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孔子大智慧全集
定价:28.80元
作者:吕叔春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5-01
ISBN:97878012873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以《伦语》为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波及到亚洲共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一些西方学者曾预言:'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须到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由此可以看出,以《论语》为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亚洲其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论语》里,当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论语》中的某些思想始终都有超前性,其魅力是世界性的。
本书以《论语》为底本,运用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态度,去观察、学习孔子留给我们的“为已之学”,共同探讨做人与成事之道。所以,无论是从“大我”还是从“小我”的角度来看,它都是一本难得的可读之书。相信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目录
前言
1.巧言令色——伪君子的形象
2.成功需要积极的自我评价
3.当今更须“孝”行其道
4.和谐是一种境界
5.别把别人不当回事
6.以德服人,天下归顺
7.人生:一样的结果不一样的滋味
8.态度决定一切
9.人生需要机巧,内智不妨外愚
10.温故知新,受益颇多
11.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12.读书与思考:进得去出得来
13.不要羞于说“不知道”
14.做官的学问
15.给正直的人提个醒
16.人不能不讲信用
17.不要割断与别人的联系
18.生活优越更须宁简勿奢
19.要有一颗“如在”的心
20.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2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2.理想主义者勇于探索
23.凡事无可无不可
24.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25.做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26.保持的距离
27.太平之世施才,黑暗之世全身
28.无欲则刚
29.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
30.不能雪中送炭,就不要雪上加霜
31.好学者,恒心永在
32.切勿画地为牢,裹足不前
33.越有本事越要多请示
34.兴趣是好的老师,快乐是老师的老师
35.教子有方,不可拔苗助长
36.有耕耘才有收获
37.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38.三人行必有我师
39.弃天下如敝屣
40.敢于纳谏,不做昏君
41.富贵如浮云,关名传千世
42.德才兼备的人难求
43.是不是
44.做就做个又博又专的人
45.管好自己的生命时间
46.难求好德如好色之才
47.人不可无志气
48.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志向坚定
49.会与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
50.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51.学习是件终身事,更是宜早不宜迟
52.问苍生莫问鬼神
53.过犹不及
54.四海之内皆兄弟
55.君子成人之关
56.学以致用
57.急功近利者往往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58.失意在所难免,权把心放宽
59.磨刀不误柴工
6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1.不要卖弄小聪明
62.凡事要为他人着想一下
63.风云突变更需耐住性子
64.不要在过去的错误中纠缠不清
65.有机会主动请缨,不要怕向领导“要权”
66.把握好做事的时机
67.学会调适你的情感与理性
68.做人有人格,勿拿原则做交易
69.患得患失,取舍皆失
70.信任能赢得阳光
71.撕掉一纸,让能者居上
72.读懂孔子,学会立身处世
73.道不同不相为谋
74.不念旧恶少怨恨
7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76.选一个好的小区居住
77.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
78.尊五美.屏四恶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先秦诸子拾遗录》简直是思想的饕餮盛宴,我几乎是抱着朝圣的心情去阅读的,尤其是对那些失传已久、仅存只言片语的学派,作者的考据功夫令人叹为观止。他并没有满足于简单的引经据典,而是巧妙地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零散文献碎片进行重构,试图还原出一个更接近原貌的先秦思想图景。比如,关于墨家“非攻兼爱”思想的深层逻辑,书中深入探讨了它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和军事需求的辩证关系,而不是将其简单地标签化为一种乌托邦式的道德说教。书中对“名家”逻辑思辨的梳理尤其精彩,那些看似绕口的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在作者的层层剥茧下,展现出其蕴含的早期辩证法思想的雏形,让人不禁拍案叫绝。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迷雾中探寻古老的遗迹,每揭开一层表象,都能感受到先哲们思想的磅礴力量。全书行文考据严谨,逻辑缜密,但作者又不乏文采,将晦涩的古文阐释得清晰易懂,对于任何对中国古代哲学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案头必备书。它成功地将“失落的智慧”重新打捞起来,让那些沉睡千年的思想在当代重新焕发生机。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种非常小众的古代植物图谱研究,所以无意中淘到了这本《山海经异草异木考证》。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偏门领域的书籍抱有很大的怀疑,毕竟很多描述都过于神话色彩,很难有严谨的科学支撑。然而,这本书的作者采取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研究视角,他没有试图去“证实”那些草木是否真的存在,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描述在早期农业、医药以及巫术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对于书中反复提及的某种能“愈合伤口”的植物,作者搜集了大量出土的甲骨文和竹简资料,对比了不同地域的民间传说,最终推测出它可能对应的是现代某种具有强效抗菌作用的草本植物,这种跨学科的论证方式实在是太迷人了。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着作者一起穿越回了那个混沌而充满未知的上古时代,去感受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装帧设计也很有古意,墨香四溢,让人爱不释手。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给出现成的答案,而在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古代文本的范式。
评分最近家里的装修进入了收尾阶段,我急需一些能让人心神宁静下来的读物来平衡一下装修带来的焦躁感,便随手拿起了这本精装版的《宋代文人笔下的闲适生活录》。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完全摒弃了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聚焦于宋代士大夫阶层日常生活的那些微小而精致的片段。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温婉,对于一次雨后的品茗、一幅未完工的山水画、一册刚刚淘到的宋版书的墨香,都有着极其传神的描摹。它不是一本教人如何“过得更好”的指南,而更像是一面高清的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对“慢”的极致追求。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点茶”艺术的那几章,作者不仅考证了宋代点茶的器具和步骤,更阐述了“斗茶”背后所蕴含的禅宗意境和社交哲学。读完之后,我对待家里那套新买的茶具的眼光都不一样了,不再仅仅是器物,而是有了一种文化上的联系感。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舒服,如同在冬日午后,温一壶清茶,听着窗外无声的雪,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抚慰。
评分我一直对古代战争史中那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对这本《汉唐际风云:边塞军事博弈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本书的分析角度非常犀利,它没有陷入对英雄人物的个人崇拜,而是将每一次战役的胜负归因于后勤补给、情报网络构建以及针对不同游牧民族的心理战术的综合较量。作者对唐代府兵制的衰落、羁縻政策的演变,以及其对军事投送能力的影响,进行了非常扎实的数据化分析,这使得原本枯燥的军事史突然变得像一部紧张刺激的现代战略推演。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碎叶城之战”的复盘,作者通过对比当时东西两大帝国在信息传递速度上的代差,论证了“速度”在古代军事决策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传统兵法的理解。这本书的专业性毋庸置疑,图表和地图的绘制清晰明了,绝对是军事历史发烧友不可多得的精品,它教会我如何从宏观的战略层面去审视历史的必然性。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本《欧洲文艺复兴的东方回响》会是一本比较空泛的“文化比较”之作,充满了牵强附会的联系,但事实证明我完全错了。作者采取的是一种“低角度切入”的策略,他避开了宏大的哲学思辨,转而去研究具体的技术和艺术形式是如何在东西方之间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播与转化的。比如,书中详细考证了威尼斯玻璃工艺中引入的中国青花瓷纹饰的演变路径,以及伊斯兰数学体系中的几何学如何影响了达芬奇的透视画法。这种通过具体实物和技术流动的视角来观察文化交流,显得非常接地气和可信。全书的写作风格充满了探索欲和求知欲,行文中穿插着许多作者亲赴各地博物馆和历史遗址考察的第一手资料,使得文字充满了画面感。它成功地打破了人们对“文艺复兴”的刻板印象,让我们看到,即便是西方文明的“高光时刻”,也离不开全球范围内思想与技术的相互滋养。这本书的视野开阔,论证严谨,对打破文化孤岛思维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