的美学范畴,而是社会、历史、政治和个人心理的交汇点。阅读体验是层层递进的,初读时是猎奇和新鲜感,深读时是洞察和启发,最终留下的,是一种对现代生活复杂性的深刻理解,而不是关于下一季流行色的具体知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一个容易被物化的主题,提升到了人文研究的高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