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常识
定价:28.00元
作者:曹伯韩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502495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作者以浅显流畅的笔触,首先对国学作了概述,进而分章节对语言文字、史学、哲学、文学、自然科学、艺术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派别和学术观点予以介绍,并作了评述。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关于国学的较为全面的概念;有志于深入研究者,亦可通过本书探寻进入国学殿堂之门径。
目录
作者介绍
曹伯韩(1897-1959),湖南长沙人,当代语言学家,著有六部语言学专著以及20余部历史、地理、国际关系、青年修养等社会科学方面的通俗读物。如《语法初步》、《世界历史》、《语文问题评论集》、《中国文字的演变》、《怎样求得新知识》、《国学常识》、《民主浅说》、《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等文化普及读物,均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简直就像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循循善诱地在茶余饭后与你娓娓道来,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没有晦涩难懂的学术腔调。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复杂的概念用最贴近生活的比喻和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读起来毫无压力,甚至常常能会心一笑。我记得有一次读到关于某个古代礼仪的段落时,作者竟然联系到了现代社交中的一些微妙之处,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人觉得国学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鲜活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智慧结晶。最难得的是,它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一种平衡,既不过分简化而失去深度,也不过度繁琐而让人望而却步。那种恰到好处的节奏感和语气的把握,使得即便是我这样的半吊子爱好者,也能轻松地跟随作者的思路,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并且时不时地被作者的洞察力所折服。这绝对是一本可以让你捧着咖啡,在午后阳光下享受阅读乐趣的书。
评分我一直觉得,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国学入门”书籍,要么过于偏重某一领域,导致知识结构有明显的偏颇,要么就是为了追求“快餐式”阅读,内容过于零碎,缺乏系统性。然而,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的逻辑性,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不像是一堆零散知识点的堆砌,而更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从基础的概念框架开始,然后逐步深入到具体的文化现象,最后再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认知体系。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的构建方式,极大地帮助读者理解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境。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容易混淆的历史时期或哲学流派时,作者清晰的脉络梳理,像一把锋利的剪刀,精准地切开了那些纠缠不清的迷雾,让人豁然开朗。这种结构上的精妙设计,体现了编纂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教学智慧,让学习过程变得高效且富有层次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典雅中带着一丝古朴的气息,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书页的纸张质感摸上去非常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光滑,而是带着一点点粗粝的、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纹理的感觉。我特别喜欢它封面的那种留白处理,简约而不简单,让人一眼望去,心绪立刻就平静了下来,仿佛已经提前进入了一种沉思的状态。装帧上的字体选择也很有讲究,楷书和篆书的穿插使用,既保证了现代阅读的清晰度,又处处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我甚至注意到,书脊上的烫金工艺都处理得非常细腻,即便是经常翻阅,应该也不容易磨损。整体来说,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对于热爱传统文化,并且对外在呈现有较高要求的朋友来说,光是把它摆在书架上,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那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庄重感,让人在翻开它之前,就会自然而然地肃然起敬,期待着内里蕴含的博大精深。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价值凸显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被动接受信息的层面。它在介绍每一个“常识”的背后,似乎都埋下了一个“为什么”的种子,让你在读完一个简短的解释后,会忍不住去思考这个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它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变化,以及它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作者并非只是冷冰冰地罗列事实,而是巧妙地引导读者去进行历史的共情和哲理的思辨。比如,当介绍到某一典故时,书中不仅提供了故事本身,还点出了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这种引导式的叙述,让原本枯燥的记忆性知识变得立体而富有生命力。读完之后,我立刻去查阅了书中提到的几位古代思想家更详细的传记,这种由内而外、由点及面的求知欲的被唤醒,才是任何一本优秀读物能够给予读者的最大馈赠。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校对工作,简直可以用“一丝不苟”来形容,这在当今的出版界实在不算常见,也正因如此,它才配得上“常识”二字的分量。阅读过程中,我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需要停下来反复琢磨的错别字或标点符号错误,这对于一本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和古文引用的书籍来说,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涉及到古籍引用时,作者和出版方对注释和出处的标注也做到了详尽且规范,这不仅体现了对知识产权和学术严谨性的尊重,也为那些希望进行更深层次研究的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很多时候,一本好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告诉了你什么,更在于它如何确保你所接收到的信息是完全准确和可靠的。翻阅这本书,你完全可以放下对印刷错误和信息误导的担忧,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知识本身的汲取上,这份踏实感,是阅读体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